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超级大召唤
繁体版

第34章 击杀呼厨泉,于夫罗暴怒

    杨旭等到所有将领到议事厅之后,将郭嘉的计划告诉了他们,然后大喊:“现在开始点将,众将听令。”

    “末将在。”包括项羽等人也一同站了起来,项羽心中想到的是天下的百姓,在这一刻,他也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来,消灭这一伙匈奴军。

    “我准备留两万人驻守城池,以防于夫罗起疑。另外,东西南北四门也必须要有人驻守,每门驻守的兵力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驻守城门的人必须要有才能,能够守住关隘,但是也会落下一个守关不力、献关投敌的罪名,不知何人愿以自荐。”

    白起上前一步,大喊:“主公,我白起愿意担负这个名声,只为雁门关的百姓能够安然无恙。”

    随后,赵云、黄忠、夏鲁奇和薛仁贵也抱拳说道:“主公,我等也愿意随白将军一同进退,共同担负这个民生,只为能够守护雁门关的百姓。”

    杨旭点了点头,眼眶中有些晶莹泛滥,说:“诸位将军,你们的苦很快就会过去。只要等到火烧雁门关,驱逐数万匈奴人的时候,你们的所作所为就可以大白于天下,你们将负有盛名。

    白起、黄忠、薛仁贵听令。”

    “末将在。”

    “由白起担任主将,黄忠和薛仁贵担任副将,领两万兵马守住雁门关,然后诈降于夫罗,将他们引到雁门关内城中。”

    “诺。”

    “赵云、杨妙真、夏鲁奇、秦良玉、花荣、花木兰、许褚、典韦听令。”

    “末将在。”

    “你们四人率领三万兵马和我一起驻守北门,北门是于夫罗逃走和营救的重点,所以你们率领的人最多,任务也最重,希望你们能够守住北边。不求将敌方全灭,只求多杀敌,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为首要条件。”

    “诺。”

    “项羽、龙且、虞子期、钟离昧听令。”

    “在。”项羽他们这时候是黄巾军的将领,虽然一同前来支援雁门关,但是他们也并不是杨旭麾下的将领,所以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个字。

    “你们率领本部四万兵马正守东西二门,以防敌军从这两门逃脱。”

    “是。”

    “蒙武、蒙恬、蒙毅听令。”

    “末将在。”

    “你们三人负责收集引火之物,并且布置在整个关内。并且在关内搜查有没有敌军奸细或者是还未来得及撤走的百姓。”

    “诺。”

    “其余兵马由公孙瓒和卢象升共同率领,镇守南门,不能让匈奴人冲破祸害我大汉百姓。”

    “是。”

    杨旭调兵遣将完毕后,深吸了一口气,他这一次并没有派遣英布出战。

    原因很简单,项羽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如果他知道现在身为黄巾军大将的他,知道了英布背叛了他,还不得把英布扒了皮抽了筋?

    英布自然也知道杨旭的苦心,穿上了一个禁卫的服装,打扮了一下自己,成为了秦政近卫军,目的就是与项羽错开,两人不会见面。

    杨旭也是带了一些自己的私心,他知道自己手下还有蒙氏兄弟秦武王等一系列猛将,但是她也不敢保证她的安排,没有任何的缺漏。

    所以他将秦政等人安排到南门,一来可以收揽一些军心,为自己的军队增加战斗力。

    二来就是让秦政更好地在暗中控制这支军队,增加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同时也能保证这些猛将不被刘备挖了墙角。

    杨旭可没忘了卢植还派遣过刘备一同前来。这个三国历史上第一挖墙脚的刘跑跑可不是一般人,基本上被他盯上的人,都被他忽悠了个遍。就算没忽悠成功,跟他打也不会下死手。

    现在有了各项能力的嬴政压着他,他如果想要挖墙脚的话,会千难万难。同样如果他想要挖黄巾军的墙角,那也得要问一问项羽同不同意。

    而刘备此时的心里也很郁闷,可以说是被杨旭猜的一干二净。

    他看到雁门关这里有如此多的精兵猛将,顿时双眼放光,恨不得把它们全部都忽悠一遍,全部忽悠到自己这里来。

    但是刘备也知道不现实,所以在经过杨旭的安排之后,第一时间就将众人的底细去调查了一遍。

    不到一天的时间,刘备就已经将所有人的资料掌握在手,而他本人也在思考挖谁的墙角。

    “秦政、秦武等人是杨旭母家的子弟对于杨旭是马首为瞻,唯命是从。这些人就不用想了。

    项羽那边也不能招惹,龙且、虞子期等人都对项羽忠心耿耿,暂时也不用想。

    至于杨旭手下的人,听林冲和秦明说他和关胜曾经是好友,这个倒是可以拉拢一下。

    而蒙恬,蒙毅等人听说也是秦家世世代代的守护家族,对秦政和杨旭也是十分忠心,也不能拉拢。

    不过赵云、杨妙真等人可以试一试,还有那个张辽、高顺和张叔夜。”

