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些真正含义
繁体版

第一章 太上老君

    原以为吴承恩所著《西游记》尊佛贬道,细读之后发现其中隐晦之意正好相反。

    故列出以下几点:

    主人公孙悟空真正的师傅,菩提祖师。

    2.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后。醉酒,走“错路”来到离恨天兜率宫,这离恨天是三十三重天,孙悟空平时想来都来不了,而此时却走错路来此。

    孙悟空进入炼丹房,“正好”丹房里空无一人,(老君身边的童子后来下界为金银大王,都能把孙悟空折腾个半死)孙悟空有幸偷吃了老君炼的五壶金丹,吃了这五壶金丹后,孙悟空恰恰有了金刚不坏之身。致使后来天庭弄不死他。

    3.老君练就了孙悟空的眼疾“火眼金睛”,在收服悟空时是观音要出手了。老君怕猴子被观音所伤,有怕别人嘲笑天庭无人,连孙悟空都制服不了,这才用金刚琢抢先出手。也就是说老君其实是可以收服孙悟空的,一直没出手。

    偷吃了他的丹,他也没想真把悟空怎么样,没有用任何法宝对付猴子,而是放他跑了。

    就连后来悟空被抓来,孙悟空被困,老君跑去跟玉帝说他能把用八卦炉把孙悟空体内的金丹炼出来破掉他的金刚不坏之身。

    带老君把孙悟空领回来,居然是先给猴子松了绑再丢进炉子里炼了49天,炉子的八卦位中有巽位,也就是风位,就那个位置没有火只有烟。

    老君又是将猴子松绑后才丢进炉子里,巽位无火,猴子肯定会自然的躲巽位,从而被烟熏出眼疾“火眼金睛”。所以火眼金睛根本是必然会产生的。这跟老君在玉帝面前说的文武火烧出丹来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而是用风带烟熏出了猴子的眼疾火眼金睛,猴子出来后,砸了老君的炉子,老君还是没有把孙悟空怎么样。

    总结:老君给了孙悟空不死之身,让他死不了。

    给了他火眼金睛,让他日后能识妖

    还有一点孙悟空在天宫闹的那么欢,道家真正大仙都没出手,例如三清四御五老之类的人,就连六司七元级别的也没几个出手。

    反而积极的人是佛家,如来耍了一番手段后还颇觉的有成就感。把孙悟空压了500年,逼他入佛门,去西天取经。

    确实也教诲了他不少善念,但总觉的这有点逼他的感觉。

    不像菩提,从不逼他,一样让孙悟空乖乖听话。俗话说出家人不打诳语,那如来,观音,唐僧是怎么把紧箍带到孙悟空头上的。

    说什么出家人不打诳语,整部西游,出家人一直在打诳语。而道家的人一直让孙悟空尽量顺其自然,因为他是天地灵气而生,道家讲究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只教他本领,再略指引一下他,例如菩提,太白,老君。都没有逼迫过他。

    这就是为什么孙悟空在大闹天空时无人能挡。到后来西天的路上经常斗不赢妖怪的真正原因。

    前期道家的人都在放水,孙悟空无意走到离恨天。猴子去了炼丹房正好有5壶金丹吃了有金刚不坏之身,而丹房里正好没有一人看守,都被老君拉去听他与燃灯论道去了,这明显是老君故意安排的。从老君身边人物妖物的能力来看,他要收服孙悟空,不费吹灰之力。

    特别是原著里提到三清,既然孙悟空的本领是菩提教的,难道三清就破解不了了?

    从头到尾三清太白都没真正出过手。

    真正出手的只有如来。

    前期玉帝就是个妄自尊大昏君的形象

    哪里看出玉帝妄自尊大,猴子出生时两眼带金光射到天宫,玉帝直接小看他,无视他。

    后把猴子调去守蟠桃园?猴子最喜欢吃桃了让猴子看守桃园?那不就如同把狼丢到羊群里去,引诱他犯罪。

    猴子大闹天空时,玉帝连派谁制服猴子都运用不好,连用二郎神都是观音给的提示。

    那玉帝动不动就说要灭了孙悟空,两次都是太白求情改为招安。

    一次是弼马温,另一次是虚名的齐天大圣,太白看似骗了孙悟空两次,实际是替孙悟空求情,委曲求全。

    所以孙悟空由始至终从没记恨太白,知道太白是好心。

    幽默的是无论他怎么对太白无礼和不知好歹。太白也没发过火。

    某个程度上来说太白忽悠了孙悟空两次,孙悟空都没对着他闹什么,总是对着玉帝闹。

    说明孙悟空天地灵气所生,嫉恶如仇,无论妖人神,孙悟空天生能辨善恶。

    孙悟空对玉帝说了一句最经典的话就是“玉帝天天换,明年到我家”意思就是谁有本领谁来坐玉帝位置,凭什么玉帝他老人家一直坐在那。

    所以原著里第一回最后一句说打破顽空须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