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一锅汤
繁体版

第七章 乡土与血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时至今日,这一理论已失去支撑。上学、就业、打工、作生意,越来越多南来北往的客。

    但南北差异仍然很大。北方人似乎更容易脱离乡土,尤其是“中国的吉普赛人”——河南人。北方人无论去哪里,好像都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同事们就有来自辽宁、吉林、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的,貌似都过的很舒适,如鱼得水。

    南方人,尤其是广西人,去北方却似乎水土不服。我曾在甘肃工作,单位几百号人,基本全是北方人。我们去之前,曾经离开过一个广西人,据说是受同事欺负,忍无可忍,打了一架一走了之。我们同去的也有个广西人,受不了一位年长同事背后搞小动作,愤怒之下扛了把菜刀去办公室——若不是同事死死拦住,指不定会出一场血案。后来这个广西人也离开了,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广西。唉,这个广西人,不说也罢,现在是俺孩儿他爹。

    也许我所见的只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但我教的学生,大部分是广西生源,找工作时很少选择省外;就是省内,也尽量选择本地区。我一再鼓励他们“趁年轻,能走多远走多远”,讲的我自己都热血沸腾了,对他们似乎也没大影响。

    广西人对北方心存畏惧,能不去则不去;一旦去了,内在的差异很容易显现。北方人智商高(以高考分数来判断),心眼儿多(我例外),人和人相处相当微妙。而广西人直肠子,说话做事不善拐弯,比较容易得罪人。一旦有了矛盾,北方人信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广西人既不善隐忍,那就只有拨刀相向了。这反映了广西人比较有血性。自古狼兵出广西,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人打的最欢的,是桂系军阀。再看看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哀哉。可惜站错了队,不然,那绝对是“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广西。血性在黑暗时代可以反抗压迫,在和平年代只能酿就血案了。近年发生的暴力案件,广西为数不少。

    北方人的血性哪里去了?我想,北方自古以来受到的各种文化束缚太多,尤其是孔孟文化。还好,孔孟文化到广西这里已是强弩之末。束缚太多,血流不畅,血性无从谈起。束缚少,则血气旺。

    所以,北方人到了广西感到像松了绑,就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