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腐朽
繁体版

第六百零四章 楚共王(二)

    楚共王三年,即公元前五八八年

    春,晋国联合鲁国、宋国、卫国攻打郑国,诸侯联军驻扎在伯牛,这是为了讨伐邲之战中郑国对晋国有二心,于是就从东边攻打郑国。

    郑国人率师抵御诸侯联军,在丘舆击败诸侯联军。郑国人因此前往楚国献捷。

    夏,郑国人攻打许国,这是因为许国依仗楚国而不事奉郑国。

    晋国人打算以公子榖臣与连尹襄老的尸体来换回智瑩。当时智瑩的父亲荀首已经是中军佐,楚国人因此同意了晋国人的请求。

    楚共王送别智瑩,对智瑩说,您恐怕很怨恨哦我吧?

    智瑩回答,两国交战,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职责,所以做了俘虏。楚国执事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归国受戮,这是君王的恩惠。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呢?

    楚共王又说,那么感激我吗?

    智瑩回答,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能够让民众安定,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来求得相互原谅,两边都释放被囚的俘虏,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谋划,又敢感激谁呢?

    楚共王再问,您回去之后,将用什么来报答我?

    智瑩回答,下臣既不怨恨,君王也不值得感恩,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楚共王则表示,尽管如此,还是将你的想法告诉我。

    智瑩回答,承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身骨头回到晋国,我国国君如果加以诛戮,死且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首向我君请求,把下臣杀戮在自己的宗庙之中,死且不朽。如果得不到我君诛戮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照次序承担晋国的国事,率领偏师来守卫边疆,即使碰上了楚国的执事,也不敢违背利义回避。必然竭尽全力以至于死,没有二心,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所报答于君王的。

    楚庄王因此表示,晋国是不可以与它相争的。

    于是,楚国人变加重对智瑩的礼遇而放他回国。

    楚共王此举似成王,而少君王之气度,智瑩非重耳,人微言轻,身在楚国,又不可许晋国之事,故只能重两国而轻己身。共王一再逼迫,智瑩不得已只能动之以情,言生死非其所能预料,为臣自当竭力尽责。

    楚国虽有霸业,无霸主之象也,不可与齐、晋相比。共王身居王位,而无王之威仪,此为楚国之患也。智瑩聪慧可见一般,可为晋国之后也。

    秋,鲁国人包围棘地,占取汶阳之田。棘地人不服从,鲁国人因此包围棘地。

    晋国联合卫国攻打廧咎如,讨伐赤狄的残余。廧咎如溃败。

    十二月,晋国作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