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之原始异界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远征准备

    “呜呼———”

    震耳的欢呼声响彻平原,十几只角牛的尸体躺在坑里,周围提着武器的夏部落族人一边为又一次成功的狩猎欢呼,一边收拾现场。

    在训练新装备数日之后,每天固定在村外巡逻的侦察队伍在两公里外的平原上发现了一个角牛群。

    这种被张成称之为“角牛”的东西体型十分庞大,大概是成年原始人的二倍。

    它们有着灰黑色的硬皮,头上长着尖尖的牛角,对原始人几乎是一下一个。

    好消息是,依照策等人的情报,角牛的习性比较温和,并且是草食动物。只不过因为它们庞大的体型,很少有部落敢去招惹成群的角牛。

    张成碰到了一个约有三四十头角牛的大型角牛群。对于他来说,凭借如此少的尖端装备,还要尽可能不损失人地围猎这么一大个角牛群,简直就是秋天盼着吃水果——想peach呢。

    于是他退而求其次,选择分割出一小群围猎。

    还是一套老战术,远攻将角牛群逼迫到设伏区,分割出一小群逼到坑内围杀,剩下的就放跑。

    这一次,配备精锐装备的二队承担了大多数近距离输出任务。铜剑出乎意料地锋利,虽然张成制造的时候没对这玩意的锋利度报啥幻想,但是总归要比石剑好用。

    在勇士们的奋力劈砍下,角牛厚实的皮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遭受砍击的角牛都被砍出了一道道深深的伤口,即使体型庞大也扛不住这种连续的重伤。

    最终,在铜剑和换装铜制矛头的长矛的围攻之下,13只角牛惨死在了陷阱里。

    当然代价也不是没有,几个二队勇士遭受了一点攻击,不过都被护甲挡住了。

    张成对收获非常满意。13只角牛,光是这些大型动物的肉就足够全族的人大快朵颐到冬天。

    如果按照一向的长期保存节省使用方针,这些角牛肉加上现有食物储备足够他们吃到明年春天。

    除此之外,牛筋也是张成迫切需要的。他一直想将远程攻击手段从扔石头改进成射箭,但是苦于没有适合当弓弦的材料,只得作罢。

    而牛筋,显然就能胜任这种要求。

    13头角牛的牛筋,张成估计他能给整个部落的远程攻击兵全部换装。

    另外,角牛的牛角、牛骨和牛皮也是十分有用的材料。前两者用处还不很大,牛皮则是十分有用。

    角牛的牛皮是硬皮革,虽然单层防护力并不十分出众,但叠成多层之后防护效能也相当出色。

    况且,面对拿着木制和骨制武器的原始人,这些防御绰绰有余。

    张成开始着手准备远征,在冬季之前解决这心头之患,然后舒舒服服地过一个冬。

    首先他要准备的是基建。村子目前的面积只占了山谷内这片大空地的不到一半,更别提远处还有空间。

    原木储备还有不少,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张成动员族人迅速建造了10个标准木屋,准备安置到时候带回来的战俘和战利品以及过冬补给。

    这几乎让整个村子的规模翻了一番,原木储备一下子消耗了近一半,族人们热火朝天地干了一周多,才将这些房屋全部建造完毕。

    在这期间,他们又组织了几次围猎,进一步充实了食物和材料储备。

    现在鱼类在食物储备中的占比越来越低,主要是张成更倾向储存不需用盐也能晒成肉干长期保存的各类陆地动物肉。

    远征需要带2~3队人,抽调部落一半以上的人力,这些参战人员都需要精锐装备才能最大程度压制敌人。

    为此张成新造了10支装备黄铜矛头的长矛和5把弓箭及100支木箭。

    除此之外,他还对参战人员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队列、装备和耐力训练,保证他们在战斗中体能可以撑住,并且能按照命令行动。

    除了人力之外,载具也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需要乘船快速抵达目标地点并返回,而之前侦察用的小船是不能满足运送四五十人参战的需求的。

    张成为此新造了五艘尺寸为5×8的桨动力木船,主体使用去皮原木制成,大大加固了舰体结构。

    整艘船的可用运载空间是3×6,18平方米的空间可以搭载不少人呢。张成打算让一队跟他在头船上,二队与所有近战攻击人员挤第二和第三艘船。

    由后勤人员掌管第四和第五艘船,那上面会载着大多数补给,并在返航时装下大多数战利品。

    这样做的代价也是很大的——造船所用的木材几乎掏空了木材储备,他还额外花费了七天时间让所有人接受航海训练。

    终于,在前前后后花去了大半个月时间,连树叶都开始变黄飘落之后,由46名受过基础训练的族人和5名指挥官组成的远征队伍踏上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