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宗义散文篇
繁体版

工具存在的价值——不是运用吗?

    知道了,或者全部知道了,就一定好吗?

    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创造者,也都会成为毁灭者,或者叫“终结者”。

    知识给了我们力量,力量让我们无所不能,淡水可以增量,空间可以压缩,粮食可以增产,人也能被改造……

    某种意义上讲,人本质上就是机器,只不过组成人的,是特殊的机器结构。

    现在的机器人目前是出于硅结构或者ape结构,以后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但是总体上讲,人工智能自始至终也只能是智能,而本质上来讲,人还是最高级的机器,至于原因,我想原因是多种的。

    首先,人的结构是独特的,人的结构很特殊,是由生物细胞构成的,往元素方面来讲,人是碳基结构,本质上是由碳元素氧元素以及其它微量元素构成的,这也决定了人体的可能性,毕竟二氧化碳中包涵碳元素,同时金刚石中也包涵碳元素,而根本上来讲,碳元素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这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生物体的皮肤是可以挡住导弹。我想讲到这里,我不往下讲,你也明白了,但为了怕你不理解,我还是继续讲一下,或者继续说明一下。

    羰基结构的生物拥有最稳定的结构,同时也具有最强的结构,碳具有最强的可塑性,这也就冲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人体修炼的可能性,也就是通过打磨锤炼,聚碳,人体是可以比钢铁还要坚硬的,毕竟金刚石的硬度摆在那儿。

    此外,人能做人工智能做的事,虽然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人工智能那样做的那么准确,是的,人工智能的存在本质上来讲,是为了人服务的,而不是取代人的,或者说,自动化本身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将可以有更多时间的去娱乐或者从事其它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并不是不会做事,而只是人工智能可以帮人承担风险。

    只是该不该运用这种超新科技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是绝对不会拒绝有一个服从我们命令的事物,而恰好这就是人工智能会的,虽然它们确实有独立的芯片和思维能力,但本质上还是机器,如果人类不给它们添加设定,那么便不会有人工智能等于人这种说法,因为它们还是机器,只是人的思维里,有情感这一种东西,情感会让人突破禁忌,说白了,机器的情感是由制造它的人决定的,一个懂得四川话而不懂其它方言的人,制造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制造它的人不会给它输入其它方言的代码,只要不输入代码,那便不会有接下来什么“人工智能产子”,什么“人工智能”有灵智的现象产生,说白了,制造人工智能的人的用途决定它的使用价值。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将会上升一个纬度,而这将从所有人都变成创造者开始。

    而人工智能的使用,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毕竟当人工智能被创造和普及的那一天,我们即使都在家躺着,仍然会有资源会被生产,不过那应该是“专业自动化”。

    一个专业领域的事情将会被一个人完成或者一个按键完成,这是一种好事,这意味着分工的再细化,作为现实世界的人,需要做的,将会转向,转向一个乐其乐的过程,或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众人乐的实现条件,将是由一个超新技术的诞生开始,毕竟那时,我们便不用做事,而只用享受过程或者这几十年来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而生的结果。

    但新生往往伴随着毁灭,不要将超新技术的用途弄错了,其实它们的合理合情使用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