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常春
繁体版

第六十六章 先天一炁(二)

    “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实际上就是先天一炁。先天一炁是天地阴阳混一,就是玄牝之门的玄关,玄关里养的是自然之光。天地用乾坤两个卦表示,元精发动是坎离相交,变成乾坤两卦,人的身体就融入了天地的灵能。”

    先天一炁本是虚无的能量,《易经》的原文来讲先天一炁,讲这个原理,先天一炁是元神的光,是人的自然天性,自然心灵。

    “借着天地讲虚无的大道,有了天、有了地,天上是曰、月、星、辰四象、地下是水、火、山、石、土五行,四象五行就在玄关里。故曰:地辟于丑,是丑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虚无的天地阴阳能量合一,就有了万物的诞生。”

    “道经上表面上讲的是天地,但说的却不是天地,说的是虚无的道体,用乾坤两卦,用大哉、至哉说道体,借天地说虚无的道体。我们人体的穴位和日、月、星、辰的光是有关系的,人体也有日、月、星,人体的内天地和天光是一体的。先天一炁的光里,就含着日、月、星、辰的光。”

    “天清地爽,阴阳交合,正为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时。子时生天,丑时生地,寅时生人,讲的是太极玄关里头的光,代表的是虚无的体,是借着有形的天地,说虚无的体,玄关里的光包含了四象五行。之前不是问紫微神术中,各大星耀对人体是如何影响的么?等你进了先天之境,截取那先天一炁后,自己再去慢慢体会吧!”

    程道默默的回忆着当时老者跟他谈论的原理。后天也好,先天也罢,终究是肉体衍生后的产物。而肉体的本质就是那先天一炁的演化,抓住它,就抓住了道在人体诞生时的规律源头。

    释家有言,为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想来也是一个道理。

    感受着不停涌入体内的澎湃能量,要想成功截取道先天一炁,必须的在肉身能量与精神能量都最饱和的那一刻才行,不过那时候如果稍微控制不好火候,极容易爆体而亡。

    所谓富贵险中求,成仙之道本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程道咬了咬牙,拼了,心中开始默念法决。

    静观入定贵守中。一阳震动周身通,采药归炉养丹体,功圆行满大道成。

    一阳来复,就是人的真情动,这个名目就是人身的活子时,这个真情就是坎卦内中一阳初动。懂得修道的人,提正念诀不思淫,采先天之气,名曰采药。采药必须归炉煅炼,此即采小药归炉。

    遇真阳动即运小周天,自尾闾过夹脊到玉枕到昆仑顶再到泥丸宫。泥丸即上丹田,内有人的真性。将人的真阳之气运到上丹田,这正是取坎填离性命双修之功。由泥丸化为甘露,用舌抵上腭法接下,送至下丹田炉内温养。

    内火相乘,胎息凝神,三阳开路,先天在即。

    一个时辰后,石鼎下的柴木早已熄灭,但石鼎中的灵药汤液却冒着白烟,汤水一半深红,一半苍蓝,不停的缓慢旋转着。

    胎息状态下的程道,只感觉自己宛如在母亲的怀抱中,恍恍惚惚,迷迷茫茫,周围仿佛都是纯白色的光。光是如此的柔和,可接触后,又能感觉到是那样的汹涌澎湃。

    此时程道下丹田炉内随着水火两种能量不停的冲击,相克之中逐渐有了相生的倾向。

    直到肉身完全进入先天境界的那个瞬间,正是肉身能量与精神能量都最饱和的那一刻,程道猛然睁开眼睛,双目之中,一点玄黄显现。

    一点玄黄照八方,

    好似丹台赏月光。

    月藏玉兔日藏乌,

    先天仅在体中藏。

    程道福灵心至,趁着先天一炁出现的瞬间。以其为元炁,安入在下丹田中,融合肉身与精气神的转化,一步迈入先天境。

    此时程道体内已经膨胀到极致的后天之炁,通过下丹田的元炁转换,逐渐压缩,然后转化为先天之炁。

    石鼎中的能量不停的涌入程道的肉身中,可其身体上通红的血色已经在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了下来。

    正常先天之气是通过人体的吸收,然后逐步在修炼者下丹田中元炁的作用下,逐步压缩凝结,由后天一炁结成先天之炁。

    但程道的元炁根源,是以自身先天一炁为根本,在整个压缩排杂的过程中,更是能自动形成最适合自身的极限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