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宗义散文篇
繁体版

班级授课教学模式未来走向文献综述

    【摘要】班级授课制早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已见论述,后经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接续发展,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的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指导下,班级授课制由初步发生发展,到接续发展,而后渐趋成熟,近代开始传入我国,在我国最早采取班级授课制的是清代的京师大学堂。时至当代,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我国的班级授课制的发展逐渐不适应时代,亟待改革,而改革整体走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朝着虚拟化课堂改革;一个是往形式内容兼备的现实课堂轨道迈进。本篇综述主要从国外班级授课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与我国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的落后性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对比分析法,更好地借鉴外国先进文明成果或者成功经验,促进本国班级授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解决以及班级授课教学模式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教育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

    一、国外班级授课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时至当代,我们不得不承认发达国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确实比中国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先进,虽然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存在忽视知识性的恶劣后果,但总体而观,发达国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确实能够培养一批有才学的人才,我们如果能够汲取外国先进教育文明成果或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化外国先进教育文明成果或先进文明经验为“我”所用,则本国之教育将蒸蒸日上矣。由是,笔者综述先就外国或者主要发达国家的班级授课模式目前先进的教育模式入手,以期了解外国班级授课模式的教育或者主要发达国家的班级授课模式的教育目前的先进性。

    (一)虚拟教学——去课堂化

    虚拟课堂是近几年来,受疫情影响的外国或者主要发达国家的一次重要尝试。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或被迫,或主动,各国人民大都在家或医院接受隔离管理。因而,线下实体教育教学无以为继,老师和学生不得不接受虚拟化的线上课堂教育教学。在线上课堂基础上的虚拟化教育模式下,去课堂化的虚拟教育呈现可能性,也即老师和学生不再局限于线下实体教育模式,一切都开始虚化,包括课堂在内,而建立起这种虚拟课堂的教学模式,只需要“虚拟体验器”或者“VR技术”中包含的“VR眼镜”即可体验。而国外基于此,优先展开了尝试。“VR作为一种IT技术为教育手段升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1]“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与应用。”[2]

    VR技术给虚拟化教育带来了可能性,其主要作用方式在于虚拟场景与教育的实景结合,也即通过游戏“虚拟世界”方式展开教育,将资源往虚拟世界投入。“在如今,游戏不仅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更多的存在于‘人和机’之间,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使得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游戏慢慢走进教育领域,引来了更多专家学者以及老师们的关注。”[3]“VR教育游戏作为教育游戏的一种,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技术促进教学的研究热点,并不断与各学科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具有认知视域下VR心理健康教育游戏的运用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有效教学辅助手段,使教学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4]

    虚拟化教育已经逐步成为大势所趋,从前实体化教育与现在的虚拟化教育之间已经产生了某种冲突。但这种教育模式在提供先进性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现实的资源过度向虚拟世界倾斜,现实世界将会逐步退化,也就是这种教育模式在使得师生在快速并且充满乐趣的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使得现实资源逐步缺失,进而引发一系列现实问题。

    (二)人工智能助教——优师法

    在信息膨胀的当代,传统的教师已经不具备优越性。传统教师通常被认为是“知识的化身”,“真理之所在”。而实际上,在大数据时代,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挖掘的时代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作用在淡化,或者教师的神圣地位已经开始动摇。“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教师的角色职能价值被削弱,在新的教学场域教师的角色相应转变。”[5]教师的优越地位正在一步步消失,或者在知识平等的时代,在新的认知平等的时代里,教师的“先知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而在当代,当代教师时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学生现在都已经不用我教了,我感觉我读了大半辈子的书,感觉一点儿价值都快没有了。”当然,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或许,你只是需要一个人工智能助教,那会让你教学得更轻松。

    发达国家开始尝试人工智能助教,将人工智能引入课堂。就是将人工智能置于课堂之上,每逢下课,或者课间时间,学生们就可以向人工智能提问,老师上课时也可以向人工智能提问,如此以来,课堂又增添了一些活跃性和乐趣,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成了“先知课堂”,“人工智能早已知晓一切”,师生都可以从这堂课中有新的收获,“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一种职业岗位。”师生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一个“民主教育时代”即将到来。“学习者自组织教学资源探索实验——印度墙洞实验”[6]

    人工智能的出现,带来的,将不只是挑战,还有机遇,正确认识国外或者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文明的先进经验。

