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宗义散文篇
繁体版

于是都成了选择

    职业太多,什么都想做,学问太多,什么都想知,谈资太多,什么都想谈……

    “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五石散,五石,你喜欢那一个?“苹果、梨子、香蕉、榴莲、鸡蛋……”哪一个最好吃?诗词歌赋歌舞剧,哪一个你更爱?日月五行星宿星宫,哪一个你最喜欢?动漫电影电视剧绘画音乐哪一个你更会?教书写书读书讲演,搬砖开车开沟机导地平,接电线碼编码做动画,跑步铅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高尔夫,修空调修电视修电脑修线路修公路修房子,怎么还分好坏?建建建建,盖大楼建工程建了又会旧还会换,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百年,一百年三十年二十年十年五年,只一秒钟,比高速还快。换换换换,今天,明天,后天,终于把人都换。

    智能智能智能,智能时代早些到来,特斯拉人工智能值得期待,机械自动化时代早些到来,就业问题将不存在。

    我看了几本书水浒、西游、三国,认识了鲁达、猴子、刘备,听了几堂课,晓得了原来我是在说闲话,而不是正儿八经的散文,只是我把它叫作破体变体。

    原来陈西滢《西滢闲话》里也跟我想的一样,我看到里头也把英语跟中文混在一起,他比我想得要早。

    了解了下他的评论,他也看过郁达夫、鲁迅,他也看过“狂人”,我也看过“狂人”。

    古书里头说楚地多狂人,狂人,什么人?不晓得,又好像晓得,只不过一方水土一方人,这狂人究竟好也不好,我无法评论。

    说他好,他又说要吃人,说几千年来的历史告诉人们要吃人,说他不好,他又说出了现实,几千年来的历史上确实人吃过人,不知道是谁,又弄出了篇“礼教与吃人”,又写得光明正大了些,反正作品都是如此,只要作者没了,便死无对证,故人已去,至于怎么去的,或者有事怎么艰难的活着的,我不晓得。

    作者是怎么死的?不晓得,文学性死亡,还是现实性死亡,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海子、顾城,他们曾写过《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代人》,我还记得“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而我去用他寻找光明。”

    时代已经变了,开放了,从前是为了生而生,现在是为了生而死,为了死而生,为了生而死而生,为了死而生而死,为了生而死而生而生,为了死而生而死而生而死……为了死还是生?

    有人说,生与死轮回不止,死而生,生而死,生着死,死着生,我或许活着,我或许死了,又有人调侃“有的人20岁就死了,到80岁才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有的人喜欢洗澡,有的人不喜欢洗澡,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于是我们活在了选择里,也活在了迷茫里,我们曾经没得选,常会抱怨“不是没有理想,只是我没得选”,现在有了选择,还是会抱怨“不是不选,只是选择太多了,乱花渐欲迷人眼”。

    我们活着了选择里,也活在了迷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