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武一方
繁体版

第八章 在京都

    赵岬在荣国公府一住就是3天,王宏每天走到哪都带着赵岬,一老一少可谓形影不离。

    这几天,王宏让府内亲信化妆离京,送了两封信去辽州。同时让赵耀夫妇每日去太子、两位皇子及上京城各位公侯府上拜会,一时之间,京城因为辽王的回京变得热闹非凡。

    梁帝虽然在宫中,可上京城发生的事,每天都会有人汇报给他。

    “赵耀要做什么?每天四处拜访老臣,想要拉拢这些老臣?一群老而不死之人有什么用。”梁帝对着身后的屏风说道。

    “据暗子回报,赵耀只是对当年误伤人命之事进行道歉,并没有拉拢各位大臣。”屏风后传来低沉的声音。

    “不用管他,让他在京城随便活动,我要看看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这弟弟有什么长进。”屏风后却没有再传出声音。

    随后梁帝传旨,让赵耀带赵岬进宫见驾。

    赵耀接旨后,到荣国公府接上赵岬准备进宫。王宏拉住赵耀说到:“王爷这次进宫,无论陛下怎么安排你都要照做,可千万不能违背圣意。”

    赵耀只是点点头,然后在宫中太监的带领下拉着赵岬进宫去了。

    赵耀在养心殿见到梁帝,等赵耀见礼后,梁帝对赵耀说:“王弟,这几日休息的可好?可去见了荣国公?王弟久不在京城,应该带着岬儿在京城多逛一逛,看看京城的繁华。”

    赵耀回到:“谢陛下关心,府里一切如旧,臣住的习惯。臣前日已去拜见了荣国公,岳父对岬儿很是喜欢,这几日岬儿一直留在荣国公府陪他外公。”

    “我这王侄是很可爱,朕也很喜欢,之前说过留岬儿在宫中住几日,这次进宫,就让岬儿在宫中也陪陪我吧。”

    赵耀心下不愿,正想着怎样拒绝,赵岬却提前说道:“好啊好啊,那我能跟上次的哥哥一起玩吗?”

    “可以,在宫中你想找谁玩都可以。”梁帝道。

    赵耀这时已经无法拒绝,唯有答应下来。

    梁帝叫人道:“来人,将辽王世子先送去四皇子的重华宫,朕和辽王有话要谈。”

    屋外进来两个太监,对梁帝和辽王施礼后,带着赵岬去了后宫。赵岬临走前,赵耀低声嘱咐道:“岬儿,在宫中住几日,如果想父王母后了,告诉陛下,父王马上来接你。”

    赵岬只是简单回答了声好,就开心的跟着两个太监往后宫而去。

    赵耀心下难受,知道赵岬这次进宫,恐怕再出宫就难了。随后强露笑脸陪梁帝聊了起来,之后又聊了一会,梁帝说还有奏章要批复,便让赵耀回府去了。

    赵岬进了重华宫,最高兴的是四皇子赵峻。可能是因为觉得赵岬与他经历相同,四皇子又从小缺少玩伴,四皇子在赵岬离开皇宫这几天,总盼着赵岬能进宫找他玩。这次看到赵岬,又知道赵岬将要和他住在一起,欣喜不已。赵岬也觉得跟四皇子住在一起不错,至少不用时时刻刻伪装自己。

    另一边,赵耀返回京都辽王府,王后见只有赵耀自己回来,问起赵岬。赵耀才把梁帝留赵岬在宫中的事说给王后听,王后立即放声哭泣。

    夫妻二人正在想着怎么将赵岬接出皇宫的时候,荣国府总管王忠来了,是荣国公王宏请赵耀夫妇去荣国府吃饭。赵耀夫妇也想找荣国公商议,于是二人立即坐车前往荣国公府。

    心急如焚的赵耀夫妇到了国公府,却见荣国公王宏正悠闲的坐在正堂喝茶,王音委屈的来到荣国公面前,说道:“父亲,岬儿被留在宫里了,如果出事了,您叫女儿怎么活啊。”说着用袖口擦起眼泪来。

    “有什么可哭的,如果岬儿今天没留在皇宫,出事的就是你们一家了。”

    “那也不能让岬儿出事啊,大不了就杀出上京城。”王音气愤道。

    “胡闹,说什么胡话。”荣国公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摔,茶水直全洒在桌子上。随后对王音说道:“你都做了母亲了,还是这么冲动,有些话在我这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能在别处乱说。”接着为王音解释,“其实岬儿在宫中很安全,陛下那边不但不会让岬儿出事,反而会尽全力保护岬儿,有你们夫妇在宫外,陛下在没有万全之策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先出手。”

    赵耀沉声道:“岳丈是说陛下把岬儿当做质子,让我投鼠忌器?”

    “嗯,陛下会在乎岬儿一个8岁大孩子?陛下主要是防你啊。这些年陛下的一些做法,已让一些老臣和军中将领寒心,而你这些年虽然被困在辽州,但是却多次击败北方蛮人,护卫我大梁疆土,朝中重臣对你也是称赞有加,再加上已过了13年,不少人多少也察觉了当年之事的一些诡异之处,对你的看法也有所转变,毕竟在朝为官的都不是傻子。”荣国公让府中下人换了一杯茶后,又向赵耀到:“这几日让你去拜访的几家,你都去了吧?”

