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繁体版

第四章 孙悟空

    一.说到孙悟空,先问孙悟空的名号?估计没人思考过,然孙悟空每个名号都具备某种象征。

    何为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

    就按猴子所有名号的出现顺序来说吧。

    1.美猴王,乃妖界之名,顾名思义孙悟空是猴王。而且在大闹天宫前,猴子已经混成了花果山妖界山大王,可以说是花果山一霸。

    2.齐天大圣,乃儒家之名,圣级,他自封时还不算数,被天庭赐封时才能算数,儒家名号排列,神与真其次是圣再是贤。所以齐天大圣这名号来源于天庭赐封。

    3.太乙金仙,乃道家修为级别区分之名,太乙金仙的升级顺序是从太乙散仙到太乙仙到太乙金仙。此名号象征着个人道行级别。

    4.斗战胜佛,乃佛家之名,佛级。佛门等级排列,由敌到高:和尚-罗汉-菩萨-佛。此名号来源于如来赐封。

    在猴子即是妖王又是太乙散时,可称妖仙,在位列仙班后才是正仙。猴子之后又被封齐天大圣,此时他就是神仙,之后被贬,又成了妖仙,最后成佛,多种头衔集一身。

    所以,猴子最终的多有名号终合在一起是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太乙金仙斗战胜佛孙悟空。

    集儒,道,释,妖各家名号于一身。

    再往后,猴子道家名号升级,就成了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斗战佛祖太乙天尊孙悟空。

    其实这里就能发觉西游记没有写完。有点扯了,先不谈这些。

    二.孙悟空的人生路程。

    出生至混成猴王--幼年前。如同我们在地上玩耍的时候。

    开始寻仙到拜菩提为师学艺--儿童期如同我们在读小学时。

    出师至大闹天空--叛逆期如同我们开始学着逃课和不做作业的时候。

    五行山下到开始取经--成人期如同我们学会适应社会的时候。

    最终,求的己道,已有所志,完全成熟。

    孙悟空之混世四猴。

    学本领时-六耳猕猴。

    闹天宫时-通臂猿猴。

    取经中时-赤尻马猴。

    最终-灵明石猴。

    三.我们已经推出猴子的志向是三教同一,解救受苦的黎民百姓。为什么说三教同一是拯救黎民之方?

    原因很简单,天上的神仙斗法,地上的百姓能好日子过?(政府之间动乱,平头百姓还能指望太平?)地上的野妖怪没人管不说,还有佛门放出来的妖怪及天庭逃出的人口下地为妖。佛道之间争权夺利,而百姓夹在中间,可想而知,西游记里的百姓有多苦。(四处逞强的霸主没人治理,反而各方政府成为一霸,可想而知,百姓安危。)

    所以说猴子的三教同一就是治黎民苦难之本。猴子此志是救世之举,故猴子乃是作者的救世主。也如同作者在现实生活里期盼的救世主。

    然历史没有向作者期盼的方向发展,所以西游记才会以孙悟空成佛落笔。

    可以想象作者落笔之时是什么心情?这一点就说这么多,最后再谈这些西游记里真正含义。

    四.火焰山给猴子带来的思想成熟之始。

    西游记第60回原文:土地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

    从文中得知,在猴子蹬倒老君炼丹炉时掉了几块砖带余火,落地成了火焰山。也就是说此时已经有了火焰山,而老君没有把火焰山清除反而把守炉子的道人贬下去做了火焰山土地。

    老君此举是何用意?