    二、国内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局限性

    国内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国内的班级授课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文明的成果,并且沿用至今,并没有发展出自身的独立性。时至当代,国内教育模式日渐僵化,需要改变。而主要问题集中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一)内容逐渐缺失

    国内班级授课制教学内容从近几十年来,几乎未取得更新,并且某种程度上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正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的教育在内容上仍然存在欠缺。主要集中表现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方法”两个层面。因而导致大量的资源被固化在理论知识的开发上,而现实却几乎无人问津。

    国内的教育内容主要缺陷是“假、大、空”,空话太多,套话太多,而实际运用层面的东西过少。因而形成一种“能力固化”的情形,能从事某一行业的,换到另一行业,就无法接续发展了,而实际上,现实变化着的实际需要的是能够应对变化的综合性人才。

    传统的“重知识理论,轻实践方法”的班级授课模式亟待改变。

    (二)形式逐渐泛滥

    大数据时代来临,各种信息技术逐渐膨胀,一方面是内容上的发展无力,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等关系展开的内容,一方面是形式上的过度泛滥。“黄瓜”,还是那个“黄瓜”只是换了张图片,“仍然是新瓶装旧酒”。

    主要问题集中在“照本宣科”“形式主义”,教学时,过于强调步骤,于是乎呈现出一种“形式上的僵化”。

    总得来看,国内的教育正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形式主义也正在一步步改观,内容也在一步步拓展,国内教育真在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国外或者主要发达国家的班级授课教育教学模式确实具有先进性,而且有可以提供给国内教育教学发展借鉴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虚拟化教育,体现在“去课堂化”;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教育,也即“优师教育”或者“先知教育”。不过同时还需要注意国外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资源过度向虚拟世界倾斜,因而造成现实的生活发展无力,或者打个形象的比方“网络上的公主,现实中的抠脚大汉”。此外,国内班级授课教育模式确实存在局限性,也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容的不充实,内容过于死板僵化,知识理论内容过于膨胀,可供实际运用的内容太少,主要集中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过度重视,对实践方法或者可以使周围环境变好的方法太少”。另一方面是形式过于泛滥,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性,所有的东西都开始虚化,可是虚化又不彻底,而是在用虚化的形式阐释现实世界,致使形式与内容不匹配——“新瓶装旧酒”。但总得来讲,国内的教育教学发展前景可期,正朝着现代化教育方向迈进,只要坚持不懈,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发展可期。

    参考文献

    [1]张兆松,李东平.VR教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5):25-27.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5.011

    [2]李倩,刘茜,孟帅.虚拟现实(VR)如何参与教育?——用户体验视角下的VR教育产品研究[J].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03):170-203

    [3]郭雪淳.基于VR的教育游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DOI:10.27751/d.cnki.gjxkj.2021.000216

    [4]梁巧房.具身认知视域下的VR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用[J].办公自动化,2020,25(22):38-41

    [5]周月玲,谢泉峰.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基于我国教师角色传统表征体系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1(02):87-92

    [6]童莉莉,张晨,黄荣怀,雷凤宇,杨赞波.教育社会实验: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研究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22(03):62-68

    [7]石连海,杨羽.适应与跨越:人工智能冲击下的教育现代化[J].中国教育学刊,2022(03):47-52

    [8]赵磊磊,张黎,章璐,赵可云.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焦虑:现状分析与消解路向[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3):81-91

    [9]林攀登.风险社会视域下教育人工智能风险及其治理[J].中国成人教育,2022(04):19-24

    [10]单辉.5G+人工智能融合视域下学校教育的价值反思与重构[J].教育探索,2022(02):11-14

    [1][1]张兆松,李东平.VR教育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5):25-27.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5.011

    [2][2]李倩,刘茜,孟帅.虚拟现实(VR)如何参与教育?——用户体验视角下的VR教育产品研究[J].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03):170-203

    [3][3]郭雪淳.基于VR的教育游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DOI:10.27751/d.cnki.gjxkj.2021.000216

    [4][4]梁巧房.具身认知视域下的VR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用[J].办公自动化,2020,25(22):38-41

    [5][5]周月玲,谢泉峰.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基于我国教师角色传统表征体系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1(02):87-92

    [6][6]童莉莉,张晨,黄荣怀,雷凤宇,杨赞波.教育社会实验: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研究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22(0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