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宗义散文篇
繁体版

做人做事,最忌讳的,是起哄

    有人把“起哄”当成一门学问,比如说《乌合之众》,我实在不以为这本书有多聪明,虽然这本书销量确实不错,说实话,我也认为这本书中有一些地方也比较好,比如“女巫案”部分,讲真的,所有女巫或者当时的某些祭品都大概率是先知,毕竟哥白尼就是一个实例,这本书中实际就是关于“起哄”的学问,是的,“起哄”的学问。

    起哄?怎么起哄?

    起哄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当大众遇到心理危机时,你在旁边煽风点火,或者别人都对一个人或者某件事有意见时,你压根不知情,或者即使你知情,你觉得这件事比较好玩,或者这件事有可取之处,然后你就跟着扯嗓子喊,我以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说白了,你喊的时候,甚至连这件事的正确性都不知道,你知道“黑和白”的分别吗?你不知道,因为就算你知道,也可能知道的只是一种,而不清楚其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因为黑白的内涵就是如此,黑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白的含义也是多种多样的,你压根就不清楚,你只知道别人都喊,你便也跟着喊,但是究竟为什么要喊,或者值不值得喊,或者这样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你不会考虑。

    虽然我以为那样是不明智的。

    起哄一般情况下,多见于生意人,同样一个东西,本来它的价位定得一个位置,然后你对于这个价位,你觉得它应该再低一点,甚至免费,当然,通常情况下,作为一个消费者,他是巴不得免费的。

    所以我以为那是不明智的,毕竟在这之间便出现了一个实质性问题,也就是一个理智性问题。

    本来大家可以共商公议,说白了,一方少赚一点儿,一方少出一点儿,或者一方多出一点儿,说白了,这里就是谈感情问题,做生意是需要谈感情的,毕竟做生意一般都是这样。一般做生意都是在一个熟人比较多的地方去做,不是因为要赚熟人的钱,只是因为大家好说话,你给我一点儿,我给你一点儿,大家自始至终都是你谦我让的状态。

    生意起哄则不一样,生意起哄与资本垄断相对而言的。生意式起哄是比较缺德的行为,说白了,一个路人,甚至是一群路人,他们不买东西,就是来凑热闹的,还要求放低价格,当然如果是特殊情况,没得钱的情况,需要另讨论。生意起哄是指一些游手好闲的人,自己对于某一种商品不感兴趣,但是却对于这种商品进行打击,并要求放低价格,甚至让价格趋于免费状态,这对于商家或者店家来讲,是一种不良行为,或者这会使商家积极性受挫,经济自然也就下调,这便涉及到的是一个经济市场环境的问题。说白了,要优化市场环境,首先要减少起哄的人,同时也要鼓励真正反映问题的人,这样,在一个市场中,大家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同时,还有一个是对于消费者利益的维护问题,这就涉及到情感维系问题,说白了,做生意做,肯定是在熟人里头做,商家应该对熟人或者老顾客应该看得起一些,或者态度应该好一些,虽然人可能不是什么大顾客,也可能不是非常有钱,但是你得抛开你势利眼那一套,说白了,做生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维系,这是一种相互的过程,做生意的人对别人好,别人才愿意常来,本质上就是这样,不可能是你天天骂别人穷光蛋,别人还往你店里跑,除非是真爱,否则一般大家都是不愿意的,本来就是来买个东西,结果还等人骂一顿,我估计是个人,看到这种服务态度,肯定也躲得远远点,反正我是不愿到这种地方去的,宁愿回家种田自给自足,也不愿到这种地方消费。

    所以做人做事,最忌讳的是起哄,如果是反映真实问题的,那应当鼓励,但是对于起哄的,这个肯定是零容忍的。此外,对于做生意的人,最重要的是情感维系,换句话来讲,就是商德。

    所以说,消费者要有品,生意人要有德,二者合一,大家才能更好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