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那些事
繁体版

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份的熟人见面特别高兴

    看来电号码,是食品厂经理打来的,为了安全,独孤兰把汽车靠边停下,准备新年好听。电话因为响太久而停下,独孤兰只好拨打过去。电话那头传来食品厂项目经理的声音道,独孤书记,县里许局长来我们厂,他找你呢。

    独孤兰听到这话,一时反应不过来,快速的在脑海里搜索了几个来回,但想不起那一位许局长。只好对项目经理道,我这就从东篱村赶回林樟村,马上就到,你先招待好许局长哦。

    车子在人流如梭的村道上,缓慢的前行,很快就到了食品厂,一位小弟小跑着到了汽车旁,引领独孤兰到了厂里的临时办公室。

    走进临时办公室一看,项目经理正在热情的泡茶待客,茶几上还摆放着一盘水果、几盒香烟和糖果。那香烟跟糖果是这里的人,入住新房子时的必备礼品。因为厂子才准备开张,摆上这些东西是放乡随俗,而盘这水果估计就是特别招待客人的了。

    见到独孤兰走进来,项目经理与另一男子,异口同声的与独孤兰打招呼。独孤兰定睛一看,原来是县里DL局的许副局长。没想到大半年没见,竟然在这里见面。虽然交往不是特别的深,但却有一种故人相见的感觉。相互站着哈哈大笑,同时伸手拍拍对方的肩膀,说上热情客气的话。

    项目经理看着这老友相见的场面,马上弓着腰,陪着笑,倒掉本来还很浓的茶叶,再次洗杯泡茶,以示对独孤兰到来的尊重。

    许副局长今天是带队到来处理光伏并网的事,食品厂的顶棚,全部采用光伏板,这样子就互合政策要求,还能增加厂子的收入,减少工厂的用电费,真是一举多得。在这个总是电力不足的地方,能够上马这么大功率的发电项目,对于DL局来说,也是一件隆重的事,所以局里领导亲自带队,到来处理这件事。

    在热情洋益的交谈中,独孤兰知道了老同学焦集的私事,也知道了许副局长这么重视食品厂的真正原因,更明白了好久不见黄鹂老师的原因。

    正聊得热烈时,一位头着蓝色防护帽,身着工作服的中年男了,走了进来,很礼貌的对独孤兰点点头,转身对许副局长报告道,工作已完成,从并网的情况来看,每天将会增加不少的电力,应该可以减少县里不少的负荷。

    听到报告,许副局长起身,与众人辞别。项目经理特别热情的邀请吃完工作餐才走。同时伸手抓起桌面上的香烟,往许副局长手里塞。许副局长接过后放回到茶几上,转身告辞走了。

    送走了DL局的人,项目经理挽留独孤兰再喝茶,同时道,独孤书记真是个受人尊敬的人,大局长到来,别的人不找,就只找你,可见你们的交情不小。

    这酸溜溜的话,不知道是赞赏还是挖苦。独孤兰道,要是没看清楚,还记不起许副局长呢,过去匆匆见上两次面,时间已过去大半年了,差点忘记了。刚才你来电时,就想问问是那一位许局长,转念一想,反正要赶过来,见面就知道了。

    说完这几句话,独孤兰也匆匆告辞而去。到了林樟村工作室门口,只见詹英的肠粉店,还在忙。往日临近中午时,早就收摊了,此时已过了午后,吃肠粉的人还在排队。看店门前那一大片的摩托车,估计都是去东篱村赶集回来的人。

    看到这场景,独孤兰走到詹英身边道,用不用叫人帮忙,要的话说一声。詹英以为是独孤兰在打趣的推荐自己,她笑着说道,那里请得动大书记啊,你能在小店消费就是高抬小店了。独孤兰道,我说的是真的,看你们忙成这个样子,还在好多的食客在等着,不如让几位贫困户,到来打短工,帮助收拾碗筷桌面也好。

    詹英傻眼看了看一地的杂乱碗筷,轻轻的道,要是工钱不高的话,能来两个人帮忙也好。

    “工钱方面由你这老板说,打工的合意也就成了。”

    “那就参照当地打小工的日工资的八成多吧。想在这里吃上一顿也行。”

    “那好,就按照你说的,我联系美君婶、郑胜英或万秀金,反正能来两个人就行。”

    “好,我这里忙不开,就有劳独孤书记联系一下了。”詹英一边说着话,一边手脚不停的操作着肠粉的事。

    独孤兰走过工作室,与几位贫困户联系起来,她们最关心的就是工钱的事,其次是劳动时间。当得知是临时的后,她们反而哈哈一笑道,就是没工钱,去帮忙也是应该的,都乡里乡亲的,何必说得那么复杂呢。

    有了帮手,詹英的肠粉店动作快多了,独孤兰终于等到一份可口的肠粉,正在自己工作室里美美的吃着,电话又响起来。说实在的,在这近二年里,最怕的是电话突然响起,不是问题来了就是有处理不了的事。这个时候不让人安心吃饭,还来电话,肯定没好果子的。独孤兰一接听,却发现,这一次猜错了。是单位里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一位年青人的声音,根本就听不出是谁,年青人道,独孤叔!我是局里办公室的小蚁。现在通知你,领导想听你汇报扶贫工作的情况,就在今天下午,领导们有空,你看能不能赶到?

    客气的背后是硬性要求的。独孤兰边听电话边看挂在墙上的时钟,此时已是中午一点多了,赶路最快也要两个钟多一点,也就是三点半可能赶到。独孤兰心里计算明白,对着电话道,如果三点半到的话,能否赶上呢?得到肯定答复后,独孤兰顾不上再吃饭了,提起公文包,向着汽车小跑而去。

    詹英她们看着独孤兰那急匆匆的样子,想要打招呼,话都没来得及出口,人已跑远了,只是从独孤兰身后飞来一句“我回北周市去啦”。

    郑胜英她们本来要打招呼的话,马上变为说笑:

    “你们看独孤书记要回家,高兴得跑得飞快。”

    “好几个月不见老婆,他能不高兴吗。说不定人家在家里等急了。”

    “那还用说,几个月下来,都是急死人的。”

    “哈哈,看来你是经历过的人,深有感触啊。”

    “切,说书记怎么说成我来了。”

    “都别说了,赶紧干活吧,要不然老板娘会生气的。”

    “我不会生气的,你们要浪就去浪好了,反正不浪都快没机会了。”

    “就是,应该都是没机会浪的了。当今社会,谁看得起我们这些老太婆的。男人要找都是找那些二十来岁的。”

    “在这林樟村,想浪也没地方浪的。还是好好干,争取吃上詹老板一碗肠粉才实在。”

    因为有这群中老年妇女在说着打情骂俏的话,害得一些男人吃完了肠粉总是迟迟不肯离开,占着坐位慢慢揭着牙蓬,那眼睛却瞪瞪的看着她们,看得眼珠子差点掉下来。那被牙签撬开的嘴巴,或许是自然的张开的,口水总是要掉下来。

    独孤兰的汽车,在热得起烟的村道上,急急的前进,向着高速公路口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