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繁体版

第131章 咸阳之变

    “去死,等我一哈!”

    咸阳远郊一处田垄上。

    体型壮硕的去死转头望去,只见是体貌同样五大三粗的黑豕在唤自己。

    其实,无需回头,去死也知唤他的是黑(hei)豕。

    因他二人乃是左右邻居,甚为熟悉。

    “黑豕,你今日起得迟了。”

    去死扛着锄头站立原地,一边等待一边笑道。

    “是你太早了。”

    黑豕同样扛着锄头快步而来。

    “还早啊,日头都老高了,再迟就要晒到你屁股蹲了。”

    去死笑着打趣道。

    “我可去你的吧。”黑豕捧道。

    待黑豕赶上后,去死与其扛着锄头并排而行,前往地里耕作。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二人的名字有些怪异。

    其实不然。

    古代取名,看似荒诞随意,其实里面自有其道理。

    比如说这个“去死”。

    此名之意,并非是“你怎么还不去死啊”这个意思。

    这里的“去”乃是远离之意。

    所以说,“去死”的真正意思是,希望孩子身体康健,远离疾病与死亡。

    可以将其类比成“去病”、“弃疾”、“病已”等。

    至于说黑豕,则更简单了。

    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取名方式——取贱名。

    这又是为何呢?

    据说啊,民间普遍认为小孩子容易受到外界侵害,更易受到鬼怪邪祟的捉弄。

    于是,选择给孩子取恶名或贱名以此引起鬼怪邪祟的厌恶。

    没有了鬼怪的侵害,孩子便好养活了。

    因此也有种说法叫做“贱名好养活”。

    即使在今天,有些地区依然崇信这种说法。

    所以“黑豕”之名,大概就相当于有些地方的“二愣子”、“三狗子”、“大呆子”。

    除了这两种取名方式外,还有以身体特征来取名的。

    譬如,晋文公重耳,晋成公黑臀,齐桓公公子小白等。

    就说这黑臀,便是指晋成公臀部有一黑色印记。

    至于说重耳,有人则言,其实是叫“重目”也就是“重瞳”之意。

    上古时期的大舜就是重瞳者,还有楚汉之际的项羽亦为重瞳者。

    对了,据说石毅也是重瞳者。

    石昊不是,石昊是至尊骨,还给剔了。

    正所谓,重瞳已是无敌路,何须再借他人骨。

    可见,重瞳者,无敌也!

    再说一遍,重瞳可不一定是白内障。

    当然,也不只有这三类取名方式。

    还有最普罗大众一点的,就是取一些带有美好象征意味的字为名字。

    像文、成、武、吉、安等,这些名字被寄予了美好的愿景。

    即使在现在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取名备选。

    比如,秦朝就有人取名“喜”啊、“来”啊、“乐”啊之类的。

    有个神医,呃,不叫喜来乐,而是张仲景。

    “景”有大的意思。

    如《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世上能称之为“大”的人,可不多。

    像是大禹、大舜以及大羿等。

    还有封建王朝,像是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呃,这个大宋倒是有些模棱,最后还有大明。

    所以说,“景”也是一个好字。

    其实,还有一个字,也比较好,只是被后世给弄乱了。

    这个字便是——操。

    “操”为何意?

    乃是操守,德操之意。

    就比如三国名士司马徽,其字就为“德操”。

    还比如曹操。

    呃……他是真操啊!

    刘备因一孺子,几损赵云这一爱将。

    而曹操因张绣婶子,是真的损失了一员猛将啊!

    你道为何会如此?

    只因他真是操了。

    取名为操的,还有一人。

    此人便是——来操。

    这名字似乎比曹操还要直接。

    然而此人名虽直接,但却不似曹操有名,听过的人不多。

    不过,此人之子,倒是甚为有名。

    来操之子,唤为来俊臣。

    说到唐武则天时期,酷吏尤多。

    而在这么多酷吏中,来俊臣、周兴等人仍是排的上名号的。

    来俊臣最为有名的,便是其创造了一个成语。

    《新唐书·周兴传》记载:

    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

    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

    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

    俊臣曰:“善。”

    命取大瓮且炽火。

    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

    兴骇然汗,叩首服罪。

    翻译成白话就是:

    有一天呐,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

    内容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

    武则天勃然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

    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啊。

    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

    然万一查不出结果,皇帝怪罪下来,我也担待不起呀。

    这可怎么办呢?