    然文中清楚表明,当猴子来到火焰山后才知道此处之灾是他自己造成的,而告诉他这一切的人正是老君贬下来的守炉道人。

    那么我们现在把视角放在猴子内心上。猴子最先来到火焰山,看到这里百姓受火焰山之苦,唐僧也无法过火焰山,猴子盘算着把火焰山之火灭了,一来能让唐僧走路,二来对当地百姓施恩,当猴子腾云去借扇子时,此处百姓定把猴子当做神仙恩人。

    猴子此时也把自己当做是百姓的恩人,享受着别人的拜谢,当他听到守炉道人所说火焰山是他自己所为时,他才懵然发现原来他不是别人的恩人,他才是真正罪人。心理会何等惭愧。

    猴子也因此发现当初自己在天宫泄愤随便一脚给此处的百姓带来多大伤害,从而反思自己之过。

    所以说火焰山的遭遇给猴子带来了很大的思想转变,让猴子领悟了做事要顾及后果。所以西游记里60回前孙悟空易爆易怒,冲动无比,其暴甚至遮盖了他的仁义。60回后的孙悟空不再像以往那样好勇斗狠,冲动无脑。其仁义覆盖了他的暴力。

    是谁让猴子有如此思想转变呢?正是老君,之所以不收拾火焰山残局,是为了让猴子看看他自己干的“好事”。贬下守炉道人就是让道人告诉猴子火焰山是怎么来的。

    所以结论出一个道理,让一个人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亲眼看见他所造成的后果及罪孽!

    五.论孙悟空是不是灵明石猴。

    论前先说一个关键问题,关于灵明石猴能力,通变化,晓天时,明地利,移星换斗。有人会认为灵明石猴一点都不厉害。因为后面那知天时,明地利,移星换斗几个字太常见了。

    之所以常见,那是古人在夸张某人能力时经常那么说,例如谁谁谁,他推翻了谁,从而移星换斗,这里的移星换斗完全是比喻。例如又有谁谁谁,上能知天时,下能知地利。其实这时说的知天时地利实际指略知一二

    哪有人真正能够知天时,明地利,移星换斗?

    随便说几点。

    知天时?你知道宇宙有多大?明地利?你知道何时何地有地震?地心结构?移星换斗,去把地球和太阳交换位置试试?

    言对正传,本文早就认为孙悟空的未来就是灵明石猴。所以此刻主要论证孙悟空是灵明石猴。

    由于实在找不到确切的证据,所以只能从各方面推测。

    首先说前面在讲六耳猕猴那回故事时推出了混世四猴就是一类物种的4个不同等级,而孙悟空就是这个物种的最高级别灵明石猴。

    主要推理依据是如来所说四猴之属性于孙悟空的属于对比,结果吻合。

    现在是要从其它几个方面论证孙悟空就是灵明石猴。这样可使当前文结论被推翻时孙悟空是灵明石猴说法依然能成立。

    1.灵明石猴,顾名思义是个石猴,而孙悟空就是个天生的石猴。

    2.猴子的武器如意金箍棒,后来得知这棒子还有个名字叫灵阳棒。

    灵阳棒和灵明石猴有什么联系呢?两者名字之首字都是“灵”字,正好寓意猴子于棒子通灵。棒子乃猴子专属武器。

    两者名字第二字分别是“阳”于“明”字。两字都有含阳之意。且两字可组为“阳明”一词。阳明一词就有曙光、破晓之意,正好符合孙悟空乃救世主之寓意。

    六.有关孙悟空的谜团。

    1.花果山水帘洞。

    先说花果山,文中第一回说过花果山乃十洲三岛之源泉,何来十洲三岛?十洲三岛就是古传仙境中有十个洲,三个岛。而花果山是十洲三岛之源泉,可见花果山是仙境之首。

    而花果山上的水帘洞。水帘洞有石桥,石盘,石碗,石桌石椅一系列石器。明显就是个曾经有人居住的地方,那么曾经居住在水帘洞的人是谁?

    原文: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混世四猴不在五虫五仙之内,是否受地府轮回?

    西游记里猴子手下一个通背猿猴说过只有三者能躲避轮回,神圣,仙,佛。

    3.猴子在菩提那早已修的长生术,菩提说过长生诀每500一劫,一共有三劫,是不是可以理解修的长生诀后至少可以活500岁?可是为何猴子在三百多岁时被地府勾了去?

