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有心
繁体版

第39章 钢琴交流会

    钢琴系研究生考试最低标准之一是能熟练弹奏肖斯特24首练习曲,可见要求之高。

    钢琴研究生毕业在前世就能称为钢琴家了。

    这世却只能称为准钢琴家,只有开过演奏会得到同行的认可才会被称为钢琴家。

    这也是刘烟和苏雪儿想要尽快开演奏会的原因之一。

    钢琴家是没有等级考试,也没有资格证书考试之类的。

    以前钢琴家其实也没有划分等级的,但是要成为更高一层的钢琴大师很难很难。

    所以在钢琴家层次的钢琴家越来越多,进入大师的确寥寥无几。

    而且钢琴家在技术层次上也有高低上下之别。

    比如苏雪儿这种在过段时间新进去钢琴家领域后,和她母亲杨丹同弹一首钢琴曲就能看出差别来了。

    因此钢琴家慢慢的便有了等级区分和称呼。

    便是前面提到的初级钢琴家,中级钢琴家和高级钢琴家。

    其实钢琴家里面有一部分又叫著名钢琴家。

    它不是等级高于高级钢琴家。

    他们技术层次未必高于高级钢琴家,只是可能有著名的作品流传而著名。

    所以著名的钢琴家里面可能初、中、高级都有,不过大都是高级钢琴家,初、中级只是个别。

    所以也有人把著名钢琴家放在高级钢琴家上面,也只有著名的钢琴家才更有可能成为大师。

    说那么多其实就一句话,成为钢琴家虽然难,却不缺钢琴家,而成为钢琴大师却难之又难。

    世界上目前尚存的钢琴大师最多有双手之数,除去年龄大了弹不了的也就一手之数,可谓少之又少。

    人越来越多,大多还是魔音的学生和老师,外校的和校外的只占了一小部分。

    苏雪儿安排他们坐第三排靠中间,一二排是那些教授大佬坐的。

    时间慢慢靠近,杨丹引着国外的两名教授和四名学生进来了。

    有打招呼的,有相互打量的,有目空一切的。

    克比亚和乔菲也是著名钢琴家,一边微笑点头一边往前走,算是回应看向他们的一些人,算是简单的打招呼。

    毕竟都是绅士或者装绅士,没有人像遇见偶像般冒昧上前,认识…却不认识。

    有人打量年轻的四名学生,有好奇,有审视,也有比较。

    有些人总是想从表面来看,然后从感觉出发或推测对方是不是比自己强,都是些年轻的好胜心。

    露西,杰瑞和米雪打量了下在坐或站的人,目光多停留在年轻的学生身上。

    亚当则要么看天要么看地,看天是蔑视,意思是你们都是一群渣渣。

    看地是…嗯…看路…

    杨丹带他们坐到第一排靠中间位置,然后向早就看到了的苏雪儿招手。

    “雪儿,你和烟烟也坐下来吧,我给你介绍乔菲教授他们。”

    “杨主任,我们这儿还有两个朋友,要坐这儿陪他们,就不上前了吧,再说也不用介绍,乔菲教授和克比亚教授谁不认识。”

    对这个女儿杨丹也是没什么办法。

    在学校苏雪儿就没叫过杨丹一声妈,也不知道她是讲规矩呢还是叛逆?

    见她对后面说话的乔菲几人也转头看向苏雪儿他们。

    杨丹只好用英文介绍到:“她叫苏雪儿,是我的女儿,旁边的几人是她的朋友。”

    第一排和第三排其实很近,看到他们转过来,又听到自己母亲的介绍之后,苏雪儿也只好用英文(下面不再特意说明)笑道:

    “乔菲教授好,我很喜欢你的作品,克比亚教授好,也喜欢弹奏你的作品。

    几位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苏雪儿感觉礼貌社交是真的心累。

    中间空隙比较大,他们也没有起来的意思,不然可能还得握手麻烦死了。

    是我妈跟你们熟,我跟你们可不熟。

    ……

    “你的女儿很漂亮,很像年轻时候的你,”克比亚转身回来对杨丹说到。

    “你是说杨丹已经老了吗,克比亚?”乔菲接到。

    “哦,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们都很漂亮。”

    克比亚有点无语,这个都能抓住不放,这个女人还真是…

    “谢谢,不过很任性。”

    想到女儿杨丹有些许的无奈。

    “这是个性,年轻人都这样。”

    ………

    时间越来越近,人也越来越多,渐渐的演奏厅坐得满满当当,门边过道也站了些人,真恨不能来早几分钟。

    杨丹示意旁边一直准备着的钢琴系老师,充当零时主持人的于中明上台。

    “首先我们欢迎远道而来的乔菲教授,克比亚教授和他们的学生,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主持人的开场中规中矩,欢迎客人是应该的。

    接下来是钢琴界的中西交流会了。

    也是中西较量。

    杨丹的目的就是要让钢琴系的学生,尤其快要毕业的研究生看看世界其他优秀的学生。

    要让他们知道世界有多大,天才有多少,他们真的微不足道,只有收起那可笑的骄傲,努力的付出才有更大的进步。

    掌声停止主持人继续。

    “现在我们有请克比亚教授上台为大家演奏他的作品《追日》。”

    “有请克比亚教授!”

    主持人又说了一句英文克比亚才起身往舞台中央的钢琴走去。

    世界近十年都没有出现一位钢琴大师,而克比亚则是最接近钢琴大师的钢琴家之一。

    也是有望五年内成为钢琴大师的钢琴家之一。

    但是这需要机缘或者契机,不然一辈子也成为不了钢琴大师也很有可能。

    这种情况很多。

    所以克比亚很谦逊…

    所以克比亚才会来中国,除了杨丹的邀请外,他也是抱有侥幸的心态,毕竟那是一个总是创造奇迹的国度。

    作品《追日》是他自己写钢琴曲,虽然还没有成为世界名曲,却也流传开来。

    克比亚走到位置上坐下,整理一下衣服,闭上眼睛大概两三秒睁开,然后手快速的在琴键上舞动起来。

    琴音激昂,如奔流,如疾风,如快马。

    不,简直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寻着太阳的足迹追逐。

    没有尽头却永不停歇。

    现场的人没几个看过钢琴大师的现场演奏,觉得钢琴大师应该也不过如此。

    难怪克比亚会被誉为五年内最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人之一。

    琴音,加上他的表情和快速准确的手指,简直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