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宗义散文篇
繁体版

永生幻影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每个人的追求各不相同,有人追求生,有人追求死,追求生者,渴望永生,至于最后究竟获得还是未获得永生,不得而知,但是只这般根据文学思想史去推测,倒能看到几分迹象,文学思想史中记载历史上存在一批修真者的角色。其中不缺乏有神通者,虽然也有很多背上了千古骂名,这一批留有骂名的人,便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径直让一部分人放弃了对永生的探索,理由是“秦皇汉武都无法实现的事情,我又怎么能实现呢?”于是永生逐渐被埋没在历代改朝换代战争中,后每至和平年代便又会浮出水面,无论是清代袁枚的《子不语》,还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对于永生的物种都略有记载,这一特殊物种便是“僵尸”。

    那么“永生”究竟能不能实现呢?理论上来讲,可能性有,并且可能性很大,但只是从理论上出发,一方面,从空间容器的角度来看,人体作为细胞容器,本质上是由多个细胞生命体组合而成,细胞的寿命很短,代谢速度十分快,理论上讲,只要细胞新陈代谢快,或者新细胞的诞生速度与旧细胞死亡速度相一致,则可以达成某种平衡,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新的细胞膜能不断再生,然后便能够始终维持在一个平衡合理区间。于是形成永生假象,或者永生幻影,在没有外界的干扰,正常获取能量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形成或者达到某种平衡,进而实现假象意义上的永生,也就是“那个人过了几十年,可是他或者她的模样没有多大变化。”不过,这便涉及到代际公平,现有的人类社会存在生死循环,而当这之间假象意义上的永生达成后,便会产生一种矛盾,或者当一个人跳出循环之后,他将不再为人。

    关于永生,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过去的人们都在追求永生,可是一旦永生之后呢?依据现代科技水平,能够实现人体或者空间结构上的永生,而这恰巧缘于人体拥有与计算机类似或者共通的结构,或者计算机拥有类似于人脑的共通结构,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目前制造的机器是基于人类乃至自然界中其它生物的再创造。

    因而人体拥有了可以随意变换身体组织结构,关于这一点,是让人极其惊讶的,人类的身体结构就像是一部机器一样,内部的核心分工十分明确,每个器官的分工也非常明确,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最初人体塑形过程中,一切都为零。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原因,人体在最初是可以随意变化的,《道德经》中曾有记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某种意义上便说明人的无限可能。《西游记》中也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记载,至于是否为真,或者《西游记》究竟是一部“拟山海经”的百妖谱,还是一部游戏之作,这里需要划个问号,就目前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西游记》极有可能是一部写非人之物的书,或者其所描摹大部分情形大概率可能为当时动物界或者自然界实录。

    除开孙悟空,《西游记》中载猪八戒拥有三十二般变化,依目前“家猪”与“野猪”考察中,可以观出其中确实存在变化,而且变化之速度惊为天人,家猪出野外深山生存数日,能长出獠牙,转而成为野猪,这某种程度上为生物的变化提供了证据或者依据,亦或佐证。

    “家猪”与“野猪”的蜕变或者转化,至少说明“哺乳动物”存在着某种异化,而獠牙进一步证明,历史上“僵尸”这一永生物种存在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血液”为何能救人,以及“喝血”与“输血”之间的区别,这之间道理不言自喻。

    李白《蜀道难》中曾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中“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一句,间接表明这一物种至少某种程度上存在。

    此外,不光如此,岳飞《满江红.咏怀》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更加说明,在古代,或者至少唐宋时期,存在“饮血”的传统,这不禁让人不寒而栗,种种迹象表明,至少在文学史上,“僵尸”这种物种是真实存在的。

    但至于“僵尸”能不能进化,以及僵尸能不能获得永生,在新冠病毒中,又找到了答案,“新冠病毒”从最初的新型冠病毒,后来变成“德尔塔毒株”,再后来,又变成“奥密克戎”,最后“新冠病毒”与“奥密克戎”结合,产生更高级或者可以进化的超级病毒机制,不难发现,在历史上,“僵尸确实存在进化的可能性”。而这一物种现在究竟存不存在?

    结合生活经验,存在,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压制下,这一系列特殊物种包括从前“树妖、象妖、狮妖、虎妖、猪妖、猴妖”等灵智觉醒的特殊物种,逐渐从人类社会中淡出,而实际上究竟存不存在?答案是“存在”,只是现在思想开化了,换了个说法罢了。

    动物们其实帮助了我们人类很多,曾经吃饭靠“牛犁地”,外出靠“马出行”,守家靠“小狗”,现在人发达了,还是莫忘了这些动物曾经的好,看到了,如果能帮,就帮一把。

    永生具有可能性,而且实现永生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在你准备走向永生之前,或者你是否准备好“孤独n个世纪”,或,你是否准备好看着身边的亲朋好友一天天老去,然后你却丝毫样貌没有改变,而感到痛心,而感到无能为力。

    其实,人类可能一开始就是“永生的物种”,只是后来选择了将“死”纳入轮回,于是进行了“死而为尘”的设定,自此,人生才能够多姿多彩。

    永生是一场幻影,“痛苦”是不灭的证明,除去“痛苦”之后,独自一人熬过百个世纪,即使是永生,又有何意义?

    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叫“痛苦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