    看孙悟空闯地府的描述:

    原文:一日,在本洞分付四健将安排筵宴,请六王赴饮,杀牛宰马,祭天享地,着众怪跳舞欢歌,俱吃得酩酊大醉。送六王出去,却又赏牜劳大小头目,尚在铁板桥边松阴之下,霎时间睡着。四健将领众围护,不敢高声。只见那美猴王睡里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直带到一座城边。猴王渐觉酒醒,忽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幽冥界”。美猴王顿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猴王听说,道:“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那两个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进去。那猴王恼起性来,耳朵中掣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略举手,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自解其索,丢开手,轮着棒,打入城中。唬得那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众鬼卒奔上森罗殿,报着:“大王,祸事,祸事!外面一个毛脸雷公,打将来了!”

    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来看,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猴王道:“你既认不得我,怎么差人来勾我?”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猴王道:“我本是花果山水帘洞天生圣人孙悟空。你等是什么官位?”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悟空道:“快报名来,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悟空道:“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十王道:“上仙息怒。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敢是那勾死人错走了也?”悟空道:“胡说,胡说!常言道,官差吏差,来人不差。你快取生死簿子来我看!”十王闻言,即请上殿查看。

    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下。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来查。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逐一查看。皞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螟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不在话下。

    解:某天,猴子在洞府安排宴席,请另外六大王一起喝酒,杀牛宰马(说明这些妖怪不吃人),祭天拜地,全都喝醉了。送走客人又犒劳了大小头目,孙悟空就在铁板桥边松树下睡着了,其余猴子见大王睡着了,就围着保护而不敢打扰。孙悟空在梦中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过来,啥也不说,就套上绳子把孙悟空的魂拉走了,跌跌撞撞,一直带到一座城边。孙悟空酒醒了,抬头一看,城上牌子有“幽冥界”三字。孙悟空立刻反应过来就问:“幽冥界是阎王的地盘,我怎么到这里来了。”那两人说:“你阳寿已终,我两人是领令来勾你。”孙悟空说:“我老孙根本不在三界内,不在五行中,又不归阎王管,怎么莫名其妙的来勾我?”那两人不与猴子理论,只管拉猴子走路。最后把猴子拉烦了,拿出金箍棒就把两人打成肉酱。然后自己解了绳索,放开手,打入城中。唬的城里牛头马面四处乱窜,一群鬼卒跑到森罗殿告知阎王:“大王,出事了,出事了!外面有个毛脸雷公打进来了!”

    慌的十代冥王急整理衣装来看,见猴子样貌凶神恶煞,高声叫道:“上仙是谁,上仙是谁!”猴子道:“你连我是谁都不知道就把我勾来?”十王道:“不敢,不敢,估计是勾魂的搞错了。”猴子道:“我是花果山水帘洞天生圣人孙悟空。你们是什么职位?”十王道:“我们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悟空道:“快说名号,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猴子道:“你们既然位居王位,就能有所感应之法,为何如此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得道,于天其寿,超出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你等为何派人来勾我?”十王道:“上仙息怒。天下名字一样的人多,可能是勾人的搞错了?”悟空道:“胡说八道!常言道,官差史差,从来不会抓错人。你快把生死簿拿来我看看!”十王听了后,即请猴子上殿查看。

    猴子就提着棒子,走上森罗殿,在正中南面坐下。十王下令判官取来生死簿来查。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一堆文档,逐一查看。皞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五虫类,俱无孙悟空之名。又看到猴类,原来孙悟空这猴子似人,又不是人.似�[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又有个特殊的簿子,悟空亲自查看,直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个名字后,看到孙悟空的名字,乃是天产石猴,阳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猴子说:“我也不知道我今日是多少岁了,干脆把名字划了算了,快拿笔过来!”那判官连忙把笔递给孙悟空。悟空拿来簿子,把所有猴子的名字都划了。落下簿子说:“完事,完事!今日开始不归你管了!”一路打出幽冥界。十王不敢阻拦,都去了翠云宫,拜地藏王菩萨,商量上报天庭。

