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繁体版

第496章 真假徐庶

    “我?!”

    张燕听说徐庶让自己护送李休返回汉中,当即满脸的不情愿。

    这一路去关中,到处都是龙潭虎穴,张燕是顶不愿意去。

    而且张燕好歹也是艾先生的手下之一,之前艾先生给马超、陈群、司马懿等人讲课的时候他并没有听到,但之后经过陈群转述此事,他觉得艾先生说的大有道理,再回想之前艾先生的名单上被艾先生偶尔提到又被划掉的甄宓,张燕似乎感觉到自己掌握到了一件能名留青史的大事。

    他认为,说不定这个甄宓能在未来攻破冀州的战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只是艾先生跟徐将军有了些矛盾,他一直不愿意将此人告诉徐将军,要是我能将此事做好,就是从穿越者的身上挖出了历史的脉络,等我老了之后也能跟人好好说道一番。

    所以,他很不情愿。

    “不情愿就不情愿呗,徐将军也没说非你不可啊。”徐和苦笑道,“何必如此,徐将军什么时候逼过咱们。”

    “啊?”这下张燕更好奇了,他揪着头发傻乎乎地问道,“那个啥,徐将军还叫什么人了?”

    徐和如实回答道:

    “徐将军的原话是问问你和孔文举谁有空谁去,要是二位都没空,就说都没空,让李休自己回去便是了,要是二位都有空,那就一起去,反正都能商量,徐将军也不是按着大家一定要作甚的莽撞人。”

    “啊这?”张燕虽然为不用自己硬去而庆幸,可一听说除了自己之外的人选居然是孔融,他顿时有点摸不到头脑。

    我跟孔文举很像吗?

    我俩有啥共同点吗?

    为啥不是我就是他啊?

    “呃,不知道啊,是不是徐将军觉得现在你俩还是中郎将,想给你们几个立功的机会啊?总不会是觉得你们特别闲,所以……”

    “我哪里闲了?”张燕委屈地翻身起来,不满地道,“行啊,不行去就去呗。我不怕吃苦,只怕不能立功,护送李休又算不上什么太大的功劳,所以我不想去。”

    “张兄为什么这么着急立功啊?”徐和好奇地问。

    “你说为什么啊?”张燕叹道,“我又不是你们这些徐将军的元从,之前作战也没有立下什么泼天功劳,我想拼个大功封妻荫子,然后……要是封侯有了食邑,我就把当年跟着我的兄弟们全都安置好,当年我在牛角大哥的灵前发过誓要好好对他们,我一日都没有忘记。”

    徐和讶然,他倒是万万没想到张燕居然还有这样的念头。

    张燕当年还叫褚燕,跟随黄巾大帅张牛角混生活,因为张牛角对他极好,在张牛角死后,他改名为张燕,继承了张牛角的部曲,以“飞燕”这个外号作为自己的字,很得人心。

    在包括徐和在内的众人都尽量洗刷自己黄巾身份的时候,张燕却毫不避讳黄巾的出身,甚至厮杀到兴起的时候,还要特意将黄巾蒙在头上,仿佛能一下收到来自黄天的力量。

    他一直盼着能立功封侯,倒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让这些年苦苦跟随他的那些兄弟们日后能衣食无忧,起码在张燕的封地里,这些兄弟绝不会被人欺负。

    徐和听得眼睛一热,低声道:

    “飞燕兄,我若是你,就答应下来。”

    “呃,为何?”

    徐和犹豫一番,对这位同样出身黄巾的豪帅说了句实话:

    “我从徐将军起兵的时候就一路跟随,徐将军用人之法我还是能略懂一二。

    我看此番遣人护送远赴关中,必然是有些道理,这怕是要对关中的曹操用兵!”

    “啊!还有这种好事?”张燕大吃一惊,赶紧抓住徐和的手臂,低声问道,“当真?”

    徐和苦笑道:

    “我只是猜测——我跟随徐将军这么久,还没有见过徐将军就是按部就班做什么事。

    现在大家都说徐将军要全力围攻冀州给大汉纯臣***报仇雪恨,可咱们都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哪有半分纯臣可言?徐将军怎么可能会帮他报仇?

