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
繁体版

第六百六十一章 拜见史家小姐

    保龄侯府门前,

    开了侧门,

    老管事上下打量一番来人,虽然穿着并不是很华丽,但也是江南那边上好的锦布,一身劲装,脸色刚毅,应该不是说谎,尤其是那双眼睛,暗藏精气,老管事年岁虽大,但什么人没见过,这小辈倒也是位正气之人。

    能在胡同巷子里住下的,有宅院的,也都是族里的人,至于为何族人不上主家谋个生活,显而易见,史家可不像京城贾家富贵,主家用度都是精打细算,所以史家上下,其他几房的族人,只能另寻他路。

    为其他勋贵,甚至是世家豪门,去上门做的门客,不少商会打杂的,也能见到这些人身影,在京城,也是心照不宣的事。

    老管事估摸了一下,点头答应,

    “成,那就进来吧,小姐住在西院,有什么事,长话短说,不可久留,另外,我还还需要派人,跟着你一起过去,可明白。”

    老管事倒也没有为难史太,不过还是要嘱咐一番,毕竟保龄侯府,还是侯府,规矩还是有的,史湘云乃是侯府家的小姐,见外男还需要四目监视,不能有出格的事发生。

    “是,管事,在下明白,在下只站在院里,说一点事就走,不敢耽搁小姐时间。”

    史太点了点头,赶紧答应,今日来,就是和小姐叙旧,早年间要不是小姐举荐,自己可能就沦为码头的苦力了,机缘巧合才有今日出路,怎敢坏了规矩,自己倒也真心答谢一番。

    “好,既然如此,进来吧,你们两个,随着他一起过去,算是给带个路。”

    老管事让开身子,让史太走进来,然后指派两个门房的小厮,在前面领着路。

    史太一抱拳,谢过之后,迈着步子进了侧门,随着两位小厮一起,往西边小院走去。

    进了侯府,

    依稀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史太不禁抬眼打量了一番,门里又是一片宽敞,庭院内精心栽种的花草树木,围绕着一座亭台楼阁,正厅就坐落在阁楼的正后方,侧面就是一个池塘,好像,亭子里有人,

    虽然看不清楚,但是能在主家院子里,围着那么多侍女伺候的,定然是主家的人,万不可惊扰,

    史太猛然一惊,立刻把头低下,疾步跟了过去,绕过墙角的壁影,就不见了踪迹,

    可就是这小小的举动,却被亭子里的人瞧见,

    少许,

    亭子里,慵懒的嗓音响起;

    “今个可是稀罕,府上好久也没来人了,都快晌午了,却有人登门,也不知是何人来此?”

    庭院中,

    亭子里的石凳上,铺着一层厚厚的垫子,身后的栏子,也被丫鬟拿着锦布挡着风,所以亭子里坐着,也就没了那种清冷的感觉。

    再看亭中坐着的人,乃是保龄侯府,如今史鼐的正房夫人郎淑慧,围在身边伺候的丫头,都是夫人的心腹,有一管事的婆子,抬眼望过去,背影倒是熟悉,好似在哪里见过,忽然想起来,以前在府上前院干的花匠。

    “回太太,来的也不是什么稀罕客人,看样子也是胡同里,住着的偏房族人,想必是有什么事求了过来,这才入府上拜见。”

    “哦,什么事求了过来,那个人,你可认得?”

    顺间,

    当家太太就来了兴趣问道,看着来人也实诚,竟然有了一丝战将的气势,那可是在南王府才能见着的,史家,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人,不都是窝囊怕惹事的。

    老婆子见此也不敢卖关子,想了一下,就介绍起来,

    “回太太,自然记得,看背影有些熟悉,老婆子要是猜的不错的话,好像是东边胡同巷子里,那一片三房同族的子弟,应该是叫史太,早年间靠着求见小姐的时候,入了府上做了浇花除草的花匠,孤身一人,也未娶妻。”

    “呀,这么说来,竟然是湘云那丫头安排的,一个花匠,也不对啊,我怎么没见过。”

    郎淑慧往后坐了坐身子,贴身丫鬟水珠,着人拿了几床被子垫在后面,靠了靠更舒服一些,正色的看向眼前的婆子,府上伺候的奴才并不多,为了节省花费,除了必要的颜面,其余的人都遣散了,剩下的,多多少少,自己都有些印象。

    老婆子一愣,她光知道那人叫史太,入了院子,至于离开没离开,何时离开的,她倒是不知,刚刚那样子,显然不是一个花匠该有的气势,好似在外面得了差事,毕竟那身衣衫,同族之人能穿的起的,少之又少,正在为难之际,

    身边伺候的丫鬟水珠,开了口,解了围;

    “太太,看您说的,府上要的人也不多,早些年那一次遣散了不少府上伺候的人,除了买下卖身契的奴才,不少偏房子弟可不都走了,虽说不知什么时候走的,前后几次遣散也没差几日,想来就是那时候一起走的。”

    水珠把端来的糕点,轻轻放在石桌上,另外沏了壶茶水放在那,小声的解释道,

    那老婆子见了,赶紧附和一声,

    “是啊,太太,从那以后,可就没了新人再入府,都是些老人留下来,”

