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繁体版

第67章 秦始皇的感叹

    赵佗确实没听清。

    “诚惶诚……”,这三个字是一个都没听对。

    准确来说,应该是两个字。

    当然,更关键的一点是,他也没敢往那方面去想。

    “称王称帝”这两个词,无论哪个词都足以诛九族。

    “称帝”,自不必说,已与造反无异。

    便是“称王”,也同样是大逆不道之举。

    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天下何敢有称王者?

    怕是那些嬴姓贵族,都称不得王。

    而他也听说赵高是坚定的“废分封”一派。

    因此赵高绝不会说出“称王”二字。

    赵高见赵佗一脸疑惑表情,知其没没听清,他自然也不会去重复,当即改口道:

    “我的意思是,赵将军你与任嚣将军征伐百越,为我大秦开疆拓土,待此番攻克番禺后,陛下赏赐必然厚丰,将军成就自然不凡。”

    原来是这个意思。

    赵佗听后点点头,拱手道:

    “我与任将军定不会辜负陛下期望,必攻克番禺,平定百越。”

    赵高这时又道:

    “我今日确有要事在身,不便赴宴,改日可否?”

    其实,赵高现在根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忙。

    至于说那酿造啤酒一事,也并非只能今日,过几日也自无不可。

    他之所以这般说,只是不想跟赵佗扯上关系罢了。

    赵高现在需要获取秦始皇好感度,自然要顺秦始皇心意。

    而赵佗日后,在大秦危亡之时,不仅不出兵平乱,反而拥兵自立。

    这是妥妥的反叛大秦之举。

    他若与赵佗交好,秦始皇自然不喜,好感度必然下降。

    多提一句,赵高到现在还以为秦始皇死后仍能获取好感度呢。

    甚至更是以为死后的秦始皇好感度更容易获取。

    只要顺秦始皇心意,行维护大秦利益之事即可。

    故而,他不想和赵佗有太多交集。

    就如同他远离胡亥一般。

    否则,等到赵佗称王后,即便秦始皇已崩,也必定会对赵佗产生杀意。

    届时,牵连到他,使他的好感度降低,那可就麻烦了。

    没错,即便是到了这种时候,赵高在意的依然是他的好感度。

    所以,赵高就打算在秦始皇对赵佗的态度还是褒奖之时,便与赵佗进行隔离。

    也即是现在。

    然而,赵高不知道的是,其实在秦始皇见到赵佗的第一面时,心中就已有一丝不满。

    因为,在秦始皇看到赵佗的第一眼,脑海中便浮现出“梦中梦”的场景。

    在“梦中梦”里,少子胡亥继位,昏聩无道,致使黔首造反。

    一群乌合之众,响应者甚众,一路势如破竹,竟打到了荥阳。

    简直不可思议。

    若非少府章邯率领刑徒之众力挽狂澜,说不定那些黔首都已打到了咸阳。

    六国余孽纷纷借机复国。

    章邯又不得不到处灭火。

    在秦始皇想来,这些黔首之所以能打的秦军节节败退。

    只因大秦的精锐之师俱不在国内,国内空虚。

    蒙恬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任嚣和赵佗五十万大军于南方驻守百越。

    所以,秦始皇认为,只要守住一波,等蒙恬和任嚣、赵佗回援,这些造反之徒弹指可灭。

    哦,对了,险些忘了,蒙恬已经死了。

    北方的三十万大军现在是由王离执掌。

    这赵高……

    也确实如秦始皇所想,在章邯攻打赵国时,王离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支援。

    但让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赵佗竟然截断南方通往北方的道路关隘。

    并杀了南海郡的大秦官员,聚兵自守。

    并不出兵支援朝廷。

    就凭这一点,秦始皇怎会对赵佗有好脸色?

    至于之后赵佗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一事,秦始皇并不知晓。

    因为他的“梦中梦”只到子婴死,大秦亡。

    而赵佗称“南越武王”的时间,则是在汉高祖三年。

    秦始皇想到这时,心中还不由感叹了一番。

    赵佗手握五十万大军,没有出兵援助朝廷。

    而王离虽然率领二十万大军支援章邯,可却一败涂地。

    秦始皇想起,他在“梦中梦”里得知这一消息时,他简直怀疑有人是假传军情。

    当场就要把通传之人给拉出去砍了。

    可惜当时他只是一个“灵魂体”,无法出声干预。

    当然,现在秦始皇知道了,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灵魂”,只是他的一场梦。

    一场“梦中梦”。

    好吧,其实秦始皇不知道的是,那就是他的灵魂。

    一场大败,王离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好像是在巨鹿。

    也就是他在梦中死去的地方。

    王离率领的二十万与章邯所率的二十万,总共四十万大军,竟败在了一个年轻人手中。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手里。

    要知道,此人当时只有数万兵马啊!

    只数万兵马竟然击溃了章邯和王离的四十万大军。

    这就如同是在开玩笑一般。

    而且还一点都不好笑。

    确实,就是四十万个馒头,项羽啃也得啃上好几个月啊!

    哦,对了,大秦现在还没有馒头。

    四十万大军一败涂地,甚至还有二十万秦兵被坑杀活埋。

    秦始皇的灵魂听到这一消息时,竟恍惚想到了白起活埋坑杀赵国四十万一事。

    长平之战,秦国攻打赵国,坑杀赵军四十万大军。

    巨鹿之战,仍是秦国攻打赵国,却反被斩首坑杀四十万。

    当真是一报还一报!

    “梦中梦”里的秦始皇只觉王离无能,愈发痛恨逼杀蒙恬的赵高。

    若蒙恬在此,定不会有此一败。

    王离好歹也是将门之后,是大秦军神王翦之孙。

    秦始皇不相信,以王离的军事才能会输给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年轻人。

    难道这年轻人还能有白起、李牧、廉颇、王翦的军事才能不成?

    肯定没有。

    所以,只能是王离无能。

    如同赵括。

    虽出身将门,但说不定只会纸上谈兵。

    大秦现在有纸了。

    所以,可以出现这个成语。

    然而,这次秦始皇终是想错了。

    赵括身为马服君赵奢之子,军事才能实在是不弱,只可惜他遇上了白起。

    不是赵括太弱小,而是对手太强大。

    王离身为武成候王翦之孙,通武侯王贲之子,军事才能又岂会差了?

    只可惜他遇到了西楚霸王项羽。

    不是王离不努力,而是霸王太要命。

    项羽的军事才能也许是不如战国四大名将。

    但若论勇武,战场杀伐,王离败于其手,实属不冤。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便是“兵仙”韩信,使出“十面埋伏”之计,仍被项羽左冲右突,给冲了出去。

    若非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

    楚汉之争,怕是未必能这般轻易结束。

    正所谓:

    江东子弟今犹在,卷土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