截教巨兽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封神将起

    玉鼎拦在了杨戬身前,直面那十万天兵天将,还有那法力无边的天庭之主。

    太白金星就站立在天帝身后,冷眼看着玉鼎真人,右手则虚搭在腰间的剑上。

    太白金星李长庚,虽然从来和善面孔,常司招徕散仙,往传消息的事情,但却是正经的天庭大将,九耀神君之首,本职为杀伐之事,其个人修为不下于南极仙翁,为洪荒三界之内数一数二的剑仙。

    他虽掌杀伐,却不愿擅起刀兵,以出色的外交手段闻名于三界,至今为止仅在刑天攻上天庭时出过一次手,虽败,重创刑天,以至于刑天攻伐至天帝面前时,被天帝一剑斩首。

    玉鼎真人虽也本领不凡,终究修行尚浅,若是对上太白金星,难免一败。

    杨戬解下腰间缚妖索与斩魔剑送往一旁,而后对着玉鼎真人叩拜授业之恩。

    “恩师在上,吾母逆反天条在先,本应受罚。只是为人子女,明知亲母受苦,怎能静心安坐于蒲团之上。

    只奈何造化弄人,今劈山救母,逆犯天条,大错已铸,又怎能累及恩师与我阐教清誉。

    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杨戬今日兵解于此,自此因果终结,恩怨两清!”

    言罢,只见杨戬面色一变,自行逆乱阴阳二气,断绝肉身生机,真火炼化,元神碎尽,片刻而已,原地便只留下开山神斧还有一团灰烬。

    玉鼎真人一声长叹,对着天帝稽首一礼而后说道

    “天帝,还请允我护送我徒儿真灵轮回。”

    未及天帝开口,那巨灵神突然上前怒斥道

    “天规所定,岂是兵解便可作罢。

    天帝,请将此子驱散魂魄,毁炼真灵,以明示三界,震慑宵小之徒!”

    “你被那杨戬所伤,心中愤恨,所以想借天条之名平愤,是也不是?”

    天帝对着巨灵神说道,他的语气淡漠之极,却使得巨灵神心中一紧,连忙退下,不敢再言。

    “瑶姬已死,……杨戬之事,便就此作罢。”

    “天帝恩慈,玉鼎不胜感激。”

    “真人可有意在我天庭任职?勾陈大帝一职尚且空缺,正适合真人这等擅于降妖除魔的仙家任职。”

    “某听闻伏羲圣王在世时,天帝亦曾以勾陈之职招揽。”

    “伏羲圣王志在苍生,故而婉拒。”

    “圣王言行必有其道理,圣王尚且拒之,小道又何德何能!”

    玉鼎对着天帝打了个稽首,而后将杨戬真灵收拢,转身离去护送真灵轮回。

    至于那缚妖索和斩魔剑,玉鼎同样收在身旁,而那开山神斧,神物有灵,玉鼎未加干涉。

    为帝君者,喜怒不形于色。

    自其为天帝起,玄门之中,唯有昆仑仙翁一人愿受神职,三界修行者皆以玄门道统马首是瞻。司掌三界修行之说,有名无实久矣!

    玉鼎婉拒天帝之时,天帝惊觉天机已至,这神仙杀劫,玄门劫数合该应在天庭之中,此后神道大兴!

    回转天庭不久,天帝一身道袍直向混沌而去,破开九天罡风,穿过太古星域,自洪荒边界而出,便进入了无上无下,一切皆虚的混沌之中。

    这混沌之中,混沌气息遍布无穷,无论何处都是一片灰蒙蒙的景象,其浓郁程度如同实质。

    这种混沌之气,克制神通,压制万法,不成大罗金仙,根本难以抵挡混沌气息的侵蚀。

    能在这混沌中自由行走的,只有不死不灭的教主圣人。

    但天帝似乎对于混沌十分熟悉,直向一处而去,无丝毫停歇逗留之举。

    混沌无日月,故而难计年岁,也不知过了多久,天帝眼前出现了一座宫殿,宫殿通体为玄紫青三色,金石为阶,宝玉为台。看似不过百丈方圆,殿门丈二高低,紧闭不开。

    宫殿四周竟有流水环绕,循环往复,水清无色,但触及之处,混沌之气消融,分辟清浊。

    宫殿匾额上书“紫霄宫”三字,道蕴流转,为圣人亲书。

    天帝不敢造次,俯首于紫霄宫前,呼声道

    “请老师为我做主!”

    “你不在你那洞天福地做你的天庭之主,寻我诉说何事?”

    “老师容禀,弟子自任天帝以来,虽司掌修行众生,但众师兄玄门传道,三界修行深厚者无不入三教之中。

    弟子数千载蹉跎,一事无成,众生只知三教,视天庭如同草芥蝼蚁,至今正神之位空置三百六十五,天兵天将不过十万之数。

    弟子无能,请老师收回天帝权柄,让弟子重回老师身旁侍候!”

    “天帝之位,位尊三界之极。我允你其位,自也允你所行。

    此事我知,你且回去等候消息。”

    “弟子叩谢恩师!”

    天帝心事尽去,一时风发欢喜,心境立时精进。可知此事确实困苦久矣!

    紫霄宫内,道袍老者一声轻叹,喃喃道

    “神道大兴,置我玄门于何地?天道无情,天意难违啊!”

    老者身前桌案上有着一榜一鞭,早在那天帝到来之前,这两件东西便摆在了这里。

    封神之事,早已注定,三教圣人此时正在紫霄宫外等候他传召。

    鸿钧老祖指间发出三道紫篆,传召三圣入紫霄宫商谈。

    不过片刻,三清圣人缓缓入内,盘坐在高台之下,蒲团之上。

    “封神之事,尔等应当已知,此为封神榜与打神鞭,大劫起时,当交付于应劫之人,可为尔等门下,留取一线生机。”

    通天教主首先开口询问道

    “敢问老师,此番封神,应当如何定夺取舍?”

    鸿钧老祖道:“封神榜共分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性稍次,因果少者,成其神道;根性浅薄,因果深者或重入轮回,或身化灰灰,三教弟子各凭机缘。一旦签订,便是天数,不得更改,尔等定要谨慎。”

    “敢问老师,榜上名额可有计数?”

    “所封诸神,各司职责,按那周天星斗之数,上有四部,为雷火瘟斗,下亦四部,为群星列宿,三山五岳,行云布雨,善恶之神,共为八部,总计正神之位三百六十又五。”

    三清圣人皆是惊诧,竟有三百六十五处空缺?天庭正神之数一共不就是三百六十五吗?

    元始天尊指点封神榜,立时封神榜开,悬浮而起,只见其上一片灰光,神职罗列而出,唯有南极长生大帝一职后有昆仑翁三字。

    三人一时沉默不语,无量量劫之下,便是圣人也难参悟天机,谁能料想这封神之劫,竟要玄门三百六十五位门人。

    三百六十五位,三教里也就截教能筹齐了。元始天尊眯着眼睛隐晦的看了通天一眼,却发现通天教主也同样眯着眼睛在看自己。

    一时气氛就更加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