    其他的,老婆子可不敢再说,就是因为此事,史家就沦为京城勋贵的笑柄,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诺大的侯府,连个下人奴才都养不起,当时候,京城各家,都在看笑话,荣国府贾家,更是还派人来过问,此事,她这个当家太太,如何不知,想来想去,都是气愤不已,

    “此事,虽然万不得已,但也是侯府做的有些错了,可惜侯府有侯府的困难,做下这些招惹闲话的事,必有其难处,又不能往外说,我这个当家太太只能勉励撑着,要不然,像那宁国府贾家,嚣张跋扈惯了,主家主子都下了诏狱,祸事不就多了,可知道族中子弟,出了府之后,做些什么营生过日子。”

    郎淑慧坐在那一脸的复杂神色,也不知阿父,为何要把自己从南边千里之地,嫁入到京城史家,光听史家一门双侯,岂料竟然内里是这种货色,想到了父王当时候的绝情,那么些年也不知为何,耿耿于怀啊!

    “太太说的极是,京城里,宁国府贾家的事传的沸沸扬扬的,如今也不知如何渡过难关,那些勋贵老亲,好似作壁上观一样,竟无人帮衬,至于族中子弟出府之后的事,倒也不难打听,不过就是有些不好开口,免得玷污了太太的耳朵。”

    面前的老婆子,赶着话回答,忽然想到近些日子,不少史家的子弟,竟然奔着荣国府那边去了,好像是随着荣国府二奶奶,安排的活计讨生活,心中还埋怨,自己怎么又开了口呢,

    不由得,脸色有些纠结起来,话里话外,都是自己的错了。

    这样子,倒是让郎淑慧看在眼里,内里难道另有隐情,遂问道,

    “怎么,难不成还不能和我这个当家太太说的,生么营生,竟然还不能说了?”

    老婆子一听,慌得跪了下来,那么多人,总有些人不能启齿,如何敢说,可是又不能瞒着太太,一脸的不情愿,回道;

    “不敢欺瞒太太,府上做活的族中子弟,出府后,都是另谋生路,有的去了码头做苦力,有的去京城做了伙计,还有的去了庄子里帮工等,还有些男子做了***,竟让族中有些女子,做了那青楼的营生,日日接客,丢尽了脸面,只是近些日子好些,他们不少人倒是回来了不少,去,去了”

    老婆子迟疑着支支吾吾也说个不清,话说刚刚言语中,史家偏房同族的女子,竟然当了窑姐,心中暗自恼怒和羞涩,一点朱唇万人尝,怎么可能,好说歹说,也是史姓,这

    郎淑慧见此,眼神一凝,正色问道;

    “有话就说,自甘堕落的,那也没法子,剩下的人回来就回来,还能有什么隐瞒不成。”

    “不敢,不敢,太太,此事说来蹊跷,也不知怎么的,京城里就传着,那宁荣街起了富贵,气运就偏移了,京城贾家,一东一西,如今是东衰西贵,

    荣国府那边愈发的了得,贾家族中子弟,几百人都在荣国府讨生活,听说都是荣国府当家二奶奶安排的,前段时间,史家子弟,竟有百十人回来之后,也去了荣国府那边,听说府上二奶奶来者不拒,全给留下做了帮工,给了营生,史家族里上下,都是感恩戴德。”

    说完,老婆子吓得跪在地上叩首,实情确实如此,甚至其他勋贵子弟,也有不少赶过去的人,京城都在盛传荣国府二奶奶的菩萨心肠,那撒出的银子,如流水一般。

    话音刚落,

    让史家夫人郎淑慧,立马变了些颜面,贾家荣国府当家二奶奶,好像在哪里听过,不就是王家的嫡女,被王子腾联姻入了荣国府的那位,好似叫王熙凤来着,手段竟然如此了得,

    那为何宁国府那边,心里一惊,暗自琢磨,所谓的东衰西贵,未必不是史老太君安排的,

    作为史老太君的娘家,郎淑慧如何不知那位史家姑姑的厉害,说不得,这样的局面是姑姑一手造成的,

    “你可知,贾家那边,为何会如此,宁国府落得如此田地,本夫人也未见荣国府那边搭救啊。”

    “回太太,这些事,岂是我等奴才能知道的,无非是市井传言,都说是宁国府主家,恶了洛云侯,才有了此番祸事,还有的说是洛云侯落井下石,引得勋贵进退不得,多为传言。”

    老婆子眼珠子转了转,把市井传言都说了出来,不过,早之前,宁国府抢亲洛云侯的事,几乎尽人皆知。

    郎淑慧一听是洛云侯插手的,想了想,应该是如此的,当时候,洛云侯刚入京城的时候,娶亲闹得那一出,整个京城都在看笑话,如今落井下石,也没人敢过问,只是

    “起来吧,说的都还是在理,”

    “谢太太。”

    老婆子擦了擦汗,起身退下,立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喘,只有丫鬟水珠,不时地给添茶倒水,

