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且慢
繁体版

第195章 死局(三)

    风随云蔽日而凉,路尘扬起,马蹄声愈发急促。

    快马疾驰在官道上,不知风雨欲来的定州城逐渐隐没在身后。

    出了城,直奔山月楼而去,李良的表情已变得平静。

    但他的眼神却仍旧十分复杂。

    抬头看了看天边已慢慢涌来的阴霾,轻轻叹了口气。

    穿越之后所经历的一切,一度让李良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

    他认为自己总是可以准确判断局势,进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不偏不倚的说,与李仁、赵六、周达等人相比,他确实要更聪明一些。

    可太过顺遂的结果却让李良忘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之所以能活到现在,其实跟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太大关系,而仅仅只是因为“穿越福利”和宋迟瑜而已。

    共生决、灵石案、方寸域、水调歌头、佛门密经......

    所有的一切,皆来自于以上两者。

    而若抛开这些,哪怕能活着,他也绝不会有如今的“成就”,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子哥罢了。

    当然了,李良倒不是觉得做一个纨绔子弟有什么不好,甚至还挺向往这种惬意的异世生活的。

    只是以他现在的身份,以及他想要做的事情,这种生活已经注定离他很远了。

    那么,他就必须得比别人更聪明,想的更多、想的更远。

    对此,李良此前始终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在魏明海和沈世安之间左右逢源、两头通吃,甚至还有种将两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中的错觉。

    尤其是在成功把张玥儿忽悠瘸了之后,他就更为“自信”。

    直到两刻钟之前......

    当看到沈清弦的那条消息之时,李良才终于明白这世界上没人是傻子。

    秦灵尚且能骗过自己,白三尚且能利用自己。

    就更别说魏明海这种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上位者了。

    “呼,差的太远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吐出一口浊气,嘟嘟囔囔自嘲一句,语气之中甚至有了些望尘莫及的钦佩之意。

    骗得了一个张玥儿算什么。

    魏明海一个局,便是骗了所有人啊......

    ......

    六合阴沉一样云,行人白昼亦黄昏。

    虽才是午后,但伴随着乌云越发厚重,天色也变得似黄昏时般黯淡。

    打从一个月前从白三口中得知魏明海准备对沈家动手时,李良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魏明海为什么不直接杀人?

    以靖安司的能力,莫说沈世安已经被罢相了,哪怕就是在位时,也不可能逃得过靖安司的种种手段。

    反正沈世安又不是张景鸿,即便死后肯定会引起朝野上下的震动,但却绝不至于伤及魏明海的根基。

    所以如果魏明海真的不想给沈家留活路,那直接杀人不就好了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李良许久,最终是在一次去茶楼喝茶,听到旁边两人的对话时才得到了答案。

    那两人都是读书人,交谈间偶然提起了沈世安,然后便赞不绝口,言语中充满了对后者的崇拜。

    相应的,自然也有对魏明海的贬低与愤怒。

    在他们嘴中,沈世安简直就是天下有志之士的“精神领袖”,而魏明海则是大乾的千古罪人。

    这番话本没什么,毕竟持此论调的人在大乾数不胜数,褒沈世安、骂魏明海更是所有自诩清流之士的日常操作。

    可也就是这番偶然间听到的话,却让李良明白了魏明海为何不直接杀人了。

    因为后者真正想要的不是沈世安死,而是要让这位“清流领袖”身败名裂。

    可怎么才能让沈世安身败名裂呢?

    构陷?诽谤?造谣?

    以上这些或许能让沈世安丢了官,但却影响不了沈世安的名声。

    这一点从沈世安被罢官后的情况便能窥见一二。

    回到定州后,沈世安不仅没有遭受冷落,甚至在民间名声更盛。

    这就好比前世的甘地,他是否真的配为“圣雄”暂且不论,总之其遭到迫害的事实都证明了他的“正义”性。

    这种情况下,魏明海对沈世安的任何抹黑都注定徒劳无功,加在后者头上的任何罪名也都不会被人相信。

    除非有一个人开口。

    那就是代表皇权的张景鸿。

    只有张景鸿能“真的”定沈世安的罪,也只有张景鸿的话能让天下人信服。

    可这谈何容易。

    张景鸿本就有意重启沈世安来制衡魏明海,又怎么会帮后者灭天下读书人的心气。

    当时李良想到这里便卡了壳,怎么也想不出魏明海打算怎么办。

    可现在看来,这位老太监早就找到了张景鸿唯一的弱点,且以此为基础布下了一场惊天大局。

    而张景鸿这个仅有的软肋就是——

    容妃,姜屏月。

    ......

    回顾魏明海的整个布局,可以说每一环都是唯一解。

    能让沈世安身败名裂的只有张景鸿;能让张景鸿不顾江山社稷的只有姜屏月;能让姜屏月和沈世安“发生”点什么的时机只有现在......

    此时此刻,张景鸿在云中县,姜屏月则在山月楼。

    这千载难逢、又或者说设计之中的机会给了魏明海足够的操作空间。

    李良再清楚不过,真正会毁了沈世安的事绝不在云中县,而就在这山月楼。

    而从平静无波到掀起滔天巨浪,魏明海只用了半个时辰。

    原来真正恐怖的谋划并非步步为营,而是在始料未及时开始,又在猝不及防时结束,不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甚至为了骗过所有人,魏明海还提前设下了重重极具误导性的“雾瘴”。

    比如吴同的死。

    再比如孙卓交给沈清弦的那个神秘小盒子。

    孙卓明确说过,让沈清弦将盒子藏于沈府。

    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令李良曾始终以为魏明海会在张景鸿造访沈府时发难。

    甚至也因此误导了沈世安。

    如此想来,魏明海或许从未真的相信过自己......

    看着远处已隐约可见的、坐落于湖边的山月楼,李良稍稍放慢了马速。

    虽然他终于猜出了真相,但一切已经迟了。

    李良甚至都没让沈清弦传信给沈世安,让后者不要见姜屏月。

    因为他知道,当刺杀开始之时,这个严丝合缝的计划便不会再出纰漏。

    或许当沈世安离开沈府的那一刻,就已经“身不由己”了。

    “还有机会么......”

    离开官道,拐入通往山月楼的小路,表情越发沉抑。

    时至如今,李良只剩最后一个近在咫尺的问题没有想明白。

    那就是在这样一个已经近乎完美的死局里,魏明海究竟要自己来这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