    苦苦思索半天,他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

    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

    “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

    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

    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

    “哦,请快快指教。”

    周兴阴笑着说:

    “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事不招供呢?”

    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

    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

    然后回头对周兴说:

    “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

    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

    接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没错,这个成语便是——请君入瓮。

    其实,来俊臣并不是来操的亲生儿子。

    当然,这并不是那种狗血的结婚十六年,然后发现三个孩子全都不是自己亲生的狗血到狗血淋头的狗血事件。

    来操本身是知道这件事的。

    来操是个赌徒,与同乡蔡本结友。

    蔡本赌输了几十万,拿不出钱来,来操就以蔡本的妻子抵债。

    其妻入来操家门时已怀身孕,之后所生的孩子便是来俊臣。

    也就是说,孩子是不是我的,最起码我得有一个知情权。

    你和别人瞒着我,还替我做主,这就有些非人哉了。

    这时,我就不得不喊一声来操的名字了。

    言归正传。

    去死和黑豕二人一边走一边聊天打屁。

    黑豕突然说道:

    “嘿,去死,你听说了,最近好像出了新的农具,好像叫做什么屈原的?”

    “据说是一种犁,跟我们现在使的很不一样哩。”

    去死看了黑豕一眼,道:

    “还用听说啊?我早就从官府那里租了一件使了。”

    “还有,那叫曲辕犁,不是叫什么屈原。”

    去死说着,还纠正了一下黑豕。

    黑豕浑不在意去死的纠正,在听到去死竟已经用过了,忙问道:

    “你已经用过了?感觉怎么样?你快说说。”

    去死揉了揉鼻子,嘿嘿一笑道:

    “嘿,你还别说,这曲辕犁还真有点有的没的。”

    “之前的犁,体积大还笨重,需要两头耕牛来拉。”

    “与之相比,这个曲辕犁,就显得极为小巧轻便。”

    “而且啊,我跟你说,拉这个曲辕犁只要一头耕牛就行,特别灵活,转弯什么的都特别方便。”

    “耕地的效率提升了不止三倍呢。”

    黑豕听得大吃一惊,道:

    “这个犁只要一头耕牛就行,这么神奇的吗?”

    “而且,耕地效率还提升了三倍不止?”

    去死想着他第一次使用曲辕犁的情形,直到现在仍觉不可思议。

    他举起左手小拇指,道:

    “我骗你,我就是这个。”

    “我已经想好了,有了这个曲辕犁,以后我家在借牛,就不需要借两头了,只要借一头就够了。”

    “借两头牛也行,我和父亲一人一头,这样效率就……”

    去死说到这,又摇头否决道:

    “还是不行,真这样的话,那还得从官府那再借一副曲辕犁。”

    那就不划来了。

    而且,他家里也没那么多钱。

    黑豕听着是一阵激动,他忽然咬咬牙,道:

    “那……那之后我家也去租一副那什么曲辕犁。”

    黑豕说着,又瞅向去死道:

    “你……你可莫要诓我啊!”

    “要是到时候,曲辕犁没你说的那么好,我可就亏了。”

    去死伸出左手拍了怕黑豕的肩膀道:

    “要是我说的有一句假话,你直接来找我。”

    “我两家又是邻居,我也跑不了。”

    “我也不骗你,我自己再用完一次曲辕犁后,也是激动的睡不着觉呢。”

    黑豕听着点点头,心中又默默坚定了去租曲辕犁的决心。

    去死又笑着说了一句:

    “再说,你这头黑猪这么聪明,我能骗得了你吗?”

    黑豕竟也嘿嘿一笑,道:

    “你还别说,那倒也是哈。”

    说完,两人又一同大笑起来。

    干苦力活的时候,难得苦中作乐。

    黑豕又咂咂嘴,说道

    “如果这曲辕犁,真像你说的这么神奇,那你说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发明出来这种厉害的东西?”

    “是鲁班的几代传人吗?”

    鲁班之名,便是黑豕都听说过。

    去死看向黑豕道:

    “这你都不知道?”

    很明显,去死家比黑豕家境况要好一些,知道的东西也多那么一点。

    黑豕直接道:

    “你知道?你知道你就快说啊,反问个什么劲啊?”

