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灵杀人录
繁体版

第五章 镜灵的传说

    陈浩坐在桌前,拿起笔,在笔记本上推断着案情。

    周若雷回来了,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局长可真好糊弄,一听说是镜灵干的,他也不敢再催我了。”

    “师父,你是不是也相信和府的失踪案跟镜灵有关?”

    周若雷点了点头:“和家供养镜灵,在箐门城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老一辈人都知道。”

    “你是说和二爷在家中供养镜灵,献祭了和善财跟管家,所以他们消失了?”

    “不然呢?你有什么理由能解释和善财跟管家的失踪?”

    “荒谬。”陈浩想不到自己的师父竟然这么迷信:“师父,你是一个警察,怎么能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周若雷不再说什么,径直走到座上坐了下来,脱下警帽,拿起茶杯喝起茶来。

    陈浩脸色一正:“虽然暂时还没找到什么线索,但我怀疑这一切就是和府使的障眼法,师父,咱们警察查案可不能被封建迷信那一套给带偏了啊。”

    陈浩说着说着,竟有些失落,都民国了,全国都在提倡新思想,打倒封建迷信,没想到自己一直视为榜样的师父,竟然会说出这种话。

    陈浩有些感慨,感慨箐门这样的小县城何时能真正的脱离封建王朝的那一套思想。

    “师父,咱们的档案里,有没有什么关于镜灵的资料?”

    周若雷放下茶杯:“以前只听说和府供养镜灵,但是谁也没看见过,我当警察这么多年了,像和府这失踪案也是头次一次发生。”

    “和府的案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真像坊间传言是镜灵所为,要么,就是和府自己搞的鬼。”

    周若雷好奇的看着他,期待他接下来的话。

    “有没有这种可能,和二爷也像你一样相信镜灵的传说,为了给自己延年益寿,给和家招财进宝,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和管家?”

    周若雷赶忙跑过来一把捂住他的嘴:“无凭无据,这话可不能乱说,和二爷可是箐门的大善人。”

    陈浩拉开他的手说道:“是人就都有两面性,你看到他光鲜的背后,说不定藏着见不得人的一面。”

    见周若雷不置可否的样子,陈浩又继续说道:“这几天我在城里转悠过了,奇怪的是,没找到之前卖梅子汤给我的那个人,我问过医生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那梅子汤里肯定是下药了,就是冲我来的,而且肯定跟这事有关系。”

    “那你是不是也怀疑她跟和二爷联手制造了这两起失踪的假象?”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得了吧,不愧是学什么心理学的,见了谁都觉得可疑,你呀,都快被外国人那一套给整得忘了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说啊,有时候你还真不得不信。”

    接连莫名其妙的失踪了两人,再加上一直以来和府供养镜灵的传言,和府的下人们忧心忡忡,都担心下一个失踪的会不会是自己。

    过了好几日,管家还是没找到,和府的下人于是告病的告病,请假的请假,离开了一大半。

    箐门城中的传言愈来愈甚:和二爷为了守住家业,在家中供奉镜灵招财求福,将自己的儿子和管家献祭给了镜灵。

    箐门本就不大,一时间传言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箐门自古以来就有镜灵的传说。

    镜子,古时候的人用来镇宅,能招财进宝,驱魔辟邪,能照出真相,传说以前箐门有个县官,凶狠贪婪,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于是有人拿了一面镜子送给县官,没想到县官被镜子一照,立马现形,原来竟是头蠢得不能再蠢的猪。

    对于这些传说,陈浩打小就听老人讲过。

    而箐门城中流传最多的一个传说是,大户人家为延年益寿、守住家业,会在家里供奉镜灵。

    传得最多的,就是和府。

    有些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就像这个世道一样,真真假假,谁又能分得清呢?

    难不成真如坊间传言一样,是镜灵?陈浩坐在警局,用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推断着。

    翻找了大半天的资料,也没什么收获,陈浩抓了抓脑袋,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急匆匆走出警局,赶到张晓雪家。

    张晓雪家里的下人自然认识陈浩,老远远的看见陈浩走过来,知道是来找张晓雪的,便赶忙进去通知了。

    过了好一会,张晓雪出来了,似乎是在房中精心打扮过,看上去愈发漂亮,走到陈浩面前转了两圈:“耗子,我这身打扮好看吗?”

    陈浩看得有些心动,忘了刚刚急切的心情,慢悠悠的说道:“这是我认识你以来,你最好看的一次!”

    张晓雪害羞的低下了头,喃喃问道:“耗子,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陈浩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有事来找她的,急忙问道:“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去听的那个说书瞎子吗,你还记得是在哪吗?”

