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凤记
繁体版

022、公主大闹怀恩寺

    静安淡淡点头,领着唐慧往里走:“公主,今日多有民众上香,未免惊扰圣驾,还请里面说话。”

    唐慧这才往四周一看,因为自己的车鸾停在了路口,把整个入口都挡了,侍女护卫更是把要过来上香的民众都拦住了。

    不过说话这片刻,自己车鸾后面,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正脸色各异地看着自己。

    唐慧点头,跟着静安走进内堂。

    静安并没有把唐慧引到唐允修行的镇南圆塔,而是把她带到了一间雅室,这才对她说道:“公主,长公主有言在先,要为先帝抄写三千卷佛经才出来,在此之前,什么人都不见。”

    唐慧垂下眼睑,语带凄婉,“皇姐心存孝念,明慧何尝不是如此,还请师太代为通传,明慧也想为父皇出一分力,就算比不得皇姐,我也想为父皇诵佛抄经。”

    静安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公主孝心,先皇必然知晓,贫尼可为公主设下香案,公主随时可以诵佛抄经。”

    唐慧恨得牙痒痒,沉默片刻才道:“如此便有劳师太。”

    静安自去准备,唐慧把荷香唤来,让人守在这怀恩寺各处入口,冷笑道,“静安多有推搪,这唐允必然不在这庙中,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会飞进来。”

    只要让她当场捉住,看你这端庄孝顺的昭妍公主还怎么继续摆长公主的谱。

    “兰馨,给我更衣,我要亲自焚香,为父皇母后诵佛抄经。”

    唐慧就此在怀恩寺虔诚地为自己的父皇母后抄经。

    而得了她命令的侍卫守在各个入口,尽忠尽职地开始了守卫工作。

    凡是身材相似的,拦下了盘查;凡是过往的马车轿子,都要盘查;就连那长得文弱点的男子,都要拦下来仔细地询问查看;连同那寺内补给的车马,装运着蔬菜水果柴米油盐的车子,凡是能装人的,都要细细盘查,就连泔水车都没放过。

    闹得大家以为这怀恩寺出了钦犯了,不然为何要这么兴师动众。

    凡是这天去上香的民众,都见识了这位明慧公主的跋扈,使得她的威名迅速远播,当日之后,成为安南城民茶余饭后最新的谈资。

    当然了,大家谈论的时候语气是如何的,就不是明慧公主可以控制得了。

    虽然是普通民众,但是在这天子脚下,谁家还没几个达官贵人的亲戚朋友啊。

    更何况还有监察百官的御史台机构。

    明慧公主的“英勇事迹”不需要过夜,当晚就已经传遍朝野。

    有那耳聪目明的人,当晚已经悄悄地夜访首辅王端的府邸。

    “首辅,坊间传闻,这甄大人和长公主颇有渊源,您可曾听说?”

    在当今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王端曾兼任太子太傅,教太子明经,而长公主在旁边旁听。

    如果说满朝文武,谁对长公主最熟悉,王端当数一个。

    上朝都是被花白的眉毛挡住眼睛的首辅,在家更是如此,只见他眼睛微张,一副年迈力衰,困顿不已地模样,看向眼前的年轻男子。

    思索许久,终于开口道:“长公主啊,我当然熟悉。”他缓了口气,颤颠颠地伸出手比划了一下,“当时她只有这么高,天天督促太子读书。她自己只有八九岁的年纪,却总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首辅开始了滔滔不绝地回忆他当太子太傅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讲了大半个时辰。

    年轻的张牟眼皮忍不住要下沉了,你这个老狐狸,不说就不说,大晚上给自己讲经书,是什么意思。

    而另一边的明慧公主,从早晨闹到夜晚,却没等到唐允,心中懊恼,正欲打道回宫,却等来了长公主唐允相请。

    抄了一天的经书,手腕发软的唐慧不可思议地看了兰馨一眼,从对方眼中同样读到了惊讶。

    按理说除非是蚊子,不然不可能避过她的眼线,从外面进来这怀恩寺,难道这唐允真的会飞?

    想到今天自己的所作所为,唐慧不仅手软,连脚都软了。

    前来相请的是唐允身边的大宫女绿柳,她身后的小宫女手脚麻利地把唐慧抄写的经书一同收拾了。

    “殿下说了,要把公主亲自抄写的经书也放在圆塔上供奉七七四十九日。”

