奁中钗
繁体版

第九十七章

    谢珈收起了脸上调侃的笑意,微微正色道:“我是认真要聘表妹为元妇,自然须得周全好方方面面才能行动了。”

    葛世堃见他这一番姿态,倒也挺感动的:“我葛世堃的妹子,一个赛一个的命好,清懋能得你青眼,是她的福气。”

    “话虽如此,还是请大表兄回家莫要多言,这求娶下定之事,于我这样的人而言,过程实在繁琐,若不是恰好的时机,只怕会耽误了事,反而不美。”

    “我省得,”葛世堃晃着酒杯,咧嘴笑了笑:“你身份不同,你的亲事自然要知会过陛下那边,放心吧,我也不是一点弯弯绕绕都不懂,知道这事的轻重。”

    “大表兄能体谅我是再好不过了,”谢珈举起了酒杯:“来,咱们再喝一盅。”

    看着喝得有七八分醉的葛世堃被扶着放进了马车,谢珈负手抬头,吩咐此时正恭谨站在马车旁的葛家家丁:“将你们大爷好好地送到学里的憩舍去,这模样回家里只怕又要挨说。”

    “是,多谢王爷关照。”禄儿对着谢珈深深一揖,回身爬上了马车,拉起缰绳赶着车走了。

    谢珈看着天香楼门口人来人往的宽阔街道,又默然站了一会,对身后的王府府官兼贴身护卫王定说道:“走罢。”

    谢珈端坐在装饰隆重华贵的马车厢中,眼睛半闭半睁,神色冷然,不知在想什么。

    车外,王定同另几个王府侍卫骑着马落后一步护卫在马车左右,谢珈突然撩起了侧边的帘子,王定忙驱马凑近:“殿下有何吩咐?”

    “那三喜班还是没回京么,今日天色尚早,家中无事,想看看戏了。”谢珈似是一时来了兴致,问起了戏班子的下落。

    王定想了一下,压低身躯,态度恭谨地答道:“据属下所知,三喜班每年巡演差不多都要跑遍虞国富庶些的州府,想来不到年关是不会回京了。”

    “是么,本王现在也就看着他家的戏还有些意思,竟这么不凑巧,既然如此,还是去南市罢。”

    南市是勾栏瓦舍云集的繁华之地,谢珈自回了上京,一大半的时间都流连在这些地方,不过他身份尊贵,去的地方档次也不是平头百姓可以轻易触及,倒也没什么人敢来发表意见。

    平王府内,康太妃正在验看平州送过来的一批山货,平州多山少水,有不少山珍异兽,每年也有不少的出息,还有一批会进贡到宫里。

    康太妃随意扫量了一番,关心了一下送到宫里的部分,便转脸向身边人问起了平王的下落。

    康太妃的管事嬷嬷是两名四十开外的掌事姑姑,分别叫明月明玉,她们从二十郎当岁的青葱岁月一直伴着康太妃变成了中年妇人,因为未曾婚配,王府内的下人都唤她们月姑姑和玉姑姑。

    月姑姑掌管着康太妃的饮食起居一切生活琐事,玉姑姑掌管着康太妃内外产业总账,两人分工明确,二十多年合作无间,从没有生过龃龉。

    康太妃十分依赖两位心腹掌事,对二人几乎是无所不言。

    当然,命运与主人休戚与共的两位掌事也对康太妃十分忠心,从无违逆。

    月姑姑见康太妃问起了谢珈的踪迹,便将谢珈与葛世堃今日宴饮相聚一事禀报了一遍。

    “吃一顿饭的功夫怎么眼见着天黑了还不曾回来。”康太妃看着渐渐有乌云聚拢的天空:“眼瞧着这几日就要下雪了,离着年关也没多少时日了,等开了年咱们就须得回平州去,这孩子竟是一点儿也不着急那事。”

    月姑姑面上带着端庄的浅笑,说话声音十分温柔悦耳:“王爷到底还年轻面薄,这婚姻大事,肯定不好意思表现得过于热情,估摸着还是在等着主子您给发话呢。”

    “要我说就是时候了,今年定下,明年选好日子完婚,不但能在京中多待些日子,还免得错过了好姻缘,我那外侄女明年可就十八了,再拖下去只怕她母亲不依。”葛太妃大略在心里算着日子,越想越觉得时间不等人,给谢珈定亲的事刻不容缓。

    “表小姐倒实在是个难得的,性情容貌无可挑剔,只是太后娘娘那里?”月姑姑幼时便被选入宫中,后面才调派给了康太妃,自然认识曾经的皇后,现在的太后娘娘。

    她作为葛太妃的心腹掌事,当然对平王如今在大虞的处境一清二楚。

    庆禧帝虽然看谢珈年幼不曾对他下手,但随着谢珈一年年长大,庆禧帝对平州的关注也一点点增加了,这些年谢珈无所事事,游街走马,既不论政,也不上进,将一个清闲王爷的本分做到极致,总算是相安无事过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