    现在听说袁绍病了,冀州上下哀声一片,此时若是进攻,只怕冀州上下齐心,没有两三年根本不可能建功。

    徐将军一贯不喜欢用这种笨办法,他早晚要对关中动手,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李休到来,徐将军居然一直听从艾畜摆布,那就说明他应该有所图谋。

    飞燕兄,此事定要交给你才是啊。”

    张燕的心怦怦直跳,略带紧张地看着徐和,颤声道:

    “也就是说,此番我要为先锋入关中?”

    “怕是如此啊,不过这也只是末将愚见,至于究竟如何,末将实在不敢妄下定论。”

    张燕一直觉得自己是太行大盗,有发挥也是在太行,在冀州大战中,他要痛击袁绍,为曾经的兄弟们报仇雪恨,难道真要去关中?

    他目光呆滞地想了许久,突然伸出双手在脸上猛地拍了拍,大声道:

    “算了,思虑这么多作甚?徐将军让我去,那是看得起我张燕,拈轻怕重,算什么英雄!”

    不过,张燕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要不……找孔融问问,问问他去不去?

    张燕刚生出这个念头,就立刻把念头抛到脑后。

    真是的,瞻前顾后作甚,我不是徐将军的亲信,难得担当重任更是不能瞻前顾后。

    我要为兄弟们打出个出身,刀山火海,此事我都要做好。

    只是……

    我一个山贼、孔尚书一个大儒,我们两个人同去能做啥呢?

    “要是孔尚书也去,我俩一个正使,一个副使,那到底谁正谁副啊?还是这路途不远,不用分什么正副?”

    “这个,徐将军倒是也说过。”徐和正色道,“将军说,若是二位都应下了,那就以张将军为正使者!”

    张燕:……

    我?

    我在孔融之上?

    两天后,徐庶亲自送马超出发向北。

    天子现在加马超为并州牧、镇北将军、假节,还以庞德为度辽将军,可谓是将并州的军政大权全都交给了马超处置,艾先生的学生司马懿则被马超任命为参军,现在跟随在马超身边帮马超处理大小诸事,算是弥补一下马超军在军略上的不足。

    徐庶本来应该亲自骑马跟马超走一段,然后好好聊聊闲话以彰显徐庶的诚意,可这些日子徐庶积劳成疾又感染了风寒,只好坐在车中,只有在黄河边上才拖着病体,由徐和等亲信护卫扶着,与马超一起渡河。

    马超对徐庶非常尊敬,亲自扶着这位比他没大几岁的少年将军来到黄河边,只由几个亲信跟随小声聊了许久闲话,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告辞。

    李休也在送马超的队伍中,见朝中众多大儒都来护送马超,心中多少有些羡慕。

    他本来以为孔融、张燕护送自己的排场就已经很大了,可看看马超这,这才是朝廷依仗的重臣。

    这也是,袁绍失去了并州,邯郸门户大开,之后徐元直仿若强秦一般居高临下进攻邯郸,袁绍势必不能容忍。

    之后他们会在并州反复争夺,之后刘备兴兵北上与袁谭大战,这倒是不二之法。

    只是袁绍在河北深得人心,这一战不知道还要打多久啊。

    李休在雒阳的几天,真切感觉到雒阳繁荣和生机,之前虽然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可现在雒阳已经在逐渐恢复大汉的气象,特别是城中的新学繁荣,完全打破了之前的种种固有的认识,若是汉中张鲁治下是一片安乐宁静的地上天国,那此处便更像是一片真正有生机的人间乐土。

    嗯,之前使君每日祝祷,才有今日之光,现在师君得到了天子的封赏,之后定能镇服曹贼,还天下安乐宁静。

    他遥遥望着离开的锦马超,心中满是羡慕,不禁又怀念起天下还没有大乱时那段美丽的时光。

    这段时光过去的太久,以至于他的记忆都已经有点模糊混乱。

    哎,也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再看见这段日子了。

    孔融笑呵呵地走上前,冲李休行礼道:

    “李公,咱们是不是该上路了?”

