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繁体版

第54章 一石稻米,不如三石麸糠

    说是不管饭,但皇帝最后还是管饭了。

    朱棣倒是不饿,他气饱了。但朱高燨大清早没吃饭就来了皇宫,肚子还饿着呢。

    皇宫的饮食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淡朴素,白米粥,腌黄瓜,加上刚出炉子还热腾腾的烧饼。

    到皇宫里蹭饭朱高燨向来从不心慈手软,狂炫了六个烧饼又牛饮了两碗米粥,看的朱棣都有些馋了。

    “你这小子是饿死鬼投胎吗,怎么这么能吃?”朱棣气的牙疼。

    他平时没少让太子,汉王以及内阁六部的官员们在皇宫里吃饭,但换谁在皇帝面前吃饭那不是小心谨慎,喝碗米粥跟喝毒药似的,哪有像朱高燨这样凶猛的。

    这小子是真不带客气一下的啊!

    “在王府吃饭我得自掏腰包,在皇宫吃饭那是公家报销,能一样吗……”朱高燨小声说道,“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能蹭一点是一点……”

    “你说什么!”朱棣勃然大怒。

    妈的,每次和这小子坐在一块吃饭,都能给他气的蛋疼!

    朱棣皱眉说道:“没事多去鸡鸣寺转转,让老和尚好好的教一下你,学一学什么叫深谋远虑,走一步看百步。”

    “那也太麻烦了吧,路太远了。”朱高燨反驳道。

    朱棣有些疑惑:“麻烦什么,鸡鸣寺就在金陵城,你走两步就到了,有什么麻烦的?”

    朱高燨愣住了:“鸡鸣寺在金陵城?不是在东莞吗?”

    “什么乱七八糟的。”朱棣有点迷。

    “我什么也没说。”朱高燨装糊涂。

    朱棣狐疑的看了他一眼,想起来正事还没说:“对了,说正事,北镇抚司那边,你要多加督促。”

    虽然他说的虎头蛇尾,但朱高燨还是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皇上是想让儿臣查一下……山东洪灾?”

    “你提的束水冲沙和黄河改道的法子确实不错,以工代赈的法子也很好,但是方案好和能不能落实,是两码子事。”朱棣略带深意的说,“赈灾救民,一斤稻米,不如三斤麸糠。但朕偏偏要让一斤稻米落实为一斤稻米,至于如何做,你来处理。”

    放眼历朝历代,朝廷赈灾,从来就没有缺少过一种人活跃当中。

    这种人,就是夺走流民们救命粮食的贪官污吏。

    他们大发国难财,朝廷下放一万石粮食,经过重重克扣,只有一百石粮食落在流民手上。

    本来朝廷发下来的粮食够蒸大米饭了,经过布政使司衙门的手后,便只剩下了厚粥。厚粥经过州府衙门的手后,便成了稀饭。稀饭被各县衙门的官吏扒了一层皮后,便只剩下了谷壳子熬的汤。然而灾区的官员上书向皇帝感恩戴德,把皇帝夸成了一朵花,皇帝也高兴了,他割肉救灾,自以为做了什么大好事,想来后世也会给他画上一笔“圣人”的标签。

    不知情的流民心中暗骂皇帝抠门,却对这些把一百石粮食送到他们手中的贪官污吏感恩戴德。

    麸糠,主要是指粮食加工后的丢弃物,包括谷壳,麦皮,茎杆,这些都是结实、抗造的纤维素成分,另外还有可能残留的米麦胚乳外层的一小撮。其中可以被人类消化吸收作为营养的,是可能残留的米麦胚乳外层的那一小撮。糠麸用来熬米汤有可能还能挤出那么一点点营养价值,如果直接像做饭一样加热然后吃,噎死、胀死以及营养不良而死的可能性要大于苟活下去。

    糠麸能吃吗?能,饿到一定程度,糠麸比易子而食要强,但是它只能充饥续命,并不能给人提供活下去的营养,最多是作为填充,缓解胃的自我消化进程。

    所以明事理的臣子,会在发生天灾后,赈灾的时候将朝廷发下来的稻米换作麸糠。因为一斤稻米,能换三斤麸糠。

    三百石麸糠,总好过一百石稻米。

    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

    换作别的人可能就默认了,然而永乐皇帝不答应。

    朱棣是在元末的混乱时代过来的,他很清楚当年他爹朱元璋为什么造反。

    至正三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朝廷拨了赈灾粮食,却被贪官污吏瓜分一空。四月初六,朱元璋的亲爹饿死,四月初九,朱元璋的大哥饿死,四月十二,朱元璋的大侄子饿死,四月廿二,朱元璋的亲娘饿死。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朱元璋说:“如此朝廷,要之何用?”

    洪武元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帝国在中原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完成了大一统的宿命。

    ……

    朱棣做事向来霸道,朝廷发了一万石稻米,那就得落实一万石稻米。

    谁敢伸手去碰朝廷对赈灾粮食,那就弄死谁。

    贪污一石粮食,杀你贪官一人!

    贪污十石粮食,杀你贪官全家!

    贪污一百石粮食,杀你贪官九族,满门抄斩!

    “儿臣明白。”朱高燨拱手应道。

    ……

    出了御书房,朱高燨去了一趟东宫。

    张颖贞与朱高燨大婚后的第二天,按规矩是要先去拜访皇后。然徐皇后病逝,朱棣未曾重新立后,后宫自然以太子妃为女眷之首,故而应当去拜访太子妃。

    太子妃姓张,与张颖贞虽同姓,背后势力却远不如英国公府,只是寻常人家。这其实也是朱棣的均衡手段,他四个儿子中,老二老三老四娶的王妃都是豪门世家出来的千金,唯独太子妃只是一个指挥使之女。

    要知道,就连太子的庶妃郭氏,都是营国公郭英之女,而太子的正妃才只是个正三品的女儿。

    ……

    入了东宫,便看到张颖贞与太子妃坐在一间亭子里闲谈,欢声笑语。

    “大嫂。”朱高燨拱手行礼。

    太子妃面相清秀,举手抬足间皆为温文柔雅,回敬道:“祁王爷来了正好,你家王妃真是个好姑娘,厚德嘉贞,壸仪懿范,回去之后你可要好好对人家。”

    “那是自然。”朱高燨浅笑道。

    “嘿,老四,你可真行,还留在老爷子那儿吃了个饭。”此时有人走了过来,正是被“好圣孙”朱瞻基搀扶着的太子爷,他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今天一大早把咱仨叫过去骂,可是给我吓死了。”

    而后,太子爷指着朱高燨,对众人笑道:“你们是不知道老四今天在御书房有多威风,腹有万千谋略神策,大显神通,说的我和老二目瞪口呆,连皇上都被震惊了。这么多年了,老四是我见到第二个有能耐让老爷子熄火的人。”

    朱高燨是太子见过的人里,第二个有能耐让朱棣熄火的人。

    而第一个,是已故的仁孝徐皇后。

    太子这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