    “嗯,这云糕就是好吃,可是在姚记商号那边买的。”

    史府太太郎淑慧,伸手捏了一个云糕送入口中,软糯香甜,入口即化,可惜不能久放,不然送到南王府给父兄尝尝也好,

    “回太太,却是姚记商号那边现成做的,在他那买,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身边伺候的水珠,嘟着嘴回道,每次去采买,都要提前好些日子,

    “嗯,买的人多了,自然是要预定,对了,刚才还想着,荣国府那边,本夫人听说是谁来着,有着洛云侯府的平妻住在那。”

    正吃着,

    郎淑慧忽然想起来,夫君好像曾说过,洛云侯从江南回来后,又被陛下赐婚,那女子还是住在荣国府那边,是谁倒是忘记了,

    “回夫人,是江南巡盐御史林如海的独女,林黛玉。”

    水珠倒是记得清楚,老爷说的话她还记得,就小声提醒了一下,郎淑慧恍然大悟,就是她,

    “想起来了,就是那个林黛玉,她可是老太君的外孙女,如今可是洛云侯的平妻,还有一个伯爵爵位傍身,老太君可是好算计啊。”

    不由得,

    郎淑慧坐在那深深叹息了一口气,宁国府四处树敌,荣国府却是四处结交,甚至联姻,什么东衰西贵,还不是老太君一手安排的,也罢,是时候找个时间,去荣国府老太君那边坐坐,说说话,

    另外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当家二奶奶做的什么营生,竟然这么赚银子,贾家子弟众多,月历都是固定的,勋贵之家都有定数,都有了营生,一百人一个月的月历就有二百两银子,那要是三百人就是六百两银子,要是再多,什么营生利润那么大,

    要是能分润一些,史家如何能过得这么“落魄。”

    “水珠,记得去外面,买上一些礼品和糕点,等府上的事安稳一些,咱们就去荣国府一趟,”

    郎淑慧眼神微微眯着,忽然想到西院的丫头史湘云,倒是个好借口,

    “知道了太太,奴婢替您想着呢。”

    府上西院,

    史太随着二人来到了一个不大,看起来有些破旧的院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早年间见过小姐时候,还住着阁楼,如今这种院子,都是下人奴才住的,难道说小姐如今也被,苛责至此吗。

    心中对侯府的那点好感,顿时荡然无存。

    前面领路的两位小厮,敲了敲门,然后推开别院,说道;

    “此院子就是了,快去快回。”

    二人倒也没有进去。

    史太点了点头,顺着推开的门走了进去,

    院内,

    都是两间主屋,带着东西两个偏房,中间的地方竟然是个菜地,里面还种上了一些蔬菜,西边还有晾晒的浆洗的衣物,房屋虽然破旧,但还好能遮风挡雨。

    只是这院子里的一切,哪里是一个侯府大小姐能待的。

    史太绕过菜地,来到主屋前,一抱拳喊道;

    “小姐,故人史太来访,打扰小姐休息。”

    史太本就是习武之人,嗓门自然大一些,

    屋内,

    还在吃着糕点的主仆二人,听见外面有人喊,吓得噎了一下,史湘云急忙拿起一碗水,喝起来送一送,这才好受多了,

    “谁在那大喊大叫,”

    说着话,就打开窗户,只见一位壮硕的公子立在院子里,颇为有些眼熟,史太,是他啊,

    “见过小姐,是在下。”

    史太见到开窗的是小姐,一抱拳就是一拜,早年间要不是小姐体恤,他也挨不过那最难熬的日子。

    “竟然是你,史太,怎么有空回来了,是不是又遇到困难了,翠缕,里间还有一包散碎银子,拿过来。”

    史湘云当然记得他,三房的族人,可惜侯府也不好过,终究是离开了,这一次来,应该是遇上了困难,忙叫翠缕去拿自己的一些私房钱,

    屋内的翠缕听了,显然极不情愿,这些都是她们主仆二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如何能给他,

    “小姐,怎么”

    “快去,”

    又是一声催促,翠缕才极不情愿的去了里间屋子。

    心中的不舍,都在脸上挂着,

    而外面站着史太,心中如何不受震动,小姐还是那样善良,急忙阻拦道;

    “小姐,在下不是有困难,也不缺银子,如今在下,在永诚公主府上任职副将,不需要小姐破费,当年之事,在下牢记在心,今日特意来还小姐银子的。”

    说完,拿出三锭二十两的银子,走到窗前,放在窗边,而后又退了几步,

    “这,那么多银子,小姐,”

    史湘云还未开口,翠缕激动地就把银子收了,史湘云眼神有些疑惑,

    “史太,有何事你就说吧,本姑娘只要知道的就会告诉与你,可是遇到事了。”

    “回小姐,并无事,今个来就是看看小姐,另外,恕在下多嘴,小姐年岁渐长,作为侯府嫡脉,如今却这样生活,也不是个安稳之地,小姐要多做打算,”

    停顿了一下,史太终究是开口,问道;

    “小姐可还记得荣国府那边?”

    “如何不记得?”

    “你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