    “瞅把你能的。”

    去死得意了一下,道:

    “我也是无意间听到的,好像是什么九卿什么官的,反正名字是叫赵高。”

    朝中的官员,似他们这些人并不一一熟悉。

    除非是那些名气极大,名震殊俗的,如秦始皇、李斯、蒙恬等。

    当然,即便是这些人,也都是只闻其声,未知其貌。

    黑豕喃喃道:

    “九卿啊,好大的一个官哦。”

    三公九卿,三公之下,就是九卿了呀。

    他以前还一直以为,大官都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了呢?

    没想到竟还有人思虑百姓,真是蔚为怪哉。

    黑豕想了想,又道:

    “如果曲辕犁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那我觉得朝廷还应该给他加官。”

    去死也深以为然,道: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据说赵高已经因此加封了。”

    “嗯,好像是被加封安武君,这可是个彻侯呢。”

    去死将赵高因曲辕犁而获得的赏赐为何被封为安武君给弄混淆了。

    若是他知道,赵高因曲辕犁获得的赏赐并非是安武君,而是整个市中心的豪宅和美婢……依旧会羡慕非常。

    黑豕一愣,惊道:

    “什么?武安君?”

    “这可不是什么好封号啊!”

    也许,去死和黑豕不知道如今大秦的九卿各个姓甚名谁。

    但几十年前的白起和李牧,他们却是听说过的。

    无他,只因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比蒙恬还要大。

    只有王翦能与其比肩。

    黑豕觉得发明出曲辕犁的人,不应该叫武安君。

    不是说他配不上。

    好吧,确实也不一定能配得上。

    在这里,黑豕主要想说的是,封为武安君的人,都好像无法善终。

    你看白起,秦国人屠,一代杀神,长平之战,灭赵高国运,最后却落得个自刎而死。

    又如李牧,赵国长城,长平之战后,赵国最后的,然而却被赵王因离间计杀害,自毁赵国长城。

    可见,封武安君者,大多无有好下场。

    对了,还有一位苏秦,也被封为武安君,最后被刺客刺杀。

    苏秦苏季子,合纵连横,配六国相印,等闲人也配不上。

    再者说了,发明一个曲辕犁,也不应该封为安武君吧。

    安武君从字面上来看,也应该跟“武”有关才是。

    黑豕这一点想的倒是不错。

    武安者,乃是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而誉名。

    凡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方号为“武安”。

    黑豕只觉应该给赵高换一个封号。

    去死闻听此言,也觉得有道理,刚要点头赞同,忽然又反应过来,道:

    “不是武安君,是安武君,差点被你给带氹里去了。”

    黑豕闻言,眨眨眼道:

    “武安君?安武君?这两者不差不多吗?”

    去死当即翻了一个白眼,道:

    “差不多你个毛毛,这两者能一样吗?”

    去死心想:安武君可不似武安君那般不得善终。

    获得安武君称号的,可都是不得了的人物。

    就比如……去死正想举个例子,却突然发现,历史上好像没什么人获封安武君。

    似乎赵高就是第一个封为安武君的人。

    也就是去死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原本历史模样,不然肯定是能举出一个例子来的。

    就比如说汉太祖刘邦。

    刘邦也曾被封为安武君。

    没错,就是那个开汉四百年的刘邦。

    就是那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

    也是那个得国正者,唯汉与明的大汉。

    更是那个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大汉。

    如此人物,配一个安武君岂非绰绰有余。

    且刘邦,应该是历代帝王中,对生死看得最开的一位皇帝。

    倘若有些帝王的生死观,能如刘邦一般豁达,不一味地去追寻所谓的长生不老,其成就只怕是会更上一层楼。

    譬如秦皇,譬如汉武,譬如唐宗,譬如……唐宗。

    最后的这一个唐宗,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前面三人,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皆慕长生。

    唐玄宗亦然。

    唐玄宗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则贪图享乐,追求长生。

    于是生生将“开元盛世”,如此盎然的一个盛世,消磨殆尽。

    “安史之乱”,更是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如若唐明皇晚年不慕长生,不求享乐,也不知道“开元”之后的大唐会是怎样的一个光景。

    就算不能使唐之后,无其他朝代,怕是也能突破三百年王朝定律。

    毕竟,有“安史之乱”的大唐也已有二百八十九年了。

    秦皇汉武,唐宗……唐宗,唉,权力到达顶峰者,便希望永持权柄,长生久视。

    如此一对比,刘邦的生死观简直令人惊异。

    对了,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句话,与之前一样,赵高依旧觉得宋祖是占了押韵的光。

