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县开始称雄九州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空谷传声

    陈昂很清楚,没有一套明确的制度的话,是无法统一天下的。

    不过陈昂也在考虑,在蓝星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制度,如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以及明清时期的虚相内阁。

    他要考虑清楚,他现在使用什么制度,对未来的势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至于明清后的制度,太多强大,以至于在这边大陆上根本无法实现那样的制度。

    或者说找不到实现那种制度的土壤。

    “赵先生,你觉得我们适合哪种制度比较好?”

    陈昂问道。

    赵自立连忙摆手道:“自古以来,建立制度都是人主能够决断的,属下只能说一下各种制度的好坏,以供主公参详。”

    “此外,属下所说的制度并非建国之制,而是我们现在的民政之制,保甲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我们现在总共将近有一万余百姓,大概相等于一个下等县城的人口!属下的意思是先建立一个一县之制!如县令、县丞、主簿、三司六漕等!”

    赵自立并没有建议什么立国之制。

    不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赵自立还是倾向于三省六部制的。

    不过这也正常,在九州大陆上基本上都是脱胎于三省六部制的制度。

    可以说这三省六部制是九州大陆上的主流。

    但在蓝星历史上三省六部制也是封建王朝统治制度的精华所在,可以说有不少的巅峰王朝的统治制度都是从三省六部制中演化而来。

    陈昂其实对三省六部制也很认可。

    他认为三省六部制很适合现在的他,如果未来他的势力有什么变化的话,其实都可以慢慢补充。

    “赵先生说得对,还请赵先生回去之后,写一份详细的设县之法,等我仔细详阅后,再做商量!”

    陈昂直接回复道。

    设立县制,是陈昂势力走上正轨的重要一步。

    有了县令、县丞等基本官吏,陈昂就能将自已的施政理念灌输到所有百姓之中。

    此时的保甲制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局限的地方。

    等到陈昂以后的百姓人丁壮大之后,再想用保甲制完全的动员麾下所有的百姓,就不可能了、

    等到建制的事情说完。

    朱师贡说道:“主公,我们还需要建立明确的军制才行,现在的军制颇为混乱,不利于军队的统一。”

    陈昂深思片刻。

    他现在手下的士卒的确如朱师贡所言,上下称呼以及军队的制度都有些混乱。

    有从北府军过来的将士,有从陈家老卒过来的老兵,还有自已在江东新招的新兵。

    前些天虽然都已经整编训练了,但是只是把他们简单的训练了一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朱师贡提起,陈昂也认真的考虑了一下。

    决定还是沿用以前的军制,设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两伍为一什,设什长。

    什长之后,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百人设百户,千人设千户。

    现在我的麾下人马暂时还不满一千人,就先编一个千户吧!等什么时候满三千之后再设守备。

    至于千户暂时由我担任。

    陈昂将军制说给了朱师贡听完后。

    朱师贡和赵自立对视看了一眼。

    自家主公对军制到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按照这番军制的话,队正就相当于从九品了。

    至于更高的百户、千户就一目了然了,千户地位就相当于一县县令了,也就是七品官。

    在势力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军中的制度越简单越好,不需太过复杂。

    不过陈昂的治下,军政肯定是分离的,不会出现文官指挥武官的现象。

    等待军制等都已经讨论完之后。

    无论是军制还是民政,今天商议的都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慢慢地调整。

    眼下江东最重要的事是粮食的收割的情况怎样?

    陈昂又问起:“赵先生,我们现在的粮食收割情况怎么样?”

    从上次江东寨收割粮食到今天,又是一个四十天过去了,而陈昂的势力在这段时间又开垦了数百亩田地。

    现在加上南湖寨的田地收割,陈昂大概能收获近千石粮食。

    能让江东镇现在的一万余人吃到下一次的粮食收获了。

    现在的江东已经不缺粮食了。

    不过江东不缺,不代表其他地方不缺,像陈昂刚打下来的德安县就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

    十分缺粮,幸亏德安县的百姓都跑得差不多了,否则陈昂等人还真无法供应。

    所以陈昂在这一次粮食收割之后,立刻送了一批粮食过去。

    赵自立赶忙汇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