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俗成
繁体版

第十四章 晚餐进行时

    两宝各端着一个装了三份菜和一份米饭的不锈钢盘子来到候诊室准备边吃饭边给姥姥替班,文芳见状赶紧把折叠桌打开供两娃摆放套餐盘子。候诊室有俩宝坐镇,文芳交代了下就去诊疗室转悠,顺便问朵朵需不需要给她把饭菜装盘里在灶台上温着。

    朵朵说:“老妈,您吃完了给我端过来吧。我这正忙,暂时没工夫吃。”

    “那我先吃饭去了。等会把饭菜装在盘子里搁锅上热着,等你忙完再自己回客厅吃吧。”玉兰说完看了下墙上的挂钟,知道到吃晚饭的点还差六分钟。为了方便两娃早点去二姥姥家搞调查,她决定提前去客厅等饭吃。

    当文芳走进客厅时,桌上已经摆好了酒杯、碗筷,小明往返厨房和客厅端菜,玉兰端着个温米酒的瓦罐从厨房出来。看到文芳,玉兰赶紧打招呼:“亲家母,您快坐,这儿马上就好。”

    小明从玉兰手里接过瓦罐说:“您去坐,我来倒酒。”说着就从文芳面前的酒杯开始给三个小酒杯倒满了自家酿制的米酒。

    三个酒杯都倒满了酒后,小明率先端起酒杯说:“两位老妈辛苦了,恕我酒量不好,我同时敬二老一杯!”说完一饮而尽。看到小明的酒杯空了,文芳就说:“阿明,诊所还有很多事要做,我现在不宜喝酒,你帮我喝半杯吧。我最多只能喝两口尝尝。”说完就端起酒杯往旁边的小碗里倒了两口米酒,然后把酒杯搁到小明面前。

    玉兰因急着要给两娃送菜,就起身从橱柜里另取了小碗盛了满碗米饭给文芳端过来:“亲家母,那您先吃米饭。等您忙完了再接着喝酒。”小明忙起身给岳母夹菜,并去厨房给老妈和自己盛米饭。

    看到小明盛米饭去了,玉兰坐下来喝了几口米酒,表示自己已经陪文芳喝酒了。等小明端着两碗米饭返回客厅,玉兰就起身对文芳说:“亲家母,您慢点吃,我先去给两娃添菜了,马上就回。朵儿的饭菜已经温好了。”说完就去厨房端起那个盛了三个小菜碗的不锈钢盘子急忙往候诊室走。三个小号菜碗里装的分别是素炒白菜、油焖螃蟹和泥鳅豆腐。俩孩开吃的时候,素炒白菜还没开始做,油焖螃蟹和泥鳅豆腐是中午给两娃留下的还搁在冰箱里没来得及加热,这会玉兰都用小号菜碗给盛好了。玉兰认为,每样菜的营养成分都不同,孩子每餐吃的菜种类越多越好。只是做菜太麻烦,一餐做四个菜对于她来说不容易,做了就得让俩孩每样菜都吃一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两宝端着套餐盘子来到候诊室的时候,小明的手机闹钟响起来了。闹钟一响,表明已经是下午四点四十五分了。那会小明看书看得很起劲,他只得把当时的思路初略地写在便签纸上给书折了角就立马往客厅走。但既然动了笔,三五十分钟肯定一晃就过去了。所以小明的闹钟会比实际出场的时间提前二十分钟。作为一家之主,开餐时间到了却不在场是很不妥当的。他家六口都是忙人,俩孩晚饭后休息二十分钟要忙着写日志、相互检查日志,从下午五点五十五分至晚上九点十分,俩孩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

