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繁体版

第十六章 真假美猴王解(三)

    话转回来,继续分析真假孙悟空。假孙悟空是从何来?和真孙悟空到底是什么关联呢?

    再回想一下事情经过,假孙悟空何时出现。假孙悟空是在真孙悟空和唐僧之间彻底决裂时出现的。

    真孙悟空和唐僧决裂到什么层度呢?日积累怨,导致孙悟空找菩萨找如来说不愿取经了,和唐僧和不来。

    此时是孙悟空是真不想取经了,烦透了唐僧。在先前的事里,孙悟空看透了唐僧他无能,狡猾,自私。

    正在这时假猴子出现了,打了唐僧一棒子,没把唐僧打死。这就怪了,假猴子打了唐僧一棒子,唐僧居然没死?明显是假猴子手下留情,是为什么?为了日后自己取经?因为背后另有隐情?

    好,此时的孙悟空能力应在通臂猿猴的能力之上,赤尻马猴的能力左右。如果真如如来所说,假孙悟空就是六耳猕猴,那孙悟空完全打的过六耳猕猴。

    可见假孙悟空没有如来所说的六耳猕猴那么简单,因为假孙悟空和真孙悟空有一样的武艺和修为,所以真假孙悟空才会从地上打到天上,再从天上打到地下,又地下打到灵山,互打了几天几夜分不出胜负。

    到最后如来要收假猴子的时候,假猴子变成了昆虫逃跑,可见他与真猴子一样会地煞七十二变,加上先前两猴子武艺一样,打的不分上下。说明六耳猕猴不是真正的六耳猕猴。如来说过两猴子是二心斗,可以确定如来深知事情原由。

    那么这个六耳猕猴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假设孙悟空是佛门制造的,那么制造嫌疑最大的人就是如来,如来所具备的本领肯定有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法术。我们来展开天罡三十六法来看。

    天罡三十六法: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沙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看天罡三十六法有没有一种可能变出假猴子的法,结果是找到一个“胎化易行”,我们以胎化易行来与假猴子匹配。

    如来说过两猴子是二心竞斗,就是猴子的两个心态在斗,说明假猴子是真猴子身上某个心态变来的。看假猴子事迹,明显是真猴子身上的怨气所变。

    那么假孙悟空是什么就出来了,内在是曾经孙悟空不成熟心态与怨气。外在就是真孙悟空,或者可以说是真孙悟空的基因复制。

    这么以来就得知谛听当初听出了什么为什么不敢说,

    1.要是真假两猴子都打向地府,就如同两个孙悟空打向地府,那地府是真麻烦了。

    2.假猴子是天罡三十六法变出来的,能把天罡三十六变运用的这种程度,背后有如来那个级别的人在操作,乱说话得罪了人怎么办,地藏王可只是个菩萨。

    能把天罡三十六法用的出神入化的不是只有如来可以,道家也有不少神仙可以,那假孙悟空会不会是道家人制造的呢?

    曾经悟空等遇到老君的青牛,找如来,如来不敢自己去收了青牛,而是圆滑的把青牛是老君家牲口这信息泄漏给猴子,让猴子找老君自己来收。

    在结论中本次假猴子绝对是由大人物变化而来,不可能是小神仙所为。

    所以推测如果这假猴子是道家大人物变出来的,那么如来也一样不敢自己去收,而是要猴子去找道家的人。

    然而这回里,道家高人没出场,可见这假猴子就是如来变化而来。

    在最后,假孙悟空被真孙悟空打死,欲重归取经团队。唐僧却不要猴子,如来和观音把猴子强行送到取经的队伍里,说明取经这队伍里,猴子比唐僧还重要。

    那么整个事情经过的逻辑就出来,猴子于唐僧不和,借题发挥,不愿护唐僧取经了。

    佛家人就用计,变出个六耳猕猴制造真假美猴王事件把孙悟空牵扯进来。使孙悟空难脱其身,最后闹到了如来那,如来分分钟就把假孙悟空秒了。

    孙悟空为什么一瞬间不闹情绪了,秒应继续取经?有个很重要的因素。猴子的本性可是嫉恶如仇,以直报怨,有仇必报,以暴制暴。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只怕猴子做梦都想报这个仇。而此时孙悟空却是服服帖帖心甘情愿的接受如来的安排,继续取经。为什么呢?