    一行人向着镇安圆塔走去。

    镇安圆塔在怀恩寺的最高峰,也是整个安南城的最高建筑之一,和皇城内的观星楼遥遥相对,成为大楚帝国安定繁荣的两座地标建筑。

    昭妍长公主唐允身着白色的粗布衣,正跪坐在一尊笑眯眯的弥勒佛前,专心致志地抄着经书。

    除了周边的香炉散发出袅袅的青烟,其余的人静静地跪坐一旁,静可落针。

    包括初来乍到的明慧公主,收起了她那扬跋扈的神情,恭敬虔诚地跪坐一旁,静静地注视着她的长姐。

    薄纱笼罩在唐允的脸上,只露出一双眼角微翘的美目。

    此时那双宜笑宜嗔,却总是迸射寒光的眼睛低垂着,把一切的刀光剑影都笼罩在长长的睫毛之下。

    权势滔天的昭妍长公主,如同这世间最普通的子女,心怀敬意,一字一句地为先父抄写着经文。

    这双眼睛,还有那握着玉管狼毫纤长有力的手指伪装不得,这就是她的长姐。

    但是这让明慧更不解了,难道是自己搞错了?

    也不知过了许久,唐允停下手中的笔,接过眠莺递过来的帕子,细细地擦了双手。

    对着一旁的唐慧问道:“可曾用膳?”

    此时已经酉末,早在一个时辰之前,本想赶在晚膳之前回宫的明慧公主让人请到此处,一坐就是一个时辰,此时的她已经饥肠辘辘。

    但是她半点怨言不敢有,只柔顺道:“尚未。”

    唐允对着身后吩咐摆饭,自有人去安排。

    她拿起唐慧今日抄的佛经,细细地看了,点头道:“明慧今日心情不错,连这佛经都抄出了心包太虚的境界了。”

    唐慧脸上一红,不知道长姐这是讽刺还是讥笑自己。

    不过没等她想出怎么回答,唐允已经接着说:“明慧心孝,给父皇和惠淑皇后都抄了经书,但是独独缺了孝惠贤皇后,这是何故?”

    惠淑皇后是明慧公主的生身母亲,但却不是高宗皇帝的原配,只是个续弦,而高宗皇帝的原配,正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孝惠贤皇后,乃是明慧名正言顺的嫡母。

    这唯独缺了嫡母的孝顺,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唐慧语塞,一时不知所措。

    明慧回头交代:“差人回去告诉宫里,明慧公主今晚留在怀恩寺陪我抄经。”

    有宫人应声而去。

    当天晚上,明慧公主抄了一晚的经书,不仅把孝惠贤皇后的那份加倍抄了,还把大楚先祖们的孝心都一起表了。

    抄得明慧公主面有菜色,脚步浮浮。

    连续三天,才被放了出去。

    但是事情还没完,连续三月都没有懿旨的凤鸣阁,向皇帝递了折子,是昭妍长公主亲自下的罪己诏。

    主要是对于自己从四年前开始代管后宫,管教幼妹这件事作了充分的检讨,明慧公主因为一时顽皮在怀恩寺滋扰民众,扰乱佛家清净,实属自己管教不严。

    对自己的处罚如下:

    一、捐出自己一年的俸禄供给,在民间修建义学,惠泽百姓。

    二、罚自己继续在怀恩寺修行,反省己过。

    三、把明慧公主也搬到怀恩寺,让她沐浴佛光,修心养性。

    前两条还好,第三条和自己相关,明慧公主不干了。在怀恩寺三天,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素斋,每日跪坐抄经诵佛,这日子哪里是人过的。

    明慧公主跪到皇宫的祠堂里,对着先皇和孝惠贤皇后的画像不断地哭诉忏愧,不过两个时辰,就已经晕倒在祠堂里。

    好容易醒来,还要挣扎着去。

    后来还是皇帝亲自出面,把她安抚住,亲自下旨,明慧公主已经深刻意识到自身错误,但是因为体弱,所以就不去寺庙了,在她自己的明月阁里面设一个小佛堂,让她日日参拜。

    完了皇帝还下令,从自己的库房里拿出白银两千两,和昭妍长公主一同建义学。

    明慧公主连忙表示,此事由她而起,也拿出一千两白银,建义学。

    一时之间,在朝中上下形成了一股风气,大家都争着捐钱参加到义学的筹办工作中去。

    这个举动悄悄地推动了大楚的基础教育事业,福泽百年,为大楚的复兴打下意想不到的基础,史称“昭明之始”。

    无论对后世有多么正面的影响,当时的明慧公主是十分不快的,因为她服了软,丢了脸,出了钱,但是事情还未结束。

    皇上亲自下旨免了她去庙里思过的处罚,唐允也不好和皇帝打擂台,但是她却可以给唐慧请两位嬷嬷来时刻约束她的言行举动。

    而这两位嬷嬷,一个是高宗皇帝年轻时候的殿前侍墨,一个是惠淑皇后的乳母,这两人素来生性谨慎,不拘言笑,而且辈分极高,唐慧一时还真的不敢在这两位面前放肆。

    这下她算是消停了,既然惹了皇姐,就有被她清算的准备,这是从小到大印在她心中的认知。

    如今唐允亲自给她重新复习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