    李休在孔融面前哪敢拿大,赶紧还礼道:

    “孔尚书唤下官子朗便是,此番还要有劳孔尚书护送,某实在是惭愧至极啊。”

    “哎,这话说的,融不过是副使,正使乃是飞燕将军。

    我等也只能护送将军进入关中,之后还要请将军自己小心了。”

    李休忙不迭道:

    “孔尚书尽管放心,我能来雒阳,自然就有办法回去。

    曹操和韩遂虽然占据雒阳,却也不能将各处尽数霸占,我等一两人倒是来去自如。

    只是……那位飞燕将军是何许人也,为何能在孔尚书之上?”

    “哎。”孔融大度地摆了摆手,笑眯眯地道,“这等事情哪里还能分个高下悬殊啊,之后咱们都是匡扶汉室的至亲之人,之后肯定要同舟共济。”

    “对对对,同舟共济!”李休肃然道,“咱们,何时出发?”

    “这就走吧!?等护卫到齐了,咱们一起去关中。”

    “好,都由孔尚书吩咐!”

    马超渡过黄河,这位少年将军端庄了许久,此刻见了驻扎在河北的故旧,还是忍不住露出小得意,炫耀着自己手上的节杖,吹嘘着自己跟天子、跟徐庶、跟众多大儒谈笑风生的美好时光。

    除了马超庞德等少数人,倒是还有不少鲜卑、匈奴人大感好奇,纷纷向去雒阳的同伴打探天子、徐庶到底生的是什么模样,到底有没有三头六臂,能不能喷火吐雾。

    几个在渡口看见徐庶的匈奴士兵纷纷说徐庶年轻儒雅,极有书卷之气,一看就与此间众人不同,这才是中原豪杰的模样。

    倒是有个匈奴少年兵嘿嘿直笑:

    “你们懂什么啊,你们完全不懂。”

    众人纷纷怒目而视,让他有屁就放,那人满脸自矜之色,也不多言,反正摇头晃脑地说徐庶跟你们想象的不一样,众人被他吊胃口吊地飞起,他却只是嘿嘿笑道:

    “你们不懂,徐将军雅量非常,可他身边捉刀之人,才是天下英雄。”

    众多匈奴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搞不懂他到底想说什么,自然少不了又是一顿辱骂。

    徐庶回去还雅量呢,谁不知道徐庶是个游侠出身,一身杀伐之气,连马孟起都畏惧他三分。

    装神弄鬼,当真可笑。

    那个匈奴小兵也不回答,径自哼着歌离开军帐。

    他心中一片清明,知道今天来送马超的那个徐庶定然是假的!

    虽然没有见过徐庶的真面目,可徐庶就不可能是这种儒雅高傲的模样,嘿嘿,看来被我发现了很大的事情啊!

    没走多远,他听见背后有个人低声道:

    “小兄弟,问你一件事!”

    他一回头,只见是马超新收的军士司马懿快步走来,不禁一阵紧张。

    “司马,司马参军!你,你刚才听见小人胡言乱语了?”

    司马懿满脸欢喜之色,他上前一步,用力抓着那个士兵的手,满脸喜悦地道:

    “适才路过,正好听到足下高论,实在是心中震撼莫名。

    足下的汉话居然说的这么好,当真厉害啊。”

    那个匈奴兵谦恭地道:

    “小的名唤刘靖,虽是南匈奴人,却自幼读汉书,颇慕大汉天威。”

    他说着,一脸炽热的看着司马懿,很想让这个年轻又有些老实本分的参军高看自己一眼。

    参军刚来并州,一定不懂很多的风俗,像我这样的匈奴人一定大有用处。

    不让我当个小卒厮杀,让我跟在他身边也是一桩好事啊!

    司马懿的眼轻轻眯成一条线,和善地道:

    “太好了,我刚来并州,什么都不懂。

    你居然有这般学识,日后我还得多多请教。”

    “不敢!”刘靖心花怒放,感觉自己人生就要到达巅峰了,“多谢参军提携!”

    “哎,什么提携不提携的!休说这话,别的以后再说,快些上路吧,我送你回老家!”

    “哇,参军也太客气了,小的日后定为参军效死!”

    “哈哈哈,笑死好!笑死好啊!”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