    诊所的下班时间是下午六点,之所以选择在下午五点五分吃晚饭,主要是为了俩孩的健康成长。孩子需要早睡,晚饭吃晚了对身体不好。还有就是玉兰和文芳都年事已高,晚饭也适宜早点吃。小明和朵朵在学校待的时间长,习惯下午六点以前吃晚餐。综合这些因素,小明家将晚餐时间定在下午五点五分开餐。因为晚餐期间朵朵和文芳都没下班,所以她俩很少正正式式坐在饭桌前陪家人一起细嚼慢咽。文芳一人负责候诊室,吃饭得有人替班。午餐通常是朵朵给她替班,晚餐一般是平平和安安给她替班。朵朵上班时间根本没得停,一到饭点,只得让患者稍候,等她吃完饭再说。在这种状态下,细嚼慢咽是做不到的,只能囫囵吞枣。好在晚饭吃得早,离朵朵就寝的时间还有五六个小时,食物到了肚子里可以慢慢消化。

    这天的晚饭朵朵忙得无法按时吃,玉兰从两娃那里得到消息就早早为朵朵温好了饭菜。给朵朵温饭的事通常是小明做,这事虽然操作起来比较费劲,但却很管用。就是把装满饭菜的套餐盘子搁在炒菜的锅子上。锅子里是半锅开水,盘子在盛饭菜之前已经用开水蒸过三四分钟,所以盘子架在锅子上里面的饭菜不加盖也能保温很长一段时间,盘子不加盖里面的饭菜就会和刚出锅时一样味道鲜美。中间还可不时开火让锅里的水保持恒定的温度。

    玉兰去了诊所,客厅里只剩下小明和文芳。文芳趁机说:“阿明,听你二叔说,吴老太家给朵朵送的红包里有一万元现金,她大儿子还说朵朵治好了他妈的病值这个价。从这个事情看,朵儿的医术确实还可以。现在咱们家开支越来越大,朵儿的诊金一直没涨。你是否给朵儿做做思想工作,像那种事后表感谢的红包,让她以后就不要拒绝了。”

    小明说:“妈,您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朵朵已经当众表态了,要是以后收受患者的红包,就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这事使不得!朵朵的思路是求家人健康平安,尽量减少开支,减少开支就等于增加收入。还有就是这涉及两宝的教育问题。朵朵要求俩孩不收受同学的礼物,不参与同学和朋友之间互相过生日、请客之类的活动,要求俩孩在日常用品上不要和别人攀比。您也知道,这些话两宝的“作息细则”里都有,孩子上一年级那会就能背了。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得自己做到。现在可以贷款买车,本来咱们家也可以买车,但朵朵认为目前我们家反正没时间出去旅游,一辆三轮车足够了,没必要买车。别人骑摩托、开小车,我骑三轮车,给俩孩的感觉就是自己老爸在物质上从不和人攀比。又比如吃晚饭,诊所下午六点钟关门,如果把晚饭的时间改到下午六点半,那您和朵朵都可以正正式式坐下来吃个饭。但朵朵考虑得培养俩孩早睡早起的习惯,晚饭吃晚了孩子必定犯困晚,所以把晚饭时间规定在下午五点零五分。您知道,朵朵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她的做法自有她的道理。当然,我也会把您的意思向朵朵转告,但估计朵朵不会改变收受患者红包的决定。妈,不够您也别太担心我家开支大的问题。如果俩孩一直顺着我们的意思来,那我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是可以节省很多开销的。比如孩子出国留学,可以是自费,也可以考公费。公费是不要自己掏钱的,自费的话至少每人得花七八十万。就算患者送的红包里都是一万元现金,七八十万的话也得七八十个患者来送。但朵朵给人看了八年病,也就是吴老太家送了个一万元的红包。照这样计算,我们要想通过收受患者红包的方式来攒够俩孩自费留学的费用,是完全不可能的。俩孩自费留学至少得准备两百万,您想想,要收够两百万的红包我们得等多久?还不如我们不收红包,为俩孩做好表率。孩子服我们管了,公费留学就不会有问题。毕竟我和朵朵都是读过研究生的人,把孩子教育好不是难事,前提是孩子必须服管。孩子服管的前提是我俩得以身作则,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昨天安安的同桌莉莉送给她一个卷笔刀,安安不要,莉莉就气哭了,最后安安收下了莉莉的卷笔刀。这事安安都写在日志里了。如果朵朵晓得安安收了莉莉的卷笔刀,她肯定会很生气,一定会严格批评安安,让安安把铅笔刀退回去。所以我没把这件事告诉朵朵,我想故作不知等两天再做处理。但今天下午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事情是这样的:下午我骑车去接两宝,在他俩还没上车之前,我就把朵朵当众拒绝吴奶奶一万元感谢费的事给俩孩说清楚了,兄妹俩坐在三轮车上一直在讨论这个事。安安拿出纸和笔一算,知道一万块钱可以买三百三十三个价值三十元的卷笔刀。平平本来不赞成安安违背妈咪的告诫收受莉莉的卷笔刀,就说莉莉那个卷笔刀值不了三十块钱,说妈咪能够毫不犹豫地把三百三十三个价值三十元的卷笔刀退回去,安安没理由还留着莉莉的卷笔刀,并提议自己帮安安把卷笔刀退给莉莉,安安自愿采纳了平平的建议并把卷笔刀交给了她哥。安安自觉改正错误,就是因为朵朵没有收受吴奶奶的万元红包。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孩子服管,比什么都强。妈,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那倒是。行,那你就别跟朵朵说了,免得她认为老妈不跟她一条心。你妈对朵儿拒收红包的事不赞成,你等会也跟她解释解释,免得她气出病来。我得去诊所了。你慢点吃。”文芳说。

