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一锅汤
繁体版

第二章 那年那月那女生

    读初一时,我十二岁。初三有个复课生,听说二十六七了。我读初二,她还在初三。我理所当然的认为,我读初三时,她应该还在初三。事实上,我读初三时,她考取了中专,走了。那一年,据说她二十八岁了。

    我们学校八十年代的毕业生,应该都会记得她。矮,有点胖,两条长长的麻花辫。触目惊心的,是她额头眼角密密的皱纹。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些皱纹实在超过了二十八岁。她在校园里挟着课本匆匆走过,我们象看个怪物。复课生很多,复习三四年的也不少,像她这样复习了至少十年的(以年龄推算),绝无仅有。所有复课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考中专。考上中专,意味着很快就能端上铁饭碗。这目标实在很奢侈,有着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难度。只有成绩顶顶拨尖的学生,才有可能问鼎。

    她可能成绩不错,年年失利还有勇气卷土重来。但是,“不错”没用,“顶顶拨尖”才行。她就这样,失败,再来,失败,再来,青春终于耗的差不多了,幸运之神光顾了。值,还是不值?她有没有在暗夜里问过自己?换作是我,要么早早放弃,要么疯掉拉倒。

    她是走读生,关于她的消息我们都是道听途说。她好像没有朋友——也不大可能有,二十大几的人,和十几岁的人,有什么共同语言?

    潜意识中,我把她当成“女人”,而把我们当成“女孩”。说来可笑,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划分女人和女孩,是以“来事”为标准。我们这帮十二三岁的小女生,大部分还不知道“来事”是怎么回事,也没人告诉我们。所以我们都有些好奇,又有些恶心,私下里也悄悄议论。而这种印象,在我,却源自一次如厕生。那时都是旱厕,一长溜蹲坑,下课后人满为患。除了蹲着的,还有一大排站着等的。所以每个人的大小便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我看到了那个女生换卫生纸。匆匆一瞥,过目难忘——“女人”真脏。这个念头很顽固,甚至当自己“来事”之后,强烈的失落感也也源自这种印象。当然,她对此一无所知。

    后来没再见过她,听说她考取中专之后,会打扮了,扎起了高高的马尾,人也显得漂亮了。那时中专毕业包分配,最大的可能是当小学老师。在当时,这是不错的选择。但时代变化太快,铁饭碗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吃不好甚至吃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