    这里看出,十冥王确实不清楚猴子被勾之事,也可能是怕猴子继续闹事再装糊涂,而文中重要线索两个勾魂的却被猴子打死了。从悟空于十王对话来看,十王都推脱说可能是勾魂的搞错了,说明悟空本身是占理的。而有个特殊的簿子上却有孙悟空名字,不知何解?但最后孙悟空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猴子名字都划了肯定是过了。

    感觉地府就如同县衙断案,扑朔迷离。

    如果从神话上来说,孙悟空此时还未位列仙班,也未成佛,所以还归地府所管。但他修得长生诀不应再3百多岁时来到地府。

    所以有两种可能。

    1.那个长生诀只能略延长寿命,根本就没有500年一劫,菩提之所以说500年一劫,是因猴子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一心学长寿,于是菩提忽悠猴子长生诀要躲劫使猴子学得72变。

    因为菩提认为猴子只要学得变化之术,迟早是做神仙的命,何需专修长生。

    再看此段所表猴子学得72变后,地府根本治不了他。

    2.长生诀是真有500年一劫,猴子也起码活500岁,之所以三百多岁来到地府,乃地府误判,或有人暗中祸害于猴子!如果是有人故意祸害,则从十冥王把簿子拿给猴子自己查这一点来看,十冥王的确是有所不知情,而此时地府终极大哥地藏王却不在场,反而使地藏王嫌疑最大。

    七.孙悟空为何参与取经?

    被逼的,从被如来压于五行山下之后就一直是身不由已。

    八.孙悟空的经历

    花果山上出生--成猴王--求长生,学人生活--拜菩提门下学的长生术,72变和筋斗云--被赶出师门,回花果山成妖王,获得金箍棒--大闹天宫,吃了金丹获金刚不坏之身,又获封号齐天大圣--被如来压于五行山下--被观音点化,唐僧所救之后跟随唐僧,又拜唐僧为师--被禁箍儿所困,被迫西行取经--成斗战胜佛。

    九.孙悟空战斗力。

    孙悟空的武力在西行路上不断升级,从不敌某些野妖怪到战胜菩萨坐骑,至能秒杀玉兔等妖。棒子于猴子通灵,到最后可以变无数棒子下雨般离手攻击。还可以变形,千变万化。

    其实孙悟空最厉害的地方不是72变也不是筋斗云,更不是棒子,最厉害的是他的学习能力,相对其他人而言,在菩提那他很快就学得一身本领,在西行路上,他是所有取经人中唯一一个战斗力在升级的人。

    十.孙悟空身世

    孙悟空是仙石产卵之后破卵而出,也就是准确来说孙悟空是仙石所生,我们知道西游记以当时大量的神话做背景,生孙悟空的仙石绝对有它的故事,于是搜索关于石头的神话故事,两个故事最出名,一个是补天石,一个是望夫石。

    补天石关联神话人物是女娲,而西游记里并没有提过女娲。说补天石生了个孙悟空出来怎么也不合逻辑。所以我们来看望夫石,望夫石的故事是当年大禹治水常年没能回家,大禹的妻子非常思念大禹而感动的上天,上天赐了她身孕。

    大禹妻子怀着身孕每天站在门口等大禹回来,可大禹在治水一直没回来,最后大禹妻子站在家门口化成了石头,这个石头就是望夫石!那么现在很容易发现,如果孙悟空的身世以望夫石来做背景,全文紧密相连,大禹妻子化成望夫石的时候本就有了身孕,所以花果山仙石产卵就是望夫石当年身孕所生。

    孙悟空是上天赐给大禹妻子的身孕而生,所以说孙悟空是天地的儿子这点不为错,如果从某种意义上来理解,孙悟空也可以说是大禹的儿子,所以孙悟空理所应当的继承大禹的专属武器如意金箍棒!也继承了大禹的意志,救世主!

    望夫石的故事中说,大禹妻子是在家门口等大禹,如果确定西游记中孙悟空就是花果山的望夫石所生,那么大禹的家就应该在花果山,花果山上有哪个地方像家一样呢?花果山水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