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医心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举荐

    李景隆数月之内一败再败,南军主力几乎被北军消灭殆尽。

    建文帝急召李景隆回京,撤其大将军之职。

    罢黄子澄官职,以智囊留用左右。

    朝中以无可用之将,建文帝此时已束手无策。

    “郡主···”小炉子这边又打问到了消息,急忙跑回来给主子报告一番。

    “快说。”郡主急切的看着小炉子。

    “皇上撤了李将军的官位,还有···还有黄翰林的官也给免了,不过还是留在身边了。”

    “这种事早就料到了,没什么稀奇的。”郡主不屑的说道,突然她转身又看着小炉子道:“在没有了?”

    “没有了主子。”

    “皇帝哥哥没有委派新的统帅吗?”郡主不解的看着小炉子。

    “这个没有听说呀!”小炉子也疑惑的看着郡主道。

    郡主招个手示意小炉子起身,她摸着自己的下巴来回的踱步,小林利知道郡主这时候肯定在思索事情,便静静的站在一边不打扰她。

    “小林利。”郡主突然开口叫道。

    “郡主我在了,您有何吩咐。”

    “快去,去到乾清宫外给我候着,待方孝孺出来后,不论什么办法,给我带到这来,快去···”

    “啊···我···”

    “快去,候不着你也就别回来了,什么时候候着了什么时候回来。”

    郡主一番严厉的语气,小林利也不敢再反驳,灰溜溜的跑了。

    待小林利刚走,郡主又命小炉子继续打问消息。

    这边带了剩下的两个跟班,不知去了何地,只留下粉里儿一个人守着住处。

    这边小林利一个人候在乾清宫正门下的台阶处,却左右都不见方孝孺的身影出现,一直等到酉时一刻,才看见方孝孺与几位同僚出了这乾清宫,此时距离早上她过来这边已经是过了六个时辰了,早已饿的肚子呱呱叫了。

    看到方孝孺走下了台阶,便赶紧上前拦住,深深的施一个礼,道:“先生我可等着你了。”

    方孝孺看了眼前这人,疑惑道:“你今日不伺候你家郡主,找我何事?”

    “先生,其实就是我家主子找您,她特意吩咐了,今日必须候着您,不然我这辈子都别想吃饭了。”说罢一脸委屈的看着方孝孺。

    “近日怕是要耽搁了郡主的事情了,现下朝中大事频发,谋须皆其所能助我皇脱这困境,郡主的事情只能放一放了。”方孝孺说完便绕过小林利的身子走了。

    小林利自然不肯放他离开。

    但见他一个转身,只一步,便闪现在了方孝孺的面前。

    小林利的这一下让方孝孺错愕至极,他惊讶的看着小林利,道:“你练了里面的武功!”

    小林利赶紧施礼道:“得郡主恩赐,我近些时日也就学了一丢丢的,先生笑话了。”

    “郡主待你不错。”方孝孺目光紧紧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奴才。

    “先生,郡主其实找您并不是自己的私事,却也是国之重事,望先生跟我这边走一道,不然我可回不去郡主跟前的。”

    说罢又是一礼。

    “此番不是儿戏,忘郡主不要在玩闹了,方谋人身有重事,不便见郡主。”

    “先生,您仔细想来,我家郡主其实吧!并非玩闹之人,看她年纪尚小,其实深有谋略。

    我跟着郡主多年,知道她早年深受先皇垂怜,早早便有了谋略之相,先皇西驾后,郡主更是依照先皇的训诫,常常饱读古之名录。

    奈何郡主为女儿身,所以别人都待她这般似玩笑一样。

    再想想前不久,我家郡主告诫陛下李景隆之祸,然后···这后面的事情先生自然知晓,如果当时陛下和您以及诸位大公听了郡主一言,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您觉得了?”

    方孝孺被眼前的这个小奴才的一席话镇住了,此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悄悄的施压于他以及众位皇上跟前的大臣。

    “郡主现下在哪。”方孝孺看着小林利问道。

    小林利听了这话心下一喜,赶紧回道:“就在自己住处,先生这边请。”说罢便伸手给方孝孺引了路。

    方孝孺前脚离开,小林利后脚紧紧的跟着,回了郡主的地方。

    郡主来回的踱步,她不时的看看台阶之下,却不见小林利的身影。

    “回来了···回来了···”小炉子夸上台阶叫道。

    郡主走到台阶前看一眼,不远处,方孝孺后面跟着小林利两人走了过来。

    “郡主,先生来了。”小林利见到郡主后,捂住肚子有气无力的禀报。

    “吃点东西去吧!,先生可等着你了!”郡主给方孝孺点头示意道。

    方孝孺笑道:“听说郡主此番寻我,是为了国之重事,不知是何事,让郡主也这番上心了。”

    “先生里边请,自然是有要事相商。”说罢郡主转身进了里面方孝孺跟着入内。

    这边粉里儿给郡主先生沏茶、服侍。

    那边早已给饿了一天的小林利留了食物,够他吃回来一天的。

    “李景隆撤免后,不知先生和众位大公给皇帝哥哥荐了何人接这三军统帅之位?”郡主举起茶杯轻轻一饮,却不看身旁的方孝孺。

    “郡主消息倒快,这三军统帅之位,重重之重,容在下不能呈报。”方孝孺解释道。

    “先生这个时候了别卖关子了,此间朝中就我知晓得怕是没一个人能胜任这统帅之位吧!”郡主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

    方孝孺摇摇头叹息道:“无将帅可用,确是我朝中现下之大祸事也。”

    “哼···”

    郡主冷哼一声,放下手中茶杯,站了起来道:“几个月前我一番建议,诸位不但不听反而觉得我只是玩闹,李景隆一败后本就应该罢其官爵,然而众位和皇帝哥哥却是一用再用,致其一败再败,近乎丧失我军主力。”

    方孝孺沉默了。

    郡主接着道:“现下皇帝哥哥不愿见我,我知其忧虑于此间事物。

    今日请先生过来,因为哥哥信任先生而非我这个亲妹子。

    所以我这箱举荐一两人,劳烦先生凑皇帝哥哥用之,此二人或可为我朝狙击燕王的锋利。”

    “不知道郡主所荐何人?”方孝孺疑问道。

    “此二人其实已在前方军中,一人乃不久前千里救急,援兵济南的铁铉,铁鼎石。

    此人聪明决断,通古史书,先前时我皇爷爷便重其才干,特赐了‘鼎石’二字,此人可用了。

    还一人我荐两任参将,都指挥盛庸。

    与铁鼎石固守济南,退燕王首屈一功也。

    其人久经战场,凡与燕王之战,其部胜率颇丰,可以胜任大将之位也。”

    方孝孺听罢道:“此二人确实是前几日袭燕王,复德州,皇上也正准备嘉尚二位将军。”

    “先生切忌不可告于我皇兄,此番是我举荐,有劳先生了。”

    “下官明白了,如若这边没事,我就不耽搁了这就去报于皇上,三军统帅之位不能空缺。”说罢便起身要走。

    “先生辛苦了。”郡主微微点头。

    方孝孺匆忙离了郡主住处,直奔乾清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