    陈浩在国外留学多年,家乡的很多人和事都有些模糊了。

    张晓雪想了一下:“你说的那个说书又算命的瞎子?记得,好像是在桂花巷。”

    陈浩一把拉起张晓雪的手:“咱们现在就去桂花巷找他。”

    见陈浩拉着自己的手,张晓雪又惊又喜,也不问他想干什么,顺着他的脚步,边走边说:“这么多年了,不知道他还在不在那里。”

    “去看看就知道了。”

    两人穿过一条条鹅卵石小道,来到一座老旧的宅子门口,“到了,就在前面。”张晓雪指着前面的一个瞎子说道。

    陈浩顺着她手指向的地方看去,一个上了年纪的瞎子,戴着一顶黑色瓜壳帽,手中拿着一把扇子,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醒木。

    “就是他了。”张晓雪指着坐在桌前的瞎子轻轻说道。

    陈浩看着瞎子,跟小时候见到的时候相比,容貌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苍老了许多。

    瞎子桌前,除了偶尔几个孩童跑过来嬉戏打闹,并没有什么人,看来平时生意应该不太好。

    这个战乱年代,人们为填饱肚子忙于奔波生计,箐门又是个小县城,自然没什么人有闲暇功夫来听书。

    这么多年了,他还在这说书。

    陈浩走到瞎子桌前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拖了旁边的凳子给张晓雪也坐了下来,拿出一个半开银元塞到瞎子手中:“先生,我想听镜灵的故事”

    “好勒。”瞎子掂量了下手中的银元,也不知道眼前的是什么人,出手挺阔绰的,把银元放到兜里,打开扇子扇了几下,开始讲起关于镜灵的传说来。

    “传说镜灵乃是庄蹻妻子的怨灵所化。”

    “庄蹻?”说书瞎子才刚开始讲,陈浩就已经听不懂了。

    说书瞎子顿了一下,没理他,继续缓缓说了起来。

    “话说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军庄蹻带兵攻打女儿国,那时女儿国乃是蛮荒之地,百姓从来没有见过马,看到头上戴着头盔、全副武装的人骑在高大而雄伟,长得怪怪的动物身上冲进来的时候,人们惊呆了,以为是天神下凡,纷纷让出一条道。就这样,庄蹻并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降服了女儿国。”

    “庄蹻带来的,还有一块铜镜,后来,庄蹻爱上了女儿国的公主,将铜镜送给了公主,公主从没见过铜镜,像宝贝一样爱不释手,随身携带。”

    “两人结了婚,国王便将王位传给了庄蹻,在当时,女儿国王位传女不传男,女儿国王这样做,百姓开始反对她,骂她辜负了老祖宗,女儿国王就在一片骂声中郁郁而终。

    “庄蹻派兵镇压了百姓,又陆续征服了周边的小国家,随着时间推移,庄蹻权势越来越大,公主也人老珠黄,庄蹻忘了女儿国国王让位给他的恩情,也忘了和公主曾经的诺言,开始大肆纳妾,慢慢的疏远公主,将她囚禁了起来。”

    “公主一气之下,在午夜时分,对着铜镜自尽了,血溅到了铜镜上,染红了铜镜,本来金黄的铜镜竟然变成血红色的了。

    公主为了让自己的灵魂永葆青春,好让庄蹻回心转意,死前对着铜镜施下了咒语,只要有人献祭一个男人的魂魄给她,她就会满足那人一个愿望。”

    两人听得兴致勃勃,见说书瞎子停下不说了,陈浩又拿出两个银元,放到桌上,故意弄出声音,好让瞎子听见。

    瞎子的耳朵一般都特别灵敏,说书瞎子听到桌上的银元响声,已经大概听出有多少钱,用手一把拿起放到兜里。

    瞎子放下扇子,继续说了起来:“供养镜灵,得在家中所有的屋子中都放上镜子,不到召唤镜灵时,都要用布遮上。”

    “为什么?”张晓雪好奇的问到。

    “据说凡是妖魔鬼怪都怕照镜子,见了镜子必跑,要不就用布将镜子遮住。”

    “到了深夜,拉开一块用布遮住的镜子,召唤者对着那块红色的铜镜施法召唤出镜灵,镜灵便会出现,它就能实现召唤者一个愿望,付出的代价就是要献祭一个人给镜灵。”

    “这么神奇,改天试试是不是真的。”张晓雪跃跃欲试,对于她这个乖乖女来说,书本上的东西已经让她提不起兴趣了,瞎子说的这番话,让她充满了好奇。

    陈浩在她手臂上掐了一下,张晓雪疼得转身打了一下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