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苟王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天地为之静

    赵巽有些惊心。

    十余万流民只要去北边种地,就能得到一份稳定的生计。

    这事可是不小。

    比如,第一个问题……北边,有地吗?

    便是有地,因为近些年天色寒冷,种地也没什么收成啊!

    如何产粮,如何养活十余万流民?

    再比如,而今已经是秋天了,无法耕种,你现在将十余万流民弄过去,便只能干吃米粮,这得是多少银子的成本啊?

    问题诸多。

    也是正因为如此,这田弘遇所说之事才更令人震惊。

    胆子太大,很不可思议。

    可他见田弘遇不像是玩笑,便试着道:“只要我能劝说流民去北边劳作,你就能保证他们一份吃食?”

    田弘遇认真点头:“我敢诓骗别人,可不敢诓骗您赵大人,是吧?那么,便劳烦您走一趟,去劝说流民?”

    赵巽眉眼下沉,偷偷瞥了下孙传庭,心思有些古怪。

    他很清楚,这是一份功劳。

    今朝廷正被十余万流民的问题困扰,束手无策,若能将这问题解决,连陛下那边都要高看一眼。

    而他赵巽在这中间做了什么?

    只是写了一份奏疏,将孙传庭给捞了出来。

    这事于他而言不是什么大事,可到头来,却是即将得到这么大一份功劳,感觉有点怪。

    好像……什么事都没做,凭空捡了一份功劳,天上掉馅饼一般。

    “还有什么问题吗?”田弘遇问。

    “这……”

    赵巽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问了出来:“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厅堂一阵寂静,便是孙传庭也看了过去。

    是啊,捞人搭上一份人情,将十余万流民弄北边去,更是要靡费无数的银两,搞来搞去,对你田弘遇有什么好处吗?

    要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田弘遇在这中间忙活一大通,最终又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啊……”

    田弘遇拉长声调,不禁笑了出来:“且不管对我是否有好处,对你们二位,至少是没有坏处的吧?”

    这话倒是在理。

    于赵巽而言,所谓死谏什么的固然不好,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当朝命官中的清流,别的不会,谏言什么的再容易不过,至于得罪陛下什么的,那都不算事。

    怕死,那还是读书人吗?

    况且陛下是断不会因为一份奏疏便将言官赐死的。

    危险不大,功劳却是不小,说是捡来的都差不离,比如去劝说流民向北而行且给他们一份吃食,这,不就是在“捡”吗?

    要知道,于那十余万流民而言,单纯是给他们一点吃食,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口口声声要如那制糖作坊,请求朝廷给他们一个劳作的机会,再通过自己的劳作换取一份吃食、生计。

    眼下,与其说是“劝说”,还不如说去告知那些流民田弘遇已然给你们安排好了。

    “好,我这就去。”

    赵巽起身,快步向外而行。

    他倒是不担心田弘遇会诓骗他,因为这事说到底,最大的功劳的是田弘遇的,他在这中间不过是捡一份功。

    很快,他来到外城,此间城门紧闭,数千大军正横亘着,阻挡着十余万流民。

    “开城门!”赵巽对守城的将领开口。

    “不可,万万不可啊赵大人,一点这些流民冲进城里……”

    “开门!”

    赵巽提高声音,平静的面色下,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那收成将领见了,不得已,只得将城门开一个缝隙,待得赵巽出城之后,又忙关好。

    赵巽一路来到官军后侧,巡视躁动的流民们,深深沉了口气。

    “安静!”

    他突然开口,低沉的声音传的久远,附近的区域便突然静了那么一下。

    前面的官军见文官出面了,便快速向着两侧靠拢,让出中间一条道。

    数千官军中间处,拉出一片约二三十丈的空地,空地跟前,一人笔直站立,直面前方十余万流民组成的人墙。

    场下,一片寂然。

    十余万流民前一刻还在喧闹,转眼的下一刻,就好像是吵闹的班级突然看到班主任似的,立刻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皆盯着那道青色官袍的身影。

    “我知道你们所求。”

    “连年灾难,耕地欠收,你们的日子很难,若不然也不会沦为流民。”

    “你们想要如制糖作坊那边的流民百姓一样,有一份生计,此一点,我也懂。”

    赵巽平静的说着。

    流民中间处一带头的老者眼睛泛起亮光,忙是开口:“这位大人,朝廷是要给大家伙一份生计了吗?”

    赵巽没有作答,反而问道:“你们愿意去北边吗?那里,有着一定的危险,但如果你们过去的话,便可得到如制糖作坊百姓一样的生计,用自己的劳作,换一份吃食。”

    去北边?

    众多流民皆狐疑,一时不懂这话的意思。

    那带头老者皱着眉,也是有些不解。

    去北边就有一份生计啊,这事,不大靠谱。

    要知道,北边可是正在打仗呢,这个时候过去,便能得到一份生计,那……怕不是要去被拉着当炮灰吧?

    他小心着问道:“去北边做什么呢?”

    “种地。”赵巽言简意赅。

    啊?

    带头老者略微错愕。

    只是去北边种地?并不是教大家伙去当炮灰?

    那就没问题了!

    “好好好,多谢这位大人,大家伙都是老农,只是种地的话,再容易不过了!”那老者忙是学着读书人的样子抱拳。

    “不必谢我。”

    赵巽开口:“我再说一遍,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而且种地,也可能会很辛苦。”

    那老者却是浑不在意。

    有危险可以理解,毕竟北边正打仗呢。

    至于种地的辛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大家伙都是老农,最是不怕辛苦劳累。

    唯独的问题是……

    那老农略微担忧,正要开口便听见外城左右忽而响起马车滚滚声,百余辆马车列阵在官军的后侧,整齐划一。

    “这些车里面装的,都是米粮,都是给你们吃的。”

    赵巽双手后负,掷地有声:“可够?”

    十余万流民立刻来了精神,一个个瞪大眼,激动不已。

    如果说一开始还有人担忧这位青色官袍的朝廷命官哄骗大家的话,那么随着这一车车粮食的出现,几乎所有担忧之人都没了后顾之忧。

    有吃的,而且还很多。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这这……”

    前方,那带头老者身躯颤颤,顾不得许多,噗通跪在了地上。

    其余人流民等见状也如下饺子似的,哗啦啦,一个个跟着跪地,转眼之后再看去,十余万人,黑压压一片,齐齐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个几乎用尽所有的力气,扯着嗓子嘶吼。

    声震四野,回响几十里。

    天地为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