    “妈,再吃点茭瓜吧。两宝和我妈都在那边看着,没事的。”小明一边说一边给文芳的碗里夹茭瓜。

    文芳一边把碗端起避免小明继续夹菜自己没法吃完,一边说:“我已经吃撑了,别再夹了。你妈还没开始吃呢。”

    “她好办,毕竟她是厨师兼总管,她没得吃了可以再炒一个菜。”小明说。

    “你千万别这样说,要不会把你妈气坏的。你妈每天三顿饭下来得炒十二个菜,切菜洗菜都很麻烦,你说她没得吃了还会另外去炒菜吗?肯定不会!没得吃了她会直接不吃。不信你仔细观察几回试试?”文芳说。

    “妈,谢谢您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小明知道文芳说的是实情,自己为了讨好岳母说了不该说的话。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你妈管着一大家子的吃喝可真不容易。行了,我这真的得过去了。”文芳起身说。

    这时给俩孩送完菜的玉兰刚好走到门口,就对正准备去诊所的文芳说:“亲家母,您这就吃好了?坐下来再多吃点吧。俩孩在那管着,您不用着急。”

    “亲家母,谢谢您做了那么多好吃的!我已经吃好了。估计平平和安安也吃得差不多了。他俩刚才说吃完晚饭要去他二姥爷家玩的,不知是否还记得?我得走了。你们娘俩慢慢吃。”文芳边说边往外走。

    “姥姥,您这么快就吃好了?”平平对刚走到候诊室门口的文芳说。

    “当然吃好啦!要不怎么会过来呢?你俩不是说吃完饭要去二姥爷家搞调查吗?是不是不去了?”文芳提醒俩孩说。

    “‘君子之言,驷马难追’。我当然是说去就会去。姥姥,您信不信,这盘子里的饭菜我最多三口就能把它吃完。”平平说。

    “我信,我当然信!我们家平平和安安最乖,跟你妈咪一样从不说假话和空话。不过,吃饭不能太快,饭菜要在嘴里嚼碎了才能往喉咙里吞。否则的话,营养吸收不了。还有,就是吃饭要尽量少说话。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文芳说。

    刚才小明关于孩子教育的一通话使文芳感触很深,知道俩孩现在很懂事。她希望俩孩在小明的悉心管教下能成为公费留学生。所以,她以后会在俩孩面前多说朵朵的优点,也要提醒玉兰在俩孩面前多说小明的优点。这样,孩子会更服小明和朵朵管,从而越来越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