奁中钗
繁体版

第五十二章

    “是吗?蒋爱卿你可有把握应此一战?”庆禧帝将皮球抛给了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蒋昭。

    “启禀陛下,末将自然愿为大虞抛头颅洒热血,只是末将历来于京中守备,于攻城巷战较为谙熟,未曾领略过塞外的大漠黄沙,只怕贸然前去,反而因为战备不足贻误军机。”

    蒋家因有从龙之功被封为梁国公,如今袭了五代的爵位,到他这一代已是削了一层,只得了一个从二品的军衔,待他的父亲一归天,他若没有建下什么功业,就要被收回爵位了。

    而蒋家随在京中安享了这么些年的尊荣,自然将祖宗旧日的本领忘了不少,这蒋昭虽然三十出头了,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虽然不怎么光彩,但他只得这般说实话,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他真要是硬着头皮逞能在望月关坐镇指挥,只怕不但会害得西北守军全军覆没,还会连累整个蒋家因他的战败而满门抄斩。

    眼下认怂虽然丢脸,却总不至于牵连一家老小。

    秦相国与蒋家有些拐着弯的亲戚关系,但这样将蒋昭推出来,着实有几分不厚道,旁人只当他是举荐人才,殊不知却是将蒋家推出来现眼,只是为免首当其冲伤到自己,秦相国自然也顾不到这点亲戚情分了。

    那蒋昭虽说是武将世家,却是在京城长了几十年的公子哥,每日里练的都是喝酒听戏的功夫,酒桌戏台上最是见人心的,哪里会看不出秦相国这点小九九,只是眼下帐中虽然有大大小小十多号人,但也差不多个个都是像蒋昭一般无甚实战经验的愣头青,要不然就是秦不屈这样花白胡子一大把的老朽,根本没有可用之人,自家会被推出来,也是意料之中。

    因此心中虽然已将秦不屈这老东西骂了个臭头,但蒋昭面上还是没有泄露一丝不快之色,他飞速地转着脑筋,竟很快得了一个极好的主意。

    果然他这些话说出来让庆禧帝听了好不愉快,以为蒋昭是在推脱怯战。

    蒋昭察言观色,在庆禧帝发火叱问之前抢先开口,将打好的腹稿说了出来:“末将听闻长亭侯此前一直在望月关驻守,颇有战绩,想来甚为谙熟这蠕蠕蛮族的路数。陛下何不点聂将军为此次征蛮统帅,想必以聂将军之勇武,必能将那蠕蠕小儿打得屁滚尿流。而末将不才,愿忝为聂将军副手,为此次守关效犬马之力。”

    庆禧帝见他如此说,一时竟不知该夸他自谦还是该骂他脸皮厚才好,他早就知道指望不上这些勋贵世家,如今战事迫在眉睫,不是理论这些朝臣是否尸位素餐的好时机,他按捺住火气,看向被点名的聂云潜:“如此看来,这望月关竟是非爱卿出马不可了?朕好不容易得遇知音,竟这么快就要与爱卿分别了。”

    “陛下,末将本就是驰骋沙场的边关守将,既然望月关有难,臣自然义不容辞,如今陛下身边有许侍卫这样的高手护卫,定能保护陛下高枕无忧,陛下尽管放心让末将出征,最多三五月,臣必不辱使命,擒得敌首,向陛下复命。”聂云潜早就知道有此一朝,眼下看剧情按计划地发展,自然就坡下驴,当下便要立军令状。

    庆禧帝见他如此信誓旦旦,知道他不是胡夸海口的人,心中自然高兴,只是面上还要作出一副不舍的情状来:“朕自然相信爱卿的本事,只是此一去山高路远,爱卿可得珍重才是。”

    见庆禧帝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在座诸人皆感到有一点胃部不适,但是这是皇帝表现他的仁爱的关键时刻,当然没人敢来拆台,因此一个个也做出一副大义凛然,深深敬服的模样。

    庆禧帝早就有心扶植聂云潜坐上高位,与朝中那些各自为政的老狐狸们互相牵制,以便自己江山稳固。

    如今这战事,自然是极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若是聂云潜能扭转边关颓势,将蛮族一举击溃,那他如今得到的封赏自然就更加理所当然,甚至还能更进一步,掌握一部分兵权,那时聂云潜的势力就不可小觑了,而作为聂云潜这匹千里马的伯乐,庆禧帝当然乐意见到这一天的到来。

    庆禧帝思虑再三,觉得这个安排真是妙极了,简直像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帮助他重振天威,执掌皇权一样。

    庆禧帝心中做好了决定,便当着众人的面口述圣谕:封聂云潜为征北大将军,恪靖伯世子程世昌为左路先锋将军,蒋昭为右路守备将军,点齐兵马粮草,即刻出征抗击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