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繁体版

第九章 孙悟空与虎鹿羊三仙斗法

    唐僧等人来到车迟国,发现车迟国敬道灭僧,车迟国灭佛灭到什么程度?

    原文:也共有二千余众,到此熬不得苦楚,受不得厓煎,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自尽了有七八百,只有我这五百个不得死本来就是几千和尚。

    本来车迟国有几千和尚,奴役死了六七百,自杀了七八百,最后只剩这五百和尚。

    原文:御笔亲题。若有官职的,拿得一个和尚,高升三级;无官职的,拿得一个和尚,就赏白银五十两,所以走不脱。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逃。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我们没奈何,只得在此苦捱。

    可以看出车迟国是见和尚就抓,哪怕是光头都抓,所以这里的和尚都无法幸免。

    孙悟空变成了一个云水全真的道士,遇两道士以礼相待,其中还有一个还是三仙的徒弟,猴子谎称寻亲,实则查探敬道灭僧的原因,两道士召来五百个和尚来让孙悟空认亲,这里的和尚各个都怕道士,都是怕的要死那种。

    这些和尚一听说有道士来认亲,各个都希望自己就是那个亲。

    孙悟空从和尚那里得知车迟国之所以敬道灭僧,是因为车迟国常年干旱,突然一天来了三仙能求雨,从此后车迟国开始敬道灭僧。

    孙悟空还得知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早就托梦告诉了这些和尚孙悟空会来救他们。

    原文:众僧道:“不是鬼,乃是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但至夜就来保护。但有要死的,就保着,不教他死。”行者道:“这些神却也没理,只该教你们早死早升天,却来保护怎的?”众僧道:“他在梦寐中劝解我们,教不要寻死,且苦捱着,等那东土大唐圣僧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手下有个徒弟,乃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还敬你们沙门禅教哩。”

    孙悟空转头对两道士说这五百个和尚都是他亲戚,两道士一听就知道这是乱说,五百个和尚怎么可能都是孙悟空亲戚,就骂孙悟空神经病。孙悟空简短问道放不放人,两道士说不放。孙悟空一听不放,直接翻脸拿出棒子打死了两道士。

    从前文里得知孙悟空虽嫉恶如仇,以暴制暴,但从不乱杀无辜。而且孙悟空此时已相对大闹天宫时成熟了很多,不会瞎犯错。再说这两道士对孙悟空还不错啊,听说孙悟空寻亲,连忙帮忙,这里孙悟空为什么二话不说就打死了两道士。

    我们来整理一下可能的原因。

    1.两道士其中有一个是三仙的徒弟,而孙悟空知道三仙是三个妖怪。

    2.两道士不肯放人,薄了孙悟空的面子。

    3.孙悟空现在也是和尚,替和尚出头。

    4.解救这五百个和尚

    孙悟空此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孙悟空了,不可能因为2、3两点打死两道士,那么只能因为1、4了。

    孙悟空打死两道士后,其中还有一个是护国法师的徒弟,这五百和尚因此各个惊慌失措。孙悟空安抚道你们别慌,我不是什么云水道士,我就是来救你们的孙悟空。僧人回你不是孙悟空,太白金星早就托梦告诉我们了孙悟空的样子。这时候孙悟空是变成云水全真道士的模样,所以僧人没有认出是孙悟空。

    原文:众僧道:“我们梦中尝见一个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诲我等,说那孙行者的模样莫教错认了。”行者道:“他和你怎么说来?”众僧道:他说那大圣——

    磕额金睛幌亮,圆头毛脸无腮。咨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

    惯使金箍铁棒,曾将天阙攻开。如今皈正保僧来,专救人间灾害。

    这里就很奇怪了,先有六丁六甲和佛门护教伽蓝托梦相告孙悟空要来救他们,现又有天庭上的太白托梦相告孙悟空模样。车迟国敬道灭佛的事道佛两家都知道,却没有人管。

    不难感觉到道佛两家表面上风平浪进,实际上暗流涌动。作者会不会又是用此故事暗讽当时社会上的某件事?

    看过原著的都知道,这些单场景小故事在《西游记》里看起来算是枯燥乏味,作者完全可以几笔带过,而作者为什么偏偏把这些小故事经过情景写的那么详细呢?小道觉得这极可能是作者为了暗讽当时现实中的某件事或某个人。由于时隔久远,我们根本不知道当时社会上发生了哪些事。所以根本就无法求证作者暗讽当时什么事和人。

    车迟国护国大师就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仙,这三仙实际是三个妖怪。

    初遇三仙是孙悟空与猪八戒沙悟净三人在三清观偷吃供奉,正好遇三仙来拜祭三清,孙悟空等人变成三清泥像,三仙在下跪求圣水,孙悟空等哪有什么圣水,于是就各自撒了一泡尿予之三仙,之后跑了。

