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一锅汤
繁体版

第一章 风水与清明

    家婆(婆婆)来电话,谈及一件事:梁姓家族准备迁祖坟,所有成员均需摊钱,每人十五元,我们一家三口(当时尚无老二)共四十五元,她帮我们交了。他家祖坟众多,我们也不知道要迁哪一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生是梁家人死是梁家鬼。

    令我吃惊和好笑的是迁坟的动因。梁姓有一支在罗田,距婆家村五六公里,那里很多家兄弟不和,经常吵架打架。风水先生说是某个祖坟出了问题。大家商议,决定迁坟。先收钱,再择黄道吉日动迁,每家都要派人参加。当然,在外打工上班上学的,人可缺席钱要到场。

    我的疑问是:如果迁坟之后,兄弟仍然不和,怎么办?或者兄弟问题解决,兄友弟恭了,父子关系出了问题,父不慈子不孝,怎么办?再或者,夫妻成仇,到处闹离婚,又怎么办?又或者,遭病、遭灾、破产、失业,都要祖宗负责吗?还不得把祖宗累死!这还得有个大前提,那就是祖宗确实愿意并且能够佑护子孙。我总不相信死人会法力无边,能够干涉活人的生活。

    迁坟要整个家族人人摊钱,也不公平。有的人生活工作样样顺心,正感谢祖宗保佑呢,这里却要迁祖坟了,不是给人添堵吗。假如迁坟之后,原本一帆风顺的人突然事事不顺,他该怨谁,怨祖宗吗?祖宗也顾不来那么多子孙啊。如果谁想迁坟自己出钱,我估计,就不会动不动拿祖坟说事了。

    后来又有一次,大伯提出重修一下爷爷的墓地。一个家族只走出我老公一个,下一代的孩子,他的两个孙子,读书都不好,都是因为爷爷的坟地太小。我们虽然不信这个,但长辈提出也不便反对。老公说可以修,大家摊钱,按人还是按户都行,我们也出一份。大伯不吱声了。后来才搞懂,他的意思是老祖宗只保佑了我老公,应该我老公自己来出这份钱。我好气又好笑:“我们又没提出来修墓。是他提出来的,我们没好意思反对。他觉得祖宗没保佑他家,那他更应该表示诚心。大家摊钱也就罢了,怎么可能我们去修,祖宗反而去保佑他家?道理不对。”此事不了了之。

    有个女人,嫁过来后一直诸事不顺:与丈夫吵架,与公婆吵架,与左邻右舍吵架。大家都说她好吃懒做、自私自利、小心眼儿。但她说,是丈夫家的大门方向不对,影响了风水,导致她天天吵架。她这一说法倒没有获得广泛认可。大概大家还是认为,风水管的是大事,家宅吉凶事业前途等。这些鸡毛蒜皮,风水管不着。

    为什么风水之说在南方如此盛行?大概是因为山多水多。亲人的墓碑,常常是南山一个北山一个,东边一个西边一个,各自占据一块风水宝地。清明扫墓是件苦事,一个一个扫过来,能把腿跑断。所以,清明的前一天,路上行人已络绎不绝;清明的第二天,有些还没有扫完。

    北方清明,不过是到父母坟前烧一点黄裱纸,放一串鞭炮——不放亦可。做女儿的象征性的哭几声,就算完了。供品种类也不多,坟上转一圈,还是端回家。家在外地的,也很少特意为此回家一趟。南方清明,可隆重的多。只要车程在一天之内,都会回家扫墓祭祖。清明的客运站,比春节还要挤,高速路大堵车,更是必修课。

    扫墓多是叔伯子侄男女老幼甚至三代同行。提着供品、镰刀和锄头,爬完南山爬北山。供品种类之丰富,令我这北方人惭愧:一、有黄裱纸,还有“天地通用银行”的人民币、英镑、美元、港元等等。不知另一个世界汇率如何?祖先们认不认识外币?面值从100至100万不等,我见过最大面值为200亿,要贴满整个墓碑和坟头,阴间通货膨胀肯定很厉害,都是活人搞的鬼。二、有高香,真正的高香,不是北方那种细细的土香,每个坟上都烧一大把。三、鞭炮更是豪放,也不知是多少头的,反正长长的一挂,或者两挂接在一起,噼哩叭啦响很久,震的山上到处起回音。四、还有一些鲜艳的塑料花,插在墓顶,远远看去,十分惹眼。这种塑料鲜花近几年也在北方兴起了。五、祭品除了肉,还有米酒。肉最后还是拿回家,米酒供过之后洒在墓前,真给先人喝的。

    在扫墓这件事上,南方人不仅投入的东西多,态度也认真的多。每座坟墓都要清理杂草,一般都是男劳力的活,锄头镰刀必备。那些深藏于山中的祖坟,很难找。南方的植物很疯狂,盘根错节,根本找不到路,也没有固定的参照物。有一次,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找到一个祖坟。里面是谁?不知道,只是爷爷小时候就跟着他的爷爷扫,一代一代扫下来了。

    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日子,但除非刚失去至亲,大部分人都是在履行义务。经常有人从旁边走过,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我老公:“你们家就你发了,考上了大学,进了城,可要好好的祭祭祖宗哦。”他们相信,某人发达一定和先祖的佑护有关。某人衰落也一定是得罪了祖宗。所以,扫墓之事,万万不敢马虎。究其实,南方人厚待死者更是为了生者吧。投桃报李,人之常情。北方人很少把人生沉浮与祖宗联系在一起。无所求,故吝于予。

    扫墓时我只是到处转,研究墓碑上的文字。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有的用字文雅,有的用字村俗。比如,有个墓碑上竟写“……一辈子勤苦辛劳”。改为“一生操劳”或“辛苦一生”不好吗?还有一个墓碑,是曾孙为曾祖父立的,我读完墓碑才知道:子、孙、曾孙、玄孙,后面是来孙、晜孙。这个晜字我想当然的读作di,多年之后才知道,读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