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征服史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作为一个突然崛起的将官,肖楚联不能不承受同僚的质疑,何况他所取得的胜利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或者说,是他的幸运。他曾经以为自己把握的战斗的脉搏,但北岸的失利将他彻底打醒了,他不是一个天才。

    非常时期,人们看待事情很极端,何况肖楚联在北岸的失利几乎导致明军的全线溃败?曾经对他寄予厚望的上下人等看他的眼光不再崇敬,甚至是深深的谴责。

    肖楚联是个好强的人,但是,他并不固执和倔强,认清事实的他很快从沮丧中回过神来,虚心学习领军之道。明军军官们不敢相信地看着肖楚联放下英雄的荣誉,将官的尊严,态度谦恭地向他们讨教,本来不屑于肖楚联的幸运(无耻)的人,慢慢地改变他们的观念,孺子可教——

    往往就是这样,明明粪土当年万户侯,一旦万户侯真的放下身段折节相交,高傲的人们又会马上转换观念,受宠若惊,认为这是上位者对自己能耐的肯定,尤其是上位者态度谦恭的时候。

    除了极少数傲慢之人始终认为沐猴而冠始终是沐猴而冠,大多数军官感动于肖楚联那份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气度,认同了肖楚联的身份地位,这些曾经瞧不起肖楚联的人,现在反而为能与肖楚联称兄道弟而受宠若惊。

    身份地位明摆着的,不管他人凭什么得到那份尊崇,除非真的淡泊名利,人们心中总是存在那么一份敬畏。

    肖楚联在众人的“调教”下快速地成长,不仅如此,有感于他的谦恭态度,很多有经验的军官主动投靠在他的门下。在得到众多拥护者之后,肖楚联有终于恍然大悟。反思在此之前的他尽管身处高位,心态却仍是一个队官,行事诸多顾忌,总是事必躬亲,给他一个军的指挥权,他却始终在队官的位置上转悠。

    醒悟过来的肖楚联放弃了求教心态,他完全没有必要知道下级军官的职责,也不需要中下级军官的技能素养,下面的人没做好,他不需要探究其中的缘由,把没做好的军官换掉,或者砍掉他们的脑袋,这是他的权利。

    尽管还有些心理障碍,肖楚联小心而坚决地重新任命军官,改组军队,责成各军官约束士兵,执行他的命令。

    徐四海终于没能抵挡住莫卧尔军的四面进逼,明军外围被逐步清除,本队暴露在莫卧尔军的炮口之下。

    “全军,进攻!”肖楚联集结自己的军队,简洁地下达命令。

    徐四海看着肖楚联的军队有条不紊地列队出战,颇有些惊奇地看向肖楚联,“这小子成长的未免太快了!”他记得还在三天前,楚旅(严格地说,已经是军的规模)管理混乱,兵将混在一起,乱作一团,肖楚联一个营队一个营队地整军,忙的焦头烂额却收效甚微,怎么才几天不见,就完全变样了?特别是他看肖楚联的表现,哪还有原来的拘谨小气,倒像一个惯于发号施令的老牌将军,不怒自威,出令如山。

    楚旅军容严整地开出驻地,迎向莫卧尔的先锋部队,肖楚联仍然采用自己的战术,以散兵线前头接战,步兵队列后方接应。不同于以往的是,肖楚联这次掌控全军,而不是眼睛盯着某个营队。

    一番激战,散兵线顶不住莫卧尔的进攻,向后败退,步兵队列上前接战,莫卧尔军止步于步兵队列的排射。莫卧尔军组织新的冲锋,冲击明军队列。步兵队列在轮番冲击下散乱,但这次,他们没有被击溃。不再需要士兵的拼死抵抗,肖楚联不断派出预备队支援危险的队列,重整的散兵线也在队列背后,用冷枪打死突前的莫卧尔人。

    徐四海在后方用望远镜观察,肖楚联的临场指挥能力仍然糟糕,他的支援部队总是慢上慢上一部半步,全线总处于极端紧张的状态,楚旅经常不得不用刺刀堵截决口,因为莫卧尔军不断突破防线。

    “很混乱,不过,他安排的散兵不错。”徐四海简单地评价,他多次发现散兵线及时支援队列,避免了战线崩坏。

    “他的火枪使用效率太低,拼刺刀的情况频繁,分配火枪给他简直就是浪费!。”

    “唉,看他后方士兵忙乱的样子,简直像没头苍蝇似的。”

    观战的徐四海旅的军官们远远观战,一边评头论足,将肖楚联说的惨不忍睹,他们心中也认同徐四海的看法,“这个鸟人,不过仗着一个好老乡的提携,加上一点点幸运,居然爬到老子头上了!”只要想想,围城之前肖楚联只是一个几乎光杆的营官,围城之后肖楚联居然成为明军第一将官,他们就有些心理不平衡,何况肖楚联并没有表现出匹配的能耐!

    楚旅的战斗多少改变了徐四海对肖楚联的观感,营官们没有指挥大部队作战经验,不知道战场调度的艰难,徐四海是知道的,肖楚联的表现尽管差强人意,但是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他已经进步神速了,尽管反应总是慢上一点,但是,他的后备兵都堵在合适的地方,战线看上去凶险,他还是守住了防线,等莫卧尔军攻势转弱,胜利就是楚旅的了。

    “再过一会儿,肖楚联就要打赢自己第一场会战的胜利了吧。”莫卧尔的攻击越来越弱,徐四海知道楚旅已经胜利在望,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懒散地下了城墙,回去睡觉去了。

    “看肖楚联成长的速度,我大概是没有机会取代他的地位了,真是丢人啊。”徐四海心想。

    对于明军来说,两千人击溃三千人算不上胜利,但这是全盛时期的明军,现在明军已经衰弱了,徐四海在连续数天的激战中,也不过击溃了莫卧尔一万余人,击伤莫卧尔军不到两千。肖楚联这次击毙莫卧尔人过一千(包括战后处决的战俘),算得上一场大胜。

    对于这场城门外的激战,城内的移民都是高度关注的,这关系到他们的性命,如果楚旅战败,他们就要马上离开这个城市,亡命狂奔。

    楚旅伤亡了大约四百人,回到城市的时候,移民们夹道欢迎,仿佛迎接他们的英雄,没有人在乎伤亡了,能打赢就是胜利。

    “明天,我将全军出击,打破莫卧尔军的围堵,这里,拜托你了!”当晚,肖楚联拜访徐四海,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