    哪怕是换成“明祖”呢。

    不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明成祖朱棣。

    如果,去死能拿出刘邦来举例,黑豕必然心服。

    嗯,一个大秦子民,拿大汉开国者举例,总觉得有些怪异。

    当然,如果去死真的知道原本历史模样的话,排除掉刘邦这个个例,那说不定还真的会赞同黑豕的说法。

    即,获封安武君者,同样不得善终。

    因为,安武君这个称呼,除了刘邦外,另一个就是原赵高。

    而原赵高就不得善终……那特么也是他活该。

    hetui,拿原赵高跟白起、李牧比,这根本就是碰瓷。

    白起和李牧恐怕都没能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被恶心一次。

    黑豕还不明就里道:

    “有哪里不一样了?”

    去死也说不出来,道: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一样也不一样,懂没?”

    黑豕很自然的摇头。

    去死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了,转而问道:

    “如果,给你封安武君这个称号,你愿意吗?”

    去死准备等黑豕说愿意后,再问“如果换做‘武安君’你还愿意吗”?

    谁知道,黑豕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道:

    “愿意愿意愿意,我当然愿意啊,你就是给我换成武安君,我都特么愿意。”

    废话,一个彻侯诶,不愿意那是啥字吧。

    他是憨,又不是傻。

    “你……”

    去死一时间被黑豕堵得说不出话来。

    “等我封了武安君,放心,我绝对不会忘了你这个狗友,我在咸阳城给你买一个大屋子……”

    黑豕已经在幻想自己获封彻侯时的场景了。

    就跟后世打工人幻想自己买彩票中五百万一样。

    什么一百万买房,五十万买车,去以前想去但不敢去的地方,肆意挥霍,尽情放纵。

    对了,说不得还要先在朋友圈上发一条去国外赌博的消息,等过几天再发一个输得身无分文图片。

    免得亲朋好友来借钱。

    嗯,五百万还没中,不对,是连彩票都还没有买,就已经把身后事都想的明明白白,条理清晰了。

    说不定想着想着,还会纠结起来,钱到底该怎么分配呢。

    甚至,算到最后五百万都还不一定够。

    于是,将买彩票中五百万,改成中了一千万。

    唉,已沦为社畜,本事没有多少,想象力倒还挺丰富。

    这大概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矛盾。

    即: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自身落后的物质财富之间的矛盾。

    读了一些书,了解了广阔的天地,却恍然发现,这天地无有自己一席之地。

    在不该有的年纪,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以至于幼小的身体无法承受这种重担,贫瘠的心灵无法承受这种落差。

    最终导致一事无成。

    比一事无成更加悲催的是:一辈子沦落平庸,浑噩度日。

    黑豕喋喋不休的说着,甚至已经说到要三妻四妾,并且将家中的糟糠之妻给休了,还不给赔偿……

    去死完全听不下去了,心道:你这还没起势了,就已经开始抛妻弃子,这要真起势了,还不得全网直播啊!

    哦,去死并不知道全网直播这个梗。

    去死忍不住打断道:

    “你可鳖说了,一会万一有咋整啊!”

    黑豕的这些白日梦如果是被其媳妇听到了,还不得闹翻天啊!

    黑豕眼睛一瞪,身体一板,道

    “嗯?你竟然敢这么跟我说话,你那个咸阳城中的屋子收回,不给了。”

    去死:“……”

    去死没想到黑豕的幻想竟还有来有回的。

    不经有些犹疑,如果黑豕真封了爵,难道还真要将给他的屋子给收回去?

    不得不说,去死此刻的想法就跟后世的一则新闻类似。

    说是有两个小夫妻,幻想着买彩票中大奖,结果因为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

    你说这都是什么玩意儿?

    连幻想都能够分配不均,要知道这可是幻想啊……你们就不能幻想得再多一点?

    这样不就能分配均匀了吗?→_→

    唉,年轻人真的是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打断了傲骨,踢碎了尊严,连幻想都都谨小慎微,不肆意恣睢。

    真是可悲啊!

    去死的脑海中刚冒出这个想法,立刻就被他给踢了出去。

    现在可不是世卿世禄制的时代,想要获得军功,就必须流血牺牲。

    不是那种黑红也是红,偷盗都能被宣扬的流量社会。

    就凭黑豕这样的猪头也配封爵?

    简直可笑。

    要封也是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