    刘备手上的资料很齐全,有些人甚至杨旭也没有想到。在雁门关遭受匈奴骑兵进攻的时候,张辽高顺从军入伍,并且凭借自己强大的武艺,很快有了一席之地。

    同时,张辽还向秦政推荐了一个人,乱入成为了他的堂弟的张叔夜。

    张叔夜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北宋名将,宋江方啊,起义就是遭到张叔夜的镇压,从此毁于一旦的。

    而后来张叔夜在靖康之难时力主抗金,守护汴梁城后失败,随宋钦宗被金国掳走,在押送的途中自缢而死。

    张叔夜为保国家出生入死,被俘之后,为全汉人气节而自缢身亡,可以说无愧于名将这两个字。

    刘备也是说干就干,在杨旭准备的火烧雁门关的期间,他却是走访各个军营,找其他的军中将领谈话交流感情。

    因为张叔夜初来乍到不久,对于雁门关的归属并不是很深,所以在刘备抛出橄榄枝之后同意了刘备的话。

    当然,这并不只是刘备自身和技能的关系,还有一层是刘备的身份。他一直对外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

    因为中山靖王刘胜一生风流,记录的儿子就有100多个,谁还知道有没有一些外之旁系的人呢?

    张叔夜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在收到张辽这个堂兄的信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往了雁门关,抵抗匈奴的进攻。

    不过他本人并不想在杨旭麾下效力,他想要投入一个汉室宗亲的麾下匡扶汉室,整顿朝廷,重整朝纲。

    而对于其他人,刘备并没有多么大的收益,只是收拢了一些低级的将官。

    白起、孟贲等人对杨旭和秦政是死心塌地,不愿离开。

    赵云因为和杨妙真互生爱慕之心,在杨旭来雁门关的时候,两人私下去找杨旭定了亲。

    后来刘备还打算用求亲的方式去拉拢其中一个女将,但是去找杨妙真的时候惨遭拒绝,得知了他和赵云定亲的事之后,暗自悔恨晚来了一步。

    找到秦良玉的时候,却发现秦良玉对他并不感冒,并没有同意。

    在遭到两连拒绝的时候,刘备并不放弃,这也是刘备他身上的几个优点之一,他能将匡复汉室的理想维持30多年,这份坚持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但是刘备还是失败了,他去找的花木兰,却听说花木兰喜欢的人是杨旭,而且还是一见钟情的那一种。

    刘备看着自己麾下的将领和杨旭辉下的众多大将,也不禁愤慨道:“为什么,这杨旭何德何能获得这么多人才的跟随。我身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却兵不过万,将不过双手之数。这杨旭何德何能啊?”

    刘备对于这种行为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匈奴人将地道挖通了,直通雁门关底部,而带兵的人则是匈奴的右贤王,于夫罗的亲弟弟呼厨泉。

    呼厨泉并不知道他们的行踪早就已经暴露了,看着寂静的周围,呼厨泉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兴奋,对着周边的人说:“我们杀,去打开雁门关的城门,到时候我们就立大功了。谁第一个打开城门,我必定禀报单于,让单于大大封赏。”

    在场的匈奴士兵顿时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争先恐后的冲出了地道,但是迎接他们的并不是一身的荣光,而是漫天的箭雨。

    呼厨泉还没来得及说出一句话,就被万箭穿身而死。

    杨旭看着呼厨泉的尸体,说:“来人,把他的头割下来,明天一早等到匈奴人攻城的时候,把头和身体吊起来,激怒于夫罗。”

    而此时的于夫罗内心十分慌张,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似的。

    虽然呼厨泉是单于之位的争夺者,但毕竟也是他的亲弟弟,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而且自从自己担任了单于以后,他也一心为着匈奴的发展尽心尽力。

    这一次行动也是他主动提出的,如果成功,那他们将可以攻占雁门关,然后一夜门关为跳板,然后向南发展,占领汉人的花花世界。

    如果失败了,不仅说明行动失败了,而且呼厨泉也是凶多吉少。

    带着这种不安的心情,于夫罗也是等到了天亮,结果就发现不好的消息传过来。

    “单于大人,不好了。”一个小兵来报。

    “什么事这么惊慌?”于夫罗问。

    “右贤王大人他,他被分尸挂在了雁门关的城墙上。”

    “什么?”于夫罗先是一愣,然后顿时暴怒,“传我命令,全军集合给我进攻雁门关,不破雁门关,你们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