    赵耀眼睛一亮,回答道:“岳父不愧为我大梁荣国公,这一招用的高。”

    “哦,什么招?只是让你去各家道个歉,毕竟当年确实是你错了嘛。”

    “对对,小胥就是去道歉的。”赵耀微笑着回答。

    王音听的一头雾水,追问道:“你们说的什么?现在不是应该关心怎么早点把岬儿接回来吗?”

    荣国公看看女儿,叹气道:“哎~~~,事不关心,关心则乱,自己好好想想去。”

    王音刚要继续追问父亲,就被赵耀拦了下来。“有岳丈大人在,不会出事的,放心吧。”

    随后恭敬的对荣国公说道:“岳丈大人,那下一步怎么办?陛下不能总让我住在京城吧?”

    荣国公说道:“时机没到,说出来反而徒增麻烦。你们这些日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实在想岬儿了,就多进宫去看看,但不要提接岬儿出宫的事。好啦,马上中午就别走了,一会赔我这老头子吃饭。”

    赵耀夫妇吃了午饭,才离开荣国公府,接下来的日子,赵耀依然四处访亲走友,没事的时候,就带着王音进宫陪梁帝聊天,顺便看看赵岬。

    赵岬在宫中,平日白天跟着四皇子在宫中玩耍,晚上和四皇子同塌而眠。刚开始的时候,赵岬总能发现得有人在观察他们,可日子久了,只要他和四皇子不出危险,连陪着他们的太监宫女都不太关注他们了。慢慢觉得无聊的赵岬,在和四皇子商量过后,每天夜里教四皇子识字、读书,四皇子虽然曾经也跟着先生启蒙,可那些先生哪有赵岬读的书多,况且赵岬经过两世,把一些晦暗难懂的东西,讲成故事交给四皇子,四皇子本身又聪明好学,学问也是一日千里。赵岬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两个孩子在宫中的日子过得越发开心起来。

    转眼一个月过去,这一天来到了八月十五,梁帝邀请赵耀夫妇入宫赏月,并摆下夜宴。宴席上只有梁帝、赵耀夫妇、赵岬、太子与几位皇子,因梁帝要求,梁帝与赵耀同席,席间二人仿若无事般的诉说幼年的糗事,偶尔大笑几声,几位皇子又频频向梁帝、赵耀和王后敬酒,赵岬和四皇子坐在一席旁若无人的争食玩闹,一顿夜宴也算是宾主俱欢。

    等到宴席撤下,众人又随梁帝移步到御花园赏月,待到二更天梁帝才让众人回府休息。赵耀这才起身道:“陛下,臣此次离开辽州已二月有余,明日臣就准备离京了,今夜让岬儿跟臣回去,明日一早臣就准备启程了。”

    梁帝笑呵呵的对赵耀说:“王弟为什么这么着急走,你也多年未祭拜祖庙了,等过了重阳节随朕祭拜了先祖再说吧。王弟在京城安心住着,没事的时候多进宫陪朕说说话。”

    赵耀还要继续坚持,梁帝却摆摆手打断赵耀开口,让太监护送四皇子和赵岬回重华宫,然后自己回寝宫去了。

    赵耀无奈,只能带着王后王音跟着太子和其他几位皇子出宫,与太子和诸位皇子告辞后,上车回往辽王府。路上,王后向赵耀问到:“王爷,现在看来陛下不准备放我们一家走啊,接下来怎么办?”

    赵耀也没有办法,想了半天,突然喊道:“先不回府了,转头去荣国公府。今天是八月十五,还没有拜见岳父呢。”转头对王后说道:“岳丈大人足智多谋,岬儿进宫之事岳父就看的通透,现在也只能问问岳丈大人有什么办法了。”

    王后也点头称是。

    赵耀夫妇来到荣国公府门前,却见大总管王忠站在门前,见到马车前来,王忠上前对赵耀说到:“小人见过王爷、王后,老主人说王爷王后今夜必来,已经在后堂等着呢。”

    赵耀夫妇心里不由一喜,相视一眼,心下感叹:“岳丈(父亲)算无遗漏,离京之事想必老人家已经有办法了。”然后跟随王忠去了后堂拜见荣国公王宏。

    王宏见到赵耀夫妇进屋,让二人坐下,并让王忠带人离去,等到屋内再无他人,然后淡定说道:“陛下不让你们离京是吧!”

    “正如岳丈所说,我向陛下提出要回辽州,陛下直接拒绝了。岳丈可有什么办法让我夫妇离京。”赵耀急切的问到。

    王宏看出了赵耀眼中的急切,依然淡淡的说:“没什么办法,陛下不下旨,你走的出京城吗?别以为你是武仙境就没人拦得住你,不用说宫中的那位武神,就是宣武营也够拦住你了。而且你要硬闯出京,音儿和岬儿怎么办?”

    “那我也不甘心被困在京城,每次面对陛下我都有种心悸的感觉,我现在只想早点带着音儿和岬儿回辽州。”赵耀无奈的说。

    “之前跟你说了时机不到,今天不想别的,你们在我喝点茶水,吃些点心,就早些回府去吧。”

    赵耀夫妇一头雾水,再想追问王宏,王宏却端起茶杯,再不回话。赵耀夫妇无奈,起身回辽王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