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
繁体版

想躺平?挺难的

    我特别想躺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看到好多孩子都在躺平,其实我知道他们是对的,他们努力达不到爸妈的要求,只能躺平。但我却无法为他们辩驳,只能先处理亲子关系,帮办法先针对父母采取措施。我自己要是有我学生的这些家世我都想躺平了,躺平一辈子安逸多好。

    这段时间爆发食品安全问题,不少在海外的博主都聊海外有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我去问了问留过学的同事,她们说美国的瘦肉精、过量的玉米糖浆、激素、抗生素。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全世界的韭菜都一样,有需求就有欲望。资本就是要把你榨的的干干净净啊。你要吃要喝要喘气儿,压力大不开心想喝杯奶茶,加班了辛苦了想搓一顿儿,你的哪个环节不是人家盘子上的肉、口袋里的钱。你肚子里头的菌群都是人家训练的。

    在人类这里,美食是个资本割韭菜的第一资源,美食不仅能让我们饱腹,还能让我们心情愉悦,更能让我们看到生存的机会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浸泡在微生物的海洋里的,每个人身体各处,可能存在着接近于10倍自己身体细胞的微生物,包括我们的脸、鼻孔、口腔,尤其是肠胃系统,到处都是微生物。从这个角度理解,人类就是一个微生物的集合。这就意味着,我们跟另外一个人吃一顿美餐,其实不只是分享了食物,还分享了彼此身上的微生物。俗话说“夫妻相”,指的是夫妻在一起生活时间越久就会越像,正是因为大家经常在一起吃东西,在吃东西的时候会产生菌群的交换,而菌**换的结果就可能会让我们长得越来越像。

    肠道菌群能分泌对精神状态产生影响的物质。2019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000多名参与者的粪便中的微生物,并且对参与者进行了评估和诊断,发现肠道菌能够通过分泌多巴胺的分解产物影响个体的心理。此外,还发现细菌分泌物能提高人体血清素浓度,因此每天摄入两种活菌的人会更快乐,不容易情绪低落和发脾气。

    我们的大脑、情绪、认知判断、社交行为、人格特质等并非完全是大脑做出的判断,同样受到体内微生物的重要影响。例如勇敢和胆怯这两个特质就受到微生物影响。

    有个心理学实验:把小鼠放在高台上,有的小鼠不知所措,有的小鼠纵身跳下,有的小鼠犹豫不决。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约翰克兰带领团队对小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更换,把胆小的老鼠的菌群与胆大的老鼠的对换。三周后,小鼠行为也发生了互换,曾经特别胆大的老鼠现在要花三倍的时间才能跳下。肠道菌群同样影响小鼠情绪状态。直接给老鼠喂食长双歧杆菌或者短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让老鼠更加勇敢;而长双歧杆菌可以让老鼠在面对压力时保持体温稳定。二者都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研究者进一步将人类的菌群转移给老鼠。将激惹综合征或者抑郁症病人的部分粪便移植到无菌大鼠的肠道里,把大鼠放到水里边,普通的老鼠会不停的踩水求生,但实验组的老鼠表现得特别消极,求生欲望低,很少挣扎。

    我们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身体各个部位充满各种各样的菌,人体是90%的菌加10%的个体细胞构成的生物体。而人的鼻腔内存在700多种菌群,研究发现,阿尔兹海默症发生的预兆是嗅觉改变,预示着人的大脑在十几年以后可能会出问题。自闭症人群肠道里的念珠菌属细菌水平会明显上升。而抑郁症和焦虑症也都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

    我们的吃的食物连着我们的情绪,带着我们的肉身、时间、尊严,甚至连整个人人生哪个没被资本盯着,想让你发展成是什么样就可以发展成什么样,从食品安全控制人不是危言耸听,你要是想吃口干干净净的菜和肉不是没有,有,就是贵!

    我们为什么都这样大部分人还在挣扎,没有躺平和摆烂?是因为我们希望有选择的机会,希望有改变的可能!

    有些人有不躺平的本事,却非要躺平,那叫选择躺平。像我这种没有躺平本事那叫躺平吗?那就不叫选择,那就是不得不活下去的出路。我也不想天天卷的那么累,也想躺平,但说一千道一万,我还是想继续好好活着吧,我也没想自己主动了结了自个儿对吧?也不想生病、也不想遭罪,对吧?那我至少得多搞点钱,吃点好的呀。努力去赚钱,不一定能赚到钱。不努力肯定啥都没有。

    是我们小时候过得太幸福还是受的教育太美好,才会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人的。有钱人吃有机食品那叫食品安全,菜地里生虫子都不敢喷农药,都要亲自用手捉,那是他们吃的东西,穷人?吃的那都不叫食物。

    “脂肪有害,但糖没事,带糖更健康,蔬菜水果鸡猪牛羊来自农场”。这些通通都是谎言,那些国外的食品巨头公司齐聚一堂制定行业标准,这就是让狼来讨论怎么保护羊。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怎么做食品更健康,反而是怎么让你上瘾,吃的更多,你以为他们请的是营养学家,其实他们请的是化工专家;你以为他们研究的是食品品质?其实他们研究的是成瘾性。就和毒品那个成瘾性形成一样。一生没有见过太阳、一直踩在粪便和同类尸体上的鸡,三个月他们就上桌了,都是抗生素。还有一辈子没有吃过草,肚子上面开个洞,因为消化不良人要把手伸进去掏的牛。鸡鸭羊缺乏运动,肉太肥,瘦肉精用起来,肥肉还是太多,那就强迫性的销售到太平洋上的小国小岛去,让他们胖去吧。然后就不得不找美国买药,也就养活了医药行业。美国遍地的大胖子,那种胸、肚子和腿都看不出来哪儿是哪儿的肉山随处可见。但似乎美国还不是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国家,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国才是。

    你说人都是人吗,有的是魔鬼,还有大多数是魔鬼养的韭菜。

    后来某些资本国家又不让堕胎了,怕出生率掉下来,不够割了。

    食物是人的欲望,并且是和性一样是不可割舍的欲望,你别合理化,也别道德化,我希望有一天我想躺平也能健健康康的躺平,而不是为了吃一口好一点的东西无休止的卷,成为疯狂增长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