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苟王
繁体版

第十九章 风声大雨点小

    制糖作坊以五百两银子,买了大批的猪鸡鸭。

    消息传开,无数人惊愕。

    什么玩意这是?

    买猪鸡鸭?养着?

    留待日后给诸多流民吃?

    没开玩笑吧!

    要知道,那些人可是流民啊,能勉强有一口吃食就不错了,竟……还要给他们吃肉?

    疯了吧?

    钱多啊?没处花啊?

    许多人腮帮子肉之抖,很不自然。

    流民,吃肉!

    太不敢想了。

    便是京城内城日子过得还不错的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啊,结果你告诉我不久后流民们也可以吃上肉了?

    这还算什么流民啊?

    关键时刻,顾巧儿不得不放出消息:“我们养猪是为了养大之后杀了卖肉,养鸡鸭也是同理,请勿多想。”

    啊!

    原来如此。

    这下,许多人心里平衡许多,诸多流言蜚语堪堪打住。

    晚些时候,赵家小院。

    眼看着数日没见、黑了许多、也清瘦许多的儿子,赵巽也是黑着脸。

    “经过这几日劳作,感受如何啊?”他问。

    “哎……累啊。”

    赵旭却是学聪明了,若再如上次那般,一顿毒打怕是免不了。

    赵巽这才点头:“你知道累就好,以后安心读书吧,若不然,你往后余生都要劳累辛苦。”

    赵旭悻悻然,不以为意。

    若只是辛苦劳累便能令无数人反思,继而努力学习的话,这世间哪里还有老农了?

    “那流民聚集处养猪鸡鸭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养着给流民们吃的吗?”赵巽也是有些好奇。

    “不知道了,具体如何,那顾巧儿怎么会与我说。”

    “也是。”

    赵巽不屑:“你这蠢货,平白污了秀才的名头,假若你是举人、是进士,那顾巧儿定会高看你一眼的,所以,好生读书吧。”

    读个屁!

    面对这恶心的激将法,赵旭是又气又无奈。

    父为子纲啊,毫不讲理的。

    便是你讲理讲赢了,那……就等着挨揍吧。

    更别提以他的那点狗屁学问是根本说不过这也老货的。

    “以后便留在家里读书吧。”

    赵巽说了一嘴,又一个人喝闷酒。

    情况,不大对劲啊。

    按理说,陛下那边已然知道这混小子在那工地劳作了许多日,怎地还没有口谕降下呢?

    好歹也要这混小子去国子监读书啊。

    结果,没有!

    非但没有口谕,连半点风声都没有。

    陛下,不至于这点圣恩都舍不得吧?

    虽说他自升任户部郎中来没什么太大的建树,可在他一手操持之下,那万余流民至少稳定了,这……即便没有功劳,苦劳也是有的啊。

    他左右琢磨不透,干脆找上刘理顺。

    这老倌主要负责教导太子,平日间接触陛下的机会比较多,那么……

    “让老夫帮你做个顺水人情?”刘理顺笑问。

    “没法子了。”

    赵巽直接承认:“我都表现的如此明显了,陛下还不予理会,我有些气不过。”

    刘理顺嘿嘿一笑:“气不过你倒是上书弹劾啊,反正你又不是没骂过陛下,若不然如何彰显你赵石头的清正廉明,是吧?”

    赵巽满脸黑线,烦闷不已。

    “今时不同往日了,便是我自己不在意,也要为那臭小子考虑,娘嘚。”

    他是真的无奈。

    若按照先前的推测,他必定是要去四川道的,那怎样都无所谓了。

    可既然留在这京城,便要顾忌许多事宜与禁忌。

    比如,那臭小子前些日子就被田弘遇下套坑了五百两银子,还强行催债揍了一顿。

    背后的原因,无外乎当时身为御史的他弹劾了那田弘遇肆意妄为,自南边弄来了一个秦淮瘦马陈圆圆。

    这是警戒。

    故,以后要尽量小心着些了。

    “成吧。”

    刘理顺应了一声,旋即戏谑的抬头:“话说,你赵石头连求人都这般硬气吗?”

    赵巽理所当然:“那要看求谁,若换做其他人,要我求他们?便是他们先低下头来央求我求他们,我都未必答应。”

    刘理顺大笑。

    又一日,文华堂。

    刘理顺在一番教导之后,顺口道:“殿下,近日来有个趣事,听说户部郎中赵巽之子赵旭,一个秀才,竟是被赶去与流民们一起干活了,真是可惜啊,那赵旭读书不怎地,想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名师指引吧。”

    朱慈烺略微错愕,却立刻会意。

    那赵老哥被赶去与流民一起干活,定是赵巽故意而为之。

    若在加上眼前刘师傅的一番话,意图,再明显不过,是想请他父皇那边隆恩,特赐那赵巽去国子监读书。

    对于这事他本是不想掺和的,可既然刘师傅开口了,他倒也不好回绝。

    不多时,他来到文华殿,简单见礼问候后,便提及了赵巽事宜。

    “哦?那个软骨头?”

    崇祯皇帝看了看,不禁哼笑出来:“原来,那赵石头也没传说中那般刚直嘛。”

    言外之意是赵巽也有私心,想要自己儿子进入国子监,却又不好自己开口,便找上了詹事府左中允刘理顺帮忙。

    “父皇,不是的……”朱慈烺正要解释,却被打断。

    “朕都知道的,早就等着那赵巽主动‘开口’呢!”

    崇祯皇帝笑着,很快又摇了摇头:“但,吾儿啊,你要知道,那赵旭是个软骨头,毫无读书人的风骨,日后,若教这等人进入朝堂为官,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不过是给朝廷增个狗贼叛徒罢了。”

    言语之间,已有锋芒显露。

    这么多年来,大明的叛徒,可是不少!

    朱慈烺见状,微微垂着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你放心吧,为父心里有数。”

    崇祯皇帝挥手,顺势揉着额头。

    不大好办啊。

    懂的徇私情与变通的赵巽,可当大用,而一个窝囊废软骨头……要怎么用呢?

    当真格外恩典那赵旭去国子监读书?

    按理说,只要是七品官以上的子弟,都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可赵旭那小子实在是太不像话啊。

    时光恍然,四五日过去了。

    期间,崇祯皇帝仍旧没给出具体的答案,整个京城也一如往常,直至这一日。

    中秋之后的大明京城,天朗气清,约中午时分,一间无名小院中,十余人掌柜商人皆穿着带鲜艳的袍子、冒巾等,正拘束的站着。

    前方,一老者端正坐,笑呵呵巡视十余掌柜商人。

    “我姓牛,是个管家,具体是哪个府上的管家呢,你们不必清楚,也不必太紧张。”

    “今日,将尔等叫过来,是有好事的。”

    “我呢,无意间得到一批白糖,你们先看看,能多少钱收下,又由谁来收。”

    言语间,有人抬着几个袋子到跟前,展开。

    “我当然也清楚你们多少有些身份,没关系。”

    “在这京城,大家都是勋贵,互相给点面儿,是吧?”

    “喏,看吧,看完之后出个价。”

    说罢,那牛管家便闭上了眼。

    十余掌柜商人面面相觑,皆相当不自然。

    不对劲的。

    单看眼前这几袋子的白糖,大约二三百斤,便都是上等白糖,也就价值二三十两银子罢了。

    那么,只是因为二三十两银子的事情,便将他们十余掌柜都叫了过来?

    实在没必要吧?

    嗯?

    风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