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纪事
繁体版

胡峡国叔侄

    千祁祁治固城有名,胡峡国之民有来殷者奇之,归国言于人,胡峡国臣民遂知千祁祁有才。

    胡峡国国王使千祁祁入殷,仍未有立太子。何故?诸王子才德皆不足。及其自感时日无多,乃召诸老臣曰:“寡人诸子,舍祁儿,其余才德皆不足,无以服他人。然诸王子之外族,族强势大,必依此争王位。国必乱,若有可为,请归祁儿为君。”

    及其亡,虽立一子为君,诸王子皆不服,遂兵戎相见,是以国乱。三年,诸王子相争而不恤民力,致民不堪兵事久,皆弃其主。故国王之老臣乃趁其机,暗通其他势力,议迎千祁祁归胡峡。

    胡峡国使者至固城,见千祁祁言臣民之意,千祁祁乃辞别申闿,暂留申仪及其子,孤身入胡峡。

    千祁祁入胡峡,先王老臣及民奉其为君。诸王子亦闻其治固城之事,惧其得众,乃聚而共谋攻千祁祁。千祁祁感其父之爱深,不欲与其兄弟刀兵相向,乃书信一份,遣使予众王子。

    其辞言:“祁与诸兄弟,皆先王之子。父虽爱我甚,亦未有薄于诸兄弟。今诸兄弟因争王位,而起兵戈,兄弟相残,恐非父王之愿。诸兄弟不念血脉之亲,亦能弃父王生之恩、养之义、爱之情乎?且诸兄弟相争数年而未定,国已虚、民已疲,不惧他国趁我之虚而亡吾国乎?祁之在殷,亦闻有议攻吾国之言。今臣民迎祁废出之人,祁虽不才,敢弃民意而使父王之国灭?诸兄弟可暂视两年年,若我不可,自当退位而让贤者。”

    三年之争,诸王子之外族亦疲,遂许之,欲待其力复,再谋大事。

    千祁祁使诸王子于屯兵处各自建城,其则暂称代王,治胡峡。

    千祁祁以固城所学为基,以胡峡国情为本,以民之所欲为急,省刑罚,轻赋税,恤有功,抚老弱,助穷困,借贷于殷。一年而民心始定,至第二年,民心皆归。诸王子亦服其能,不再有他想。其外族虽不甘,无能为。

    其位既固,乃迎申仪归胡峡,立为王后。

    前者因千祁祁以言刺而离之诸女,其未再嫁者,待申仪立为王后,复入王宫。

    千祁祁效殷之学院,于国都建书院,使王子及大臣之子入学,太傅教之。

    先胡峡国王之子有尚幼者,名恭。申仪有子,名绘。两者同龄,共读于书院,其情渐深。

    申仪命短,三十有八而亡。有两子一女。长子名珲,成年有仙缘。次子绘也。幼女名静。

    恭与绘既成年,皆美男子也。胡峡女子有意者众,皆拒。

    恭、绘二人自幼学于一处,宿于一处,又皆好对方之貌,后于醉中成事。

    其时虽不禁男风,然两人乃为叔侄,恐胡峡王千祁祁降罪于恭,绘乃言于千祁祁:“儿臣愿效父王,进学于殷。”千祁祁许之。绘先行,恭后至,入殷。

    入殷之后,书信一封,使一侍者承于千祁祁。待侍者离,二人率其余侍者转道往唐国方向前行。

    侍者持信归胡峡国都,千祁祁读罢绘之书信,知二人之情,大怒,急遣使入殷寻二人踪迹。待使者访问得知二人入唐,报于千祁祁,千祁祁无奈,乃止。后以申仪之女静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