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一锅汤
繁体版

第九章 顽强的河南大饼

    二零零五年,我刚到南宁工作,就发现校门口有一家卖河南大饼的小店。小店真小:一个案板,一个圆形烤桶,两个人在里面操作,转身都困难。卖饼的玻璃柜只能摆在门外,紧靠人行道。其实那点儿地方根本称不上店,只是两间房子的夹缝,搭了几块石棉瓦,下雨漏雨刮风漏风。和面做饼的是个青年男子,烙饼兼卖饼的是他的未婚妻,矮而壮。南宁的夏天,没有空调简直活不下去,那两三平米的空间,还有一个大火炉,可想而知。每次都见两人汗流浃背。

    二零零九年,长岗路改造,这些紧靠路边的低矮的小房子统统拆除。河南大饼消失了一阵子,又出现了,紧靠我们学校的围墙搭了几块石棉瓦,支了几块木板,重新开张。但是不久这个简易违章建筑又被拆除了,河南大饼又一次消失。那些被拆了房子的人,紧靠着新路边,又建起了简易房子,不久,河南大饼出现在其中一间小房子里。

    这样折腾了好几年,我想,该消停了吧。谁知,那些简易房子又被拆了。这次,河南大饼真正消失了,很久没再出现——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三年。我也搬离了学校,不再关注它。

    冬去春来。二零一六年的一天,我在市场买菜,一个女人迎面微笑,老熟人一样。我也报以一笑。一路都在想,这个人很面熟,谁呢?忽然想起,她就是卖河南大饼的女人!

    果然,他们又回来了,还多了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原来,他们回家乡结婚生子了。他们又在学校门口租了店面。这个店面比较像样了,虽然只有十来个平米,总算是有房顶有卷帘门,是个房子。折腾这么多年,他们都没超过校门口二十米的范围,这次更干脆,就是校门口第一家。也许是认定了这块风水宝地。而且,十年来第一次有了它的名字,河南大饼四个字前面加了个“豫许”。

    我惊叹于河南大饼的生命力:每当我以为它已经消失的时候,它总是在某条缝里又长出来了。就像我从小养的太阳花——我们家乡叫它“死不了儿”,随便扔在哪,太阳晒几天,以为死翘翘了,结果一阵小雨,它又活了,活得还挺热闹,又长叶又开花又结籽。

    这家店货品越来越丰富,还雇了人。他们还买了小汽车,不知道有没有买房。看得出来,生意挺不错。

    每次路过,我们一家都要感慨一番。没少吃那里的三角饼和茶鸡蛋。我们给它取名“打不死的小强”,“顽强的河南大饼”。这是普通人的奋斗史,艰辛而琐碎。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