    中间有个情节有点意思,孙悟空要八戒把原三清雕像搬去“五谷轮回之所”藏起来。这五谷轮回之所是哪呢?是茅坑。

    从三仙拜祭三清来看,这三仙是很尊敬道家神仙的,可能自身也有一定的修为。

    孙悟空与三仙初次斗法。车迟国常年干旱,需要高人求雨,于是车迟国国王就让护国法师求雨,孙悟空插了一杠子,说他们更能求雨,护国法师不行。

    然后就开始斗法,先是虎力大仙带着团队上场,开始求雨,孙悟空直接上天干预风婆、云童,雷公、龙王。自然虎力大仙一滴雨都求不到。孙悟空在天上得到一个信息。

    原文:邓天君领着雷公电母到当空,迎着行者施礼。行者又将前项事说了一遍,道:“你们怎么来的志诚!是何法旨?”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

    这个虎力大仙的五雷法是真的!不是骗雨,求雨,是真的惊动玉帝下令下雨!

    不难推断出,三仙有道家背景,加上他们先前礼拜三清,不难猜测。

    同时可以看出,这时的玉帝还是有点昏,做不到明察秋毫。先不说这,继续说斗法。

    虎力大仙一滴雨没求到,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对国王谎称风婆云童雷公龙王等都不在家。

    好,这时该孙悟空上场了,孙悟空把唐僧带上去求雨,唐僧很快求的倾盆大雨,当然,唐僧能求到雨那是因为孙悟空在天上和龙王他们早就商量好了的。

    本来这次斗法虎力大仙输了,结果大仙不甘心,在国王那强解是他先前求雨龙王等不在家,这时正好回来了来降雨,正好赶上唐僧在那求雨,实际这雨是他虎力大仙求来的。

    孙悟空直接把龙王叫下来了,国王亲眼看到四个龙王,这还了得,瞬间拜了唐僧等为高人。三仙地位瞬间下降。

    三仙不服,又找唐僧等人斗法,略斗小法,三仙皆输,虎力大仙怒言。原文:虎力大仙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贫道将钟南山幼时学的武艺,索性与他赌一赌。”

    原来虎力大仙出自终南山。

    最后斗法,虎力大仙与孙悟空比断头,孙悟空先断头,喊头回,结果鹿力大仙用五雷法唤使土地按住了孙悟空的头。孙悟空见状喊了头长,直接又长了一个出来。该虎力大仙断头了,虎力大仙一断头,孙悟空拿根毫毛变成黄狗把他头叼跑了,虎力大仙不会像孙悟空那样再长个头出来,所以凉了。

    鹿力大仙与孙悟空比开肠破肚,孙悟空用毫毛变的饿鹰给他把五脏六腑叼走了,鹿力大仙和虎力大仙一样,凉了。

    就剩羊力大仙了,羊力和孙悟空比下油锅,孙悟空跳到油锅里毫发无损,在油锅里像玩水一样。

    这时猴子看见八戒和沙僧闲聊,猴子一下心理不平衡,心想我在这与妖怪斗法,你们却在那闲聊,猴子一下变成钉子装死。

    原文:那监斩官近前又奏:“万岁,小和尚被滚油烹死了。”国王大喜,教捞上骨骸来看。刽子手将一把铁笊篱,在油锅里捞,原来那笊篱眼稀,行者变得钉小,往往来来,从眼孔漏下去了,那里捞得着!又奏道:“和尚身微骨嫩,俱札化了。”

    国王教:“拿三个和尚下去!”

    这段原文有一点,国王以为孙悟空死了大喜!他喜什么?三仙死了两个了?现在孙悟空死了他有什么好喜的?应该是喜他可以继续敬道灭僧了。而且他立马下令要八戒沙僧唐僧接着斗法下油锅。

    猴子死了,那么猴子比下油锅就是输了,就导致八戒他们要接替孙悟空去下油锅。

    看这时唐僧。原文:,慌得三藏高叫:“陛下,赦贫僧一时。我那个徒弟,自从归教,历历有功,今日冲撞国师,死在油锅之内,奈何先死者为神,我贫僧怎敢贪生!正是天下官员也管着天下百姓,陛下若教臣死,臣岂敢不死?只望宽恩,赐我半盏凉浆水饭,三张纸马,容到油锅边,烧此一陌纸,也表我师徒一念,那时再领罪也。”

    可以看出唐僧也是以为孙悟空真的死了,他居然慈悲起来了给国王说要替孙悟空做法事,很明显唐僧借口去做法事,就是八戒沙悟净先下油锅。

    看八戒说什么,原文:八戒听见道:“师父,不是这般祝了。沙和尚,你替我奠浆饭,等我祷。”

    八戒看穿了唐僧的那点心思,八戒这话的意思就是师傅你别做猴子一个人的法事了,你干脆把你三个徒弟的法事都做了的了,要指望你这个师傅救命那算是完了。看后文

    原文: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

    这两师兄弟蛮搞笑,看八戒骂的多毒。

    原文:监斩官恐怕虚诳朝廷,却又奏道:“死是死了,只是日期犯凶,小和尚来显魂哩。”行者闻言大怒,跳出锅来,揩了油腻,穿上衣服,掣出棒,挝过监斩官,着头一下打做了肉团,道:“我显甚么魂哩!”

