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
繁体版

什么年纪就该改做什么事

    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曾经我也觉得这是一句老祖宗智慧的话,理论上讲一辈子按照老祖宗的流程走完,一辈子的遇见的波澜风险先人都有经验、都能看的见,一辈子一眼望到头该是多好的人生,不费心力的人生也就是传统意义的幸福了。

    后来我发现这是疼爱你的长辈对你的期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即便按部就班的走也有很多苦,也走过多少磨难。如果没有按先人规定路线走,自己的孩子从新在荆棘丛里开辟新的人生路那人一辈子的苦难就更多了,所以长辈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已经在很苦的生活里再寻找多余的苦难了,就说“你就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这样即便遇到生活中的苦难也是常规苦难,长辈都经历过,可以凭借经验帮助你。

    我妈妈说他们的那个时代的人都特别糊涂,特别的傻,糊涂的结婚,糊涂的工作安排,糊涂的生孩子,结果30年后也基本啥都有了,孩子也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庭了,工作也能吃饱饭了。你们这代年轻人都想活的明白,都想把所有问题想的明明白白的再往前走,考虑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工作自己怎么选才能舒服。结果到头来个个都30多岁都不结婚,不生孩子,工作也不稳定,考虑那么多,想明白那么多又啥结果呢,啥用也没有啊。人生就糊糊涂涂的过也挺好,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最后也就什么都有了。

    我前段时间谈了一个工作,对方是做高端相亲会的,把大龄剩男剩女都聚集起来,能撮合一对是一对,跟他们负责人谈话的时候,对方问我我的婚姻情况,我实话实说了:我单身,不知道会不会再遇到那个心动的人,但是原则上我是不会要孩子的,如果遇到心动的人我也会告诉对方我不要孩子的想法。我觉得人是可以一辈子不结婚的,但不能一辈子不谈恋爱。结婚不过是保证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合同。但一个人如果真的铁了心要走。一纸合同绑在一起也是束缚,没啥用。再说结了可以离,离了也可以复,责任理想上是专一的,但人的情爱却是流动的,真相爱的两个人有没有那一纸合同都相爱。签合同其实就是怕有一天分开了会吃亏,既然是合同关系就谈合同,大龄剩男剩女早就过了悸动的年纪了,每个人都是权衡利弊才剩到今天的,那咱就单纯谈合同,买卖不成仁义在,这社会真没有两个人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

    一番恳谈下来,对方觉得我是个坦荡的渣男,是个满嘴胡话的老流氓。她觉得我和他们理念不同,他们还是希望:“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

    其实我觉得对方也是在利益的基础上谈情感这个话题,他们如果不主张“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那他们怎么制造焦虑,怎么招揽顾客。人家本身也在做生意,只是不能对外把粉红广告泡沫戳破,还是世人要对婚姻有美好幻想,才能有利可图。

    我觉得爱情真的是个水晶球,很容易破,经不起考验,一丝磕碰都会有裂痕,千万不要去考验爱情。爱情是用来好好保护的,而婚姻是一个比爱情坚固一点的玻璃罩子,它能把爱情罩住,稍微的起到一些保护作用。尽管婚后难免遇到生活会有苦难、玻璃罩子会动荡,水晶球出现裂痕,但有个罩子就不会四分五裂的那么不堪,即便是水晶球碎了,婚姻这个罩子可以一辈子罩着破碎的水晶渣过一辈子。

    现代人实际上的爱情观,爱情这个水晶球碎了就碎了,下一个更大更好更晶莹剔透,真没必要特意非要花高