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苟王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挺狠

    随着田弘遇的一番解释,赵旭明白过来。

    此话有一定的道理。

    田家能崛起,是因为其女儿田贵妃,有这么一层关系,田家成为外戚勋贵,逐渐拥有权势以及财产。

    但,这份富贵不同于其他诸多公侯伯爵等,家族经过数百年的积累,有声望、有人脉。

    一份没有根基的富贵,当下看来或许无碍,可一旦换了君王,以田家的处境来看,会很麻烦。

    这就是田弘遇和国丈周奎的最大区别。

    大明是嫡长制,即皇后所出的第一个皇子,只要不死,便具有绝对的王位继承权,其他皇子次之。

    日后,歪脖子皇帝驾崩,太子朱慈烺登基,作为新君的姥爷,周奎自然是屁事没有,可田弘遇呢?

    便不好说了。

    除非如那没有子嗣的武宗朱厚照似的,其他脉系的新君登基,面对先前的外戚,若是懂得苟且偷生也就罢了,若不懂,但凡你稍微放浪一点,那就不是一般危险了。

    所以,田弘遇所说的寿宁侯张鹤龄,也就是朱厚照的舅舅,后来就被咔嚓了。

    “您为什么与我说这些?”赵旭问。

    “我要考虑如何才能保得住这份富贵啊?怎么保?”

    田弘遇顿了顿,直接道:“我要成为真正的勋贵,而不是简单的外戚,那么,我就要想办法立功,博得一番功名,一点点增加田家的底蕴。”

    赵旭明白过来。

    怪不得这老货先前想要掺和制糖作坊的事,原来是想要立功。

    “您可以出许多银子?”他突然问。

    “也不是很多,如果功劳甚大,三五万两银子某还是出得起的。”

    田弘遇笑了:“所以呢,你考虑好了没有,面对这接下来的十余万流民,怎么办?能否赈济?”

    赵旭也笑了:“那钱谦益不是快到京城了吗,说不得他有法子赈济流民呢,毕竟这是朝廷的旨意,咱们何必胡乱掺和呢?”

    田弘遇微微一顿,听出了弦外之音。

    这小子,几个意思?

    啊?

    他带着几分狐疑,继续泡茶,而后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你想动钱谦益那狗东西?”

    对于其中的厉害关系,他自是理解的。

    毕竟那钱谦益上任的是户部尚书,刚好强压这小子老爹赵巽一大头。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回来朝堂后势必会想着勾心斗角,而赵巽其人有十分的刚直,可想而知,这两个人碰到一起会怎样。

    这小子为了自家老爹的前程,想要动钱谦益那狗东西,道理上是没问题。

    可……那钱谦益毕竟是陛下亲自下旨弄回来的,你小子不过是个区区秀才而已,即便有那狗屁东宫伴读的头衔,也远不是人家的对手啊,这不是蚍蜉撼树吗?

    换作以往,若是听到这种言论,他怕不是直接赶人滚蛋了。

    但,这小子不一样。

    话里带话啊!

    表面是说流民的事情有钱谦益顶着,没必要掺和,实际则是在暗示他。

    弄了钱谦益,便有法子赈济十余万流民。

    “我可以帮忙,但你要说如何赈济十余万流民。”田弘遇很是严肃。

    事关重大,一旦走错了,虽不至于万劫不复,境地也会十分的危险。

    “没法子。”

    赵旭摊手:“田伯父,您可是太看得起小侄了。”

    田弘遇:“……”

    我信你个鬼!

    他很确定,这小子一定有办法。

    之所以推脱,无非是想看看他这边是否有筹码。

    弄那钱谦益的筹码!

    “今天下纷乱,流民四起,单纯指望朝廷出银子、出粮食赈济流民,无异于杯水车薪,流民,太多了。”赵旭突然开口。

    “啊……”

    田弘遇狐疑:“然后呢?怎么办?”

    赵旭压低声音:“流民,是无法赈济的,但可以想法子,让流民劳作挣银子,如此循环,方可长远。”

    田弘遇缓缓点头。

    这话对了。

    先前,他也正是看到制糖作坊可以赈济流民,是长久性的赈济,还花不多少银子,所以才准备横插一脚。

    但因为流民突然增多,足有十多万,他这边也就不敢轻易下手了。

    “所以,你小子的法子,肯定不是制糖作坊,你还有其他的法子,对吧?”他问。

    “暂时还没有!”

    “嗯。”

    田弘遇重重点头。

    什么是暂时还没有?

    无外乎筹码还不到位,不想说而已。

    他认真想了想:“你先说说吧,到底想怎么弄钱谦益,我保证在最大限度帮助你。”

    赵旭见打机锋差不多了,也不隐瞒:“搞臭他!他名声臭了,便不容易在朝廷立脚!”

    田弘遇暗暗咂舌。

    好家伙,这小子……挺狠啊!

    要知道,于读书人而言,名声简直比性命还要重要,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名声臭了,便会被无数人唾弃,无法立足朝堂。

    可以说,这小子的一手下来,怕是比杀了那钱谦益还难受!

    “好,你这边具体如何,尽管吩咐。”田弘遇答应下来。

    “多谢。”

    赵旭抱拳:“流民的事情,伯父也不必太过操心,车到山前必有路,便是没有路,凭借您的身份,不也可以强行踏出一条路来?”

    田弘遇哈哈大笑,眼底却是闪过一抹异色。

    强行踏出一条路?

    也就是说,那赈济十余万流民的法子,怕是不大容易施行哦!

    想来也是,让十余万流民劳作,还要给这些人吃食,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双全法。

    很快,各怀鬼胎的两个人大抵商议妥当,赵旭折回赵家小院,闭幕琢磨起来。

    搞臭钱谦益,主要是想着帮他老爹那边排忧解难,同时也可以转移视线。

    他这个伴读的身份太敏感,许多人怕都憋着劲儿,只等钱谦益将十余万流民安置妥当再回头算账。

    那就搞臭钱谦益,转移视线,令许多憋劲儿的人分心不得。

    恍然间,数日过去。

    得旨的钱谦益轻装上阵,一路快马加鞭,很快便赶至霸州附近,再急行一日左右,便可抵达京城。

    消息传出,无数读书人皆站了出来,纷纷赶至外城西南十余里左右处,那里有一竹林,正是钱谦益准备举办酒会的地点。

    众多读书人兴致勃勃,打扫场地,准备桌椅、酒水等,只半日左右便一切万全。

    只待文坛盟主钱谦益到来,便可开启一场盛大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