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繁体版

第三十章 猪八戒身世

    唐僧等离开灭法国后不远,见一高山,猴子探路,发现有妖怪,就骗八戒说那里很多人敬僧,有好多吃的,八戒信以为真,骗唐僧说他去打一些马吃的草,实际八戒去了猴子说的地方,等八戒到了那里,他才发现被猴子坑了,这里哪有人敬僧,哪有什么吃的。完全是进了妖怪窝,到处都是妖怪,八戒就和妖怪们打起来了。

    再说猴子那边,猴子变了个假猴子跟着唐僧,真身去帮八戒去了。在八戒和妖怪打的难解难分时。猴子从天而降,他们两个人很快就把妖怪们全打跑了。猴子甩下八戒直接回到唐僧旁边,收了先前变的假猴子。

    等八戒一个人回来时,唐僧问你打的喂马草呢?唐僧哪知八戒哪里打了什么马草,是去打了一场妖怪。而八戒又不好意思说是因自己贪吃被猴子坑了,所以他只能哑巴吃黄连。

    先前遇妖与其交手过,妖怪没死而跑了。

    所以这次故事还没完,这妖怪实力并不强,但特想吃唐僧肉,所以妖怪最终决定用计抓唐僧。妖怪用了一个“分瓣梅花计”。就是用小妖分别引开,猴子,八戒,沙僧,最后抓唐僧。

    妖怪果然抓得唐僧,抓了唐僧后,妖怪们并不敢直接吃,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猴子八戒的对手,所以又想到个心思,用假人头骗猴子等。

    让猴子等以为唐僧死了被吃了,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结果第一次用木头变的假人头被猴子看出来了,于是妖怪第二次就用真人头再骗,也就是用一个骷髅头骗猴子等说是唐僧的,真人头果然骗了猴子等。

    搞的他们都去替唐僧办后事了。在他们打算放弃取经时,想到干脆替唐僧把仇报了,就去扫荡妖怪府,于妖怪们打斗了一番,得知妖怪自称南山大王。

    结果妖怪们不敌,于是妖怪就封住了大门,使的进出不能,猴子料定之所以堵住前门,那一定是因为有后门,果然找到后门进入,结果发现唐僧未死,就用瞌睡虫瞌睡了妖怪,救出唐僧,最后一把火烧了洞府。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骗以为唐僧死后,八戒是尽心尽力的给唐僧办后事,也哭哭滴滴,闹着给唐僧报仇的也是他,说明他重情重义。

    那么他企图拆散取经队伍的原因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唐僧了。

    在猪八戒初遇妖怪时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妖精硬着胆喝道:“你是那里来的,叫甚名字?快早说来,饶你性命!”八戒笑道:“我的儿,你是也不认得你猪祖宗哩!上前来,说与你听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

    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

    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吾贬下三天界。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

    正在高庄喜结亲,命低撞着孙兄在。金箍棒下受他降,低头才把沙门拜。

    背马挑包做夯工,前生少了唐僧债。铁脚天蓬本姓猎,法名改作猪八戒。

    这段对话有哪些意思呢?

    在猪八戒成天蓬前就是大嘴、獠牙、力气大。说明猪八戒在前世修成天蓬元帅前就是个猛兽之身。

    猪八戒被贬是因为他戏弄嫦娥和吃了王母灵芝菜。而玉帝把猪八戒贬下界是要他养元神,就是重新修仙,结果不料猪八戒做了妖怪。

    他本来打算在高老庄成亲过日子,结果运气背撞到孙悟空了。

    由于打不赢猴子又有观音相劝,所以只能参与取经,管马挑担做苦力,就像上辈子欠唐僧的一样。

    那么我们就得知一些八戒的故事了。

    八戒犯事让玉帝贬了,玉帝要他重新修,说明八戒是可以再回天庭的,而且他重回天庭的难度并不大。

    结果八戒自己选择了做妖怪,八戒之所以参加取经,八戒自己说是因为当时打不赢孙悟空。然而前面我们知道,其实观音和八戒早就说好了取经。

    有点怪了,再回想猴子等遇到八戒时八戒在干嘛?在结婚啊!猴子等在晚来一步说不定八戒人生大事已了,还做什么和尚。

    而且观其八戒被贬过程,八戒的遭遇和猴子的大闹天宫过程神似,都是知错不改,越闹越过。

    而且八戒仍然有机会再回天庭,但他自暴自弃,做了妖怪。八戒似乎是在和天庭赌气。

    而且猴子和八戒的人格本生并不算很坏,为什么会被天庭所贬?

    因为天庭存在某种不公,这也是作者在批判天庭的一个问题。

    猴子当初名为齐天大圣,蟠桃会竟然没猴子名,就是一种不公了。

    虽然是为了安抚猴子才立的虚位齐天大圣,但是演戏也要演全套啊,何况也不就是一个宴会而已,多一人少一人又如何?至于把地位分的那么清楚吗?

    天庭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用人不当。哪里看出的呢?

    1.最初派猴子守桃园,那不就是引诱猴子犯罪?

    2.天庭元帅,李天王,原因前面已说。

    先前也说了,天庭的参照物就是明朝。

    明朝末期是不是有这些问题呢?

    明末明显严重的用人不当,阉党、东林党、平西王各种混乱。

    而八戒的故事隐情,作者没有言明,只知八戒再与天庭赌气。后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