    这时猴子本来装死,又被八戒骂“活”了,此时一个监斩官说猴子是死了还魂。猴子火帽三丈直接一棒子把监斩官打死了。

    值得注意的是猴子打死监斩官。

    猴子是不打好人的。在分析监斩官说这话意味着什么?明明是个活人却直接对国王说猴子是还魂,国王要是真认为猴子是还魂,那猴子就是输了,八戒就继续下油锅。所以这个监斩官不是个好东西,可能是和三个妖怪一伙的人。

    这里还值得注意的是唐僧。猴子是嫉恶如仇,以暴制暴。

    而唐僧呢?唐僧是最喜欢JJYY和念紧箍咒的,此时看见猴子打死一个凡人却什么都没说?怎么不念紧箍咒了?

    为什么呢?因为猴子如果是还魂,八戒就继续下油锅,八戒死了,接着是沙僧下油锅,沙僧完了再接着就是唐僧他自己下油锅,所以猴子装死没吓到八戒但吓到唐僧了。

    虽说这里道士的首领是妖怪,也就僧和假道士的过节,实际上也是佛道大战的缩影,孙悟空对国王说过这样一句话:三教合一,养育人才,才能保江山永固。

    如果佛家代表外族,道家代表本家,三教合一代表什么?不就是代表统一吗。

    原文: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对君臣僧俗人说道:“这些和尚实是老孙放了,车辆是老孙运转双关穿夹脊,捽碎了,那两个妖道也是老孙打死了。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为什么猴子能说出这样的大道理,因为从目前状况来看,他们三师兄弟就是被天庭赶走的人才。

    其实这次遭遇妖怪的最后一段,作者故意设计了一个小情节,暴漏了4个人的人品。

    就用粗说吧,猴子下油锅时耍他们,变成了铁钉装死了。这时候国王要他们继续下油锅。唐僧以为猴子死了,哭的一塌糊涂,说什么师徒情深,非要替徒弟做法事,搞的像他多仁慈一样,他就在那做法事,八戒沙僧就倒霉了,接着去下油锅。

    八戒说了一句,你们就别做一猴子一个人的法事,干脆把我的法事也做了。八戒这句话其实很重。隐晦意思:恩悟空死了你做法事,那不就说为了让我们先去下油锅。不是看着我们去死?

    此时唐僧面对八戒一点反应都没,他不圣僧吗?他不是师傅吗?他怎么不去把八戒换回来,大徒弟死了,再看着二徒弟去死?

    其实八戒很聪明,知道他坚持做法事就是不想先去下油锅。

    八戒也明白,指望他个坑货那是有多少条命都是不够死的。

    八戒既没有挣扎,也没有争辩,从容的奔向油锅,因为他知道猴子只是在耍他们而已,根本没有死。

    八戒也很清楚,指望唐僧还不如想办法把猴子逼出来。

    所以八戒快进油锅时没有骂唐僧沙僧,而是大骂猴子,比以往骂的毒多了,骂猴子到处惹事,死了活该,断子绝孙都是活该。气的猴子利马从锅里跳出来了,面对八戒骂的这么毒也没打他。机油毕竟是机友,只是回骂他。

    猴子跳出来后八戒就自然得救了,所有的包袱自然由猴子去接着抗了。看此时唐僧说:哎悟空吓死师傅了,师傅还以为你死了。

    恩悟空死了你就做法事,你唐僧就眼看着八戒去死无动于衷。

    沙僧也假:我就知道大师兄没死。

    很明显,真正知道孙悟空没死的只有猪八戒。

    悟空跳出来后打死了那个监斩官。因为监斩官污蔑说悟空已经死了还魂。

    悟空一棒子打死他,很明显监斩官不是什么好人,睁着眼睛说瞎话。

    而唐僧此时呢?怎么不像三打白骨精时念咒了?不赶孙悟空走了?装作没看见?只字不提?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怕现在猴子走了,或者又变没了,因为那样唐僧他就得死。

    当初打死白骨精时唐僧之所以敢赶走孙悟空,那是因为白骨精死了,他唐僧是安全的,方才敢牛哄哄的赶走孙悟空。

    补充一点,唐僧知道他有满天神佛庇护,唐僧没那么容易死,他却不去赌一把,堵神佛来救他,而是看着八戒去送人头。

    可见唐僧有多自私。又是多狡猾,还把自己掩饰的很仁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