    此时他看到了他和如来之间的实力差距,他若想报五百年之仇更是无望,他知道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虽说这里打死的假孙悟空,但那假孙悟空可是拥有和真孙悟空一样的本领,和真悟空打了几天几夜都不分胜负,而在如来这里瞬间制服由真孙悟空打死。

    孙悟空又不傻,相反十分机灵,他肯定明白真假孙悟空是拥有一样的本领,如来能轻松的解决假孙悟空,也就意味着能轻松的解决他。孙悟空此时才真正的意识到他与如来的实力差距是十万八千里。

    曾经看金刚经理解出这么一层意思:不同时段的我是不同的我,所以我在这世间不是唯一的。

    如来说的四猴可以看成孙悟空的四个阶段。

    这回里,猴子的身世又透漏了一点,就是未来的孙悟空,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孙悟空最终的能力会是一个天才军师、将领或是一个卓越的统治者。

    以佛道相争的立场来看,无论佛道,谁得猴子得天下。也可能日后猴子自己一同三教,猴子现在的理想就是一同三教!

    而在观道家所做所为,道家只是在辅助猴子,尽可能的让猴子顺其自然的逐渐进变,没有收为己用的意思。

    佛门呢?很明显想收为己用。

    孙悟空遭此劫后,唐僧是没有一点怜悯猴子,八戒虽说先前有些埋怨,但看到真假两猴子搏斗,得知师兄有难。猪八戒利马冲上去帮忙,只是他冲上去后发现他连真假都分不清,确实帮不上忙,最后只能在旁边干着急。

    在最后八戒看见观音菩萨问道。

    原文:呆子见了菩萨,倒身下拜道:“弟子前日别了师父至花果山水帘洞寻得包袱,果见一个假唐僧假八戒,都被弟子打死,原是两个猴身。却入里,方寻着包袱,当时查点,一物不少。却驾风转此,更不知两行者下落如何。”菩萨把如来识怪之事,说了一遍。那呆子十分欢喜,称谢不尽。

    八戒虽说经常坑猴子,还总在唐僧那里说孙悟空坏话,挑拨离间。但每当孙悟空真有难时,最关心孙悟空安危甚至奋不顾身的人就是他猪八戒。

    再想想那个唐僧,曾祷祝亡灵说:他本姓孙,我本姓陈,要找找他别找我。

    唐僧看到两猴子对打,心知大徒弟陷入困境时。他想的是假猴子也在这,不在花果山,马上吩咐猪八戒去花果山拿回行李走人。完全不管猴子死活,这是何等冷血,是个人都会停下来不管帮不帮的上忙,至少会因担心孙悟空安危而停步。

    唐僧就是这个德行,每次遇难的时候才会想到孙悟空。这样的上司带着三部下能一条心才是闯了个鬼。

    事情结束后菩萨对唐僧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知识,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

    这是观音与唐僧的对话,主要是说唐僧必须收留猴子,别在埋怨。其他理由那都是托辞而已。

    满天神佛,还解决不了西天路上的那些妖怪?明摆的就是给猴子入佛的理由,结果唐僧不是把猴子气跑了就是把猴子赶走了。

    观音没办法了,才这样说。而且强调了要留猴子,你才能到灵山,到终点。这话白过来不就是说,没有猴子,你不用去取经了。没有猴子你到不了灵山,见不到真经。

    最后师徒们拜谢了,菩萨回海,却都照旧合意同心,洗冤解怒。

    洗冤解怒洗冤?洗谁冤,解怒?解谁怒?只有猴子和八戒有冤,也只有猴子和八戒有怒?猴子冤的是好心被当驴肝肺,怒的是吃力还要不讨好。八戒冤的是受脏受累还遭嫌。怒的是师傅老大不抗事。

    结合前文此时总结出一个结论。

    佛门安排西天取经最大因素不是为了救谁。如果是,换个来回快的去取不就行了。

    也不是为了唐僧归位。如果是,换个比猴子更牛的菩萨罗汉或借天庭的人来护唐僧不是更好。

    所以取经只是为了有个理由收猴子,这就是为什么唐僧开始取经的时候猴子正好受刑500年满。

    而且当初如来把猴子压在五指山下时就对土地说过,喂猴子铜汁铁胆,到时候会有人救猴子出来。

    说明当初如来就已经开始在计划猴子参与取经了。之所以用唐僧来做取经人的领头羊,那纯属一个面子工程。因为总不能让猴子来带队取经吧?

    可是佛门为什么要安排猴子这场磨练?直接收猴子进佛门不是更稳妥吗?

    1.让猴子见识到西天佛主,菩萨的法力,使猴子不敢在佛门造次。不然那就像猴子上天庭一样,处处闯祸。

    2.有充分的理由和借口对外说孙悟空是自己诚心皈依佛门,不是佛门挖天庭墙角。

    3.借着西天取经这一路,收强大的妖怪和改变百姓的拜祭对象,而壮大佛门。

    所以最后结论出西天取经就是佛门的一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