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总想逼我上进
繁体版

第51章:三个月后

    但没告诉赵祺,她是个穿越者。

    在他们心里,他们都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不是告诉对方自己是异类的时候。

    怕把对方吓跑。

    “你又不是不知道,宝妹打小就那样,一会跟我玩得好好的,一会就翻脸,你让你七舅也别瞎想,就算他有什么事得罪了宝妹,宝妹也是过一阵就好了。”

    “呵呵...是啊,宝妹打小就那样。”

    附和许冬儿一句,赵祺垂下了长睫,唯恐许冬儿看见他的心虚。

    而许冬儿亦轻舒了口气。

    她瞎编排朱宝妹还编排对了,连赵祺这个在这土生土长,和朱宝妹一块长大的人都没异议。

    看来宝妹真就是脾气怪。

    “那个...”

    夜色深沉,屋内气氛甜腻,许冬儿手被赵祺摆弄着,觉得该说点什么来转移注意力,让她不再盯着赵祺的脸看。

    但开了口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什么?”

    见许冬儿没下文,赵祺抬头问一句,同时唇角勾出了一个浅淡谦和的笑容。

    勾魂摄魄。

    嘭——

    许冬儿心里的小鹿撞了一下。

    “我该去睡了。”

    丢下一句话,她像屁股着火似的,急匆匆收回手跳起来过了墙洞那边去。

    玉葫芦没能成功拿过来,赵祺稍稍有点丧气,但也就一会。

    躺在床上,他直面内心,承认刚开始就对许冬儿用心不纯,现在这种局面是最好的结果。

    嗯,不过…

    翻个身,赵祺又有了别的想法。

    现在俩人都这样了,对她的课程是不是还要抓紧些呢,毕竟她将来可是要做他贤内助的人。

    还有,古代讲究那些繁文缛节,在这之前,是不是该让何钰帮他上许家提个亲呢,一切得按她所熟悉的过程来吧。

    可万一她两个哥哥不同意怎么办,朱家人知道上门闹事怎么办,她要还没忘了那叫罗彦的小子怎么办。

    要不再等等?!

    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胡思乱想半宿没个结果,赵祺睡了。

    翌日,许冬儿往医馆里去,潘大娘身体不适休诊一天,王先生趴在柜台上打盹,看着比之前更加疲累,好似一夜没睡。

    许冬儿心中好笑,庆幸辛亏昨天罗彦来找了她。

    要不然,呵呵。

    以后有机会得报答罗彦才好。

    不过打昨儿起她就算和赵祺确立亲密关系了,这会她也没心思铡什么药了,没人监督,她一大天就去研究那些个美颜方。

    就为以后在赵祺那个未来夫君面前漂漂亮亮的。

    至傍晚,三英早早来接了许冬儿。

    并给许冬儿说了一件事。

    下午她在街口瞅见潘大娘领着罗彦上村里把潘梁给抓起来,送县衙去了,说是要告发潘梁投毒,谋财害命夺她的医馆。

    让县太爷关潘梁三个月。

    县太爷不想管那些个家务事,打了潘梁几板子把他放了,但潘大娘愣给县太爷塞了十两银子,县太爷这才让人把潘梁给关了起来。

    “哎呦,潘大娘这是大义灭亲呐!”许冬儿感叹一句。

    “那可不,潘大娘没个儿女,以后去了,医馆迟早不是潘梁那畜生的,他倒等不得,往油酥里下药,要把潘大娘药死。”

    “呵呵,是啊。”许冬儿附和着,没说那油酥里究竟是什么药。

    “唉,这下咱们村里可要太平仨月了。”

    “呵呵,是啊。”

    ——

    日升月落,朝夕相接。

    三个月对潘梁来说很慢,但对认真过着小日子的人来说很快,只不过转瞬。

    这三个月来,村里人发现许家丫头自从上镇上学医,没见着地里日头晒后,变俏了,稍稍那么一打扮,看着比朱家闺女还要俏上三分。

    同时,村里人又纳闷,许家穷得叮当响,哪来两石米面的束脩礼给潘大娘,送许冬儿去学医。

    不过村里又有人说,说许家闺女不是在医馆学医,是在那当佣人干苦力。

    要不怎么三个月过去了,村里有人往医馆去看病,瞅见她连药材都没认识几个,只知道在医馆后院铡药,磨药粉。

    许冬儿听着这些谣言好笑。

    过去的三个月里,她只醉心于怎么让自己变白变美,哪有心思学什么医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拿自己的脸做了不下百余次实验后,她最终用珍珠粉、白芷、白芍、白芨、白术,白茯苓,调合蜂蜜,配成了一副五白珍珠美颜方。

    不过为这事,她整日被赵祺指着鼻子骂不上进倒是真。

    可她能怎么办,谁叫赵祺每月给五两银子她做日常用度呢。

    她要求有不高,五两银子就足以让她丧失斗志,连原本打算对外销售的五白珍珠美颜方也被她秘密收藏,心甘情愿被赵祺养着。

    只是有一点许冬儿很意外。

    没想赵祺跑堂的工钱居然还挺高,要不然他除去吃穿用度,怎么还悄悄攒了一百两银子,要挑个好日子去她家提亲。

    她怀疑赵祺是不是还当了家里别的什么祖传宝贝。

    可她又不好意思去问,因为村里人看赵祺和何钰的眼神有些不对。

    特别是看何钰。

    之前见着面都尊称一声何舅爷,现在见着都直接喊何钰。

    谁叫村里人好几次瞅见他在五芳斋里,满脸堆笑迎来送往的招呼客人呢。

    村里人都道,赵祺姥姥家没落了,让儿子何钰来投靠外甥,可他那外甥死了爹,为生计没办法,外甥只好带了舅舅一起去食肆跑堂。

    要不然咋三个多了月了,俩人还不走,看样子似要在雨山村扎根。

    村里人这么想,但也没人去问他们舅甥。

    就想着吧,赵祺和他舅,你说好好的玉树临风的两个大后生,愣是被生活所迫,低声下气的去侍候人。

    若上去问个所以,那不是臊人脸面么。

    许冬儿的猜想和村里人的看法无二,为顾及赵祺要面子,她也就一直没问。

    而何钰呢,这三个月里饱受煎熬,绞尽脑汁的躲着朱宝妹,老远碰上,宁可跳河走水路也不照面。

    生怕朱宝妹找他要玉葫芦,更不敢去问她是不是之前打了他。

    连带赵祺也是避朱宝妹不见。

    “宝,今儿七夕,你就不打算折几个河灯到河里放放?”

    肖家厨房里,肖氏在灶上做着晚饭,问在灶下烧火的朱宝妹。

    等了会没听见应声,肖氏往灶下瞅了一眼,瞅见自家闺女眼眶又泛了红,她心一沉,又把许冬儿恨上了。

    自从自家闺女被退亲后,一直无精打采的,她甚至好几次看见闺女偷偷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