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开始的诸天之旅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一章 年关将近

    年关将近,万事收尾。扬州府依旧繁荣昌盛。

    几家乱嚼舌头的盐商被林曜除去,本来应该影响很大,波及无数。

    手握大义的林如海拉一批打一批,带着屈服的盐商协同巡盐御史衙门接管了那几家的盐务。

    因此市面上虽有小有波澜,但大体上依旧是太平盛世。

    非但如此,这几家盐商吃下了林如海的好处,哪怕只是暂时的,里面的利益也是很庞大的。

    他们也不得不有所表示,暂且服从林如海的命令。

    又逢年关,所以那几家盐商大把银子挥洒出去,带动着整个扬州城GDP的增长,使得扬州城大小商贩都跟着受益。

    周边的贩夫走卒,也跟着过了一个肥年。

    在古代可以称得上是盛世景象。

    原本那些人还在嘲笑林如海的不自量力,竟敢只身来到这里从他们身上割肉。

    在淮扬这边的官场,林如海称得上孤身一人,无数勾结起来的钱权利益集团,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要不是顾忌远在神京的当朝皇帝,再加上皇帝与太上皇的斗争还没到最激烈的时候,林如海也撑不到黛玉十二岁左右。

    但是这些权贵手下的白手套哪知道挂逼的厉害,根本不是他们能想象到的。

    林如海有了林曜的帮助后,堪称有钱有决定性的力量。

    发展势力不用动盐税的钱,无欲则刚,几乎可以说无人节制。

    重金之下,再加上权力的帮助,很快就拉一批全新的人马出来威慑盐商的小手段。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林如海已经在扬州城站稳脚跟,攻守易形。

    东关大街北,一间最新装修的书屋。

    这里已经被林曜花费银子买了过来。不仅如此,原本经营不善的前坊主何远平,还被林曜请成了管事。

    这书屋林曜并不准备赚钱,只要能自负盈亏就可以了。

    他的最初目的只是想满足黛玉与香菱的愿望。

    这两个小丫头看的书多了,异想天开的就想通过文化来激发人民的思考。

    小黛玉、香菱二人在旁边看着林曜给何远平画大饼,比如成为遍布全国书屋的掌陀人。

    她们觉得那个何掌柜频频点头称是,肯定吃撑了。

    林曜又交给何远平一卷纸稿,并为书屋取名为“三味书屋”。

    这名字原本是前世一个私塾名,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含义。

    其实也蕴含着他的期盼,希望这书屋真的能像鲁迅先生所在的私塾那样,孕育出这一位文学大家。

    等林曜忙完后,小黛玉看着林曜笑道:“曜哥哥,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林曜揉了揉小可爱的柔顺的头发,无奈道:“明明是你们起的主意,怎么这时候又迷茫了。”

    “公子,你给那掌柜的是我与黛玉妹妹一起誊写出来的那本志怪吗?”

    香菱有些羞红脸的问道。她们感觉自己两个小女孩家胡乱写的东西,要印刷出去给别人看,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写的这么一般,如果没有人看的话,岂不是让公子亏损很多钱银。”

    “是啊,要不曜哥哥印刷其它那些精彩的文章吧。”

    小黛玉也附和道。

    林曜看着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的两人,又想起他们在家里的信誓旦旦,一副要引领时代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没事,文笔总会成长的,等你们积累一定名声后,也可以像那些女诗人那样青史留名,这可是好事啊。”

    “更何况你们不相信我的钞能力吗?白菜价印出去免费赠送给别人都能印一辈子。这是你们结合新思想的思考出来的故事,只要有人看就不吃亏。”

    听闻此言,黛玉与香菱二人看着林曜一脸“我不差钱”的豪气,满脸无语,不再多言。

    其实宣传方面的事情,岂是几个银子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事关话语权,前世的鹰酱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这方面的重要性。

    林曜在这方面,就已经做好了要一直亏损的准备。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用各种百姓所需的物资换取大把银子去补贴,用来兼并扩大。

    之所以他没有直接用银子去,因为大量的钱对百姓无益,牵一发而动全身。

    用经济上的说法就是导致百姓手中的钱不值钱,会减少他们本就微薄的财产。

    三人带着林如海安排的护卫随从的人,也没有乘车,直接步行来到东关街。

    看着门可罗雀的酒楼,林曜并无意外。

    他牵着小黛玉的手,对着身旁的。负责帮林如海处理杂事的李管家道。

    “这座从盐商那里弄来酒楼,准备妥当了没有?”

    能混盐商的,生意自然不会只满足于单一的盐业。就像那些商业巨头获得拥有庞大资本后,会插手各行各业一样。

    除了盐业外,各家都有涉猎其它赚钱的行当。

    比如戏院,酒楼,船坞,当铺,车行这些行业,尤其是后三种,堪称古代暴利行业。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句话就形容说明这些行业里面的水很深,也很暴利,毕竟经常两头通吃。

    这些营生如今大都被向林如海靠拢的几家所吞下,当然他们也不是白嫖的,也要付给盐院衙门一大笔银子。

    不过对于这些富的流油的盐商来说,皇帝最想要的银子是他们拥有的最不值钱的东西。

    要不是利益纠葛,早就被当权者当做肥猪宰杀了。

    这香满楼在扬州城。乃至整个江南,都颇有名声。

    江南风味做得极为正宗。

    如今拥有这香满楼的盐商陈家已经被林曜不讲武德的方式,当做杀鸡儆猴的鸡铲除掉了。

    再加上林如海的跟进,完成了财产的吞并。连这背后关联的势力都没反应过来,陈家瞬间就蒸发了。

    在这些人准备狗叫的时候,获得巨额收益的天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这些痛失白手套的人不敢对皇帝发作,对于林如海却暗恨不已。

    香满楼的产业,就这样被林曜买了下来,但他没有时间参与经营管理,只是负责指挥发展的方向。

    管理者是林如海派来的林家家生子,一位年近五十的林家老人。

    老成持重,且对林如海忠心耿耿。

    就听着这位林伯有些迟疑道。

    “公子,你那方法,果真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