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一锅汤
繁体版

第十章 自然观察

    农村孩子,有很多对于昆虫和动物的回忆。这是比城里孩子优越之处。

    蚂蚁。蚂蚁拖动体积大的东西时,是倒退着走的。

    蚂蝗。蚂蝗是南方水田的产物,来广西之前,我从没见过。蚂蝗有两只嘴(也许该叫吸盘),是真正的吸血鬼。它大口大口的吸着人或动物的血,被吸的却没有痛痒之感。待到发现时,它已经膨胀如鼓,满满的都是血。扯不动,只能使劲拍。拍下来也没办法,它是打不死的小强,你把它扯成两段,它会变成两只蚂蝗。只能烧死,或者放到阳光下曝晒而死。

    我被蚂蝗咬过一次,半年之后,还可见清晰的咬痕。在山里喝泉水,老公总是吓唬我和儿子:小心蚂蝗,喝到肚里,它也能活,将来会从鼻子里爬出来。怪吓人的。

    “老拨虫”。它是我童年时记忆中的一种昆虫。油菜花开杨树叶绿的季节,“老拨虫”出来了。一种金色的,有闪光的硬壳,专门在油菜花心里钻;另一种是黑色和红色的,看上去很朴素,生活在杨树上,我们给它们取名字:黑妮儿,红妮儿。我们每人提一个瓶子,捉来喂鸡。油菜地里捉一通,又跑到杨树下捉。大家对着杨树一通猛踹,黑妮儿红妮儿们乱飞,我们边捉边唱:“老拨虫,落落。落落吃馍馍,不落吃窝窝。”当然是骗它们的。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

    羊。小羊一离开母羊的视线,母羊就支起耳朵,大声“咩咩”叫。小羊循着叫声“咩咩”回应,一边往母羊身边跑。母羊见到小羊,立刻停止叫声。当它们一唱一和时,我觉得和人类没什么区别。一个在喊:“宝宝回来,妈妈在这。”一个在应:“宝宝就回来,妈妈别担心。”

    牛。有一年国庆节,我们一家帮小叔子赶了一天的牛。没经验,山高林密,赶着赶着,发现少了九头。赶紧找,可是视线有限,转了好几个弯,仍不见牛的踪影。正焦急,一头公牛发疯般的跑起来。我们不知何故,追着这头牛跑。跑了一阵,它停下,回头看看我们,等我们快追上了,它又跑。跑跑停停好几次,把我们带到一处丛林。那里,九头牛正在悠闲的吃草。

    都说老马识途,牛也一样。应该说,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独特的识途之道,某些方面,与人类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