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女书商
繁体版

地理卷

    这片大陆,因在沧浪之大洋的西边,有时又被称为“西陆”,至于大洋的东边,自然就是“东陆”了,太古时分,东陆来了位圣人,称作明帝,他替西陆扫清了吃人的蛇兽妖魔,划下十二城的格局,

    白龙山,打南边的栖城起源,蜿蜒向安城,越耸越高,到白龙寨那儿,打个旋,就是白龙山,是在安城南面,离桑邑好几里地。那山脉,本是耸崖伏谷,山势跌宕瑰奇,美则美矣,不适合行路。好容易白龙山东侧有一条岭,岭坡比较平缓,商人们忙不迭在这儿开了条官道,是桑邑往栖城去的最便捷道路。往东,又突然耸起,这次耸得没什么回旋转折,直接就像一把天刀剁在了东边,隔开了安城、与海滨的觉城。这一道山脉,就叫青神岭。海上吹来的大风,靠青神岭的遮蔽,无法任性肆虐于安城。海上的丰沛雨水,却仍然能滋润安城的土地。

    青神岭分隔着鱼米安城与海滨觉城,继续往北,一路越走越高,到华城地界,又像它拔地而起时那样,戛然而止。海滨的风延着青神岭一路北上,到这里突然得到释放,与华城那片海域自带的海风彼此拍击,加倍奔腾咆哮。

    安城——

    酒业有民谣:“上泉换下泉,好酒也变酸;上河换下河,有酒不能喝;上江换下江,丢人又砸缸。”

    共有八大邑

    安城的南边有山,东、北、西侧都是平原,太阳每次落下去的地方都在山线和平原线的交接处,落得比山头更低一点时,艳红喷出光焰来,像一支火炬,金粉流丽的、照亮了从西边奔流而来的云晓河。

    桑邑,在安城不算大邑,广植桑,盛产丝。苎麻种植很具规模,大小有数十家麻园,垄断了整个安城百分之四十的麻业。慕华倒后,张某(主营酒业)独大。还有陈雍且再川(原来是慕家旗下,产麻纸。)

    有条大河在山乌槛后门流过,名为“云晓河”,有浮桥、一座石拱桥。深倒不深,宽有一丈多宽。幸而山乌槛地势略偏,来的人少些,河流弯到这儿,沉静下来。山乌槛在此漂絮。

    黄狼岗得名的由来,有人说是因为从前曾有可怕的黄毛狼在那儿出没过,有人则说因为这岗的形状有点儿像狼。不管怎么说吧,它现在比什么狼都可怕多了。它现在是乱葬岗。

    云晓河北岸,是绍乡

    张邑和桑邑紧挨着。从桑邑的中心到张邑的中心,成年汉子从早上出发、走到半下午也就到了,有骡子、驴子什么的,只要半天,快马则只要跑一会会儿。

    张邑:不再大面积种桑麻,而是主攻稻米。主要销往西边的画城、寒城、栖城、未城

    土地变黑了,白龙寨那片山脉彻底被甩在后头,平原正式铺展开,风和阳光都没了拘束,尽可泼辣辣施展了,但仍保留着一些婉约气度,打滚也要从容着来。这是南方和北方的交野、是个赤足穿绣花鞋跑过石板街的小姑娘,有种只可意会的快乐。

    天果寺:镇妖塔,开篇秋天塌了,修到本书一年春,仍在红火开工。藏经塔,没有镇妖塔那么高。悟宁住所,在寺庙的后门,

    拂云街就在巨虹巷旁边,呈“丁”字形联接。宝刀他们租的屋子,在巨虹巷脖子段上,走出一截路,一拐,到了拂云街尾巴,就是洛月的住所。

    桢邑:精织染。有宝箴娘子的宝箴坊。

    华城:尚武。一座风声烈烈的城池,基本上是平原,偶尔有山,也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据说,如果有泥土,也全被大风吹跑了。

    一条大河从北流来,往安城走,宽大和缓,名为“露河”

    画城:处在西北部,名字如画,其实遍地乱石,水源稀缺,绿意星星点点、难得一见。有句谚语:“漪牛肚子里讨水!”形容一件活儿难办、磨时间,又或者嘲讽谁小气,钱入手,如漪牛饮水,再要取出来就难了。

    未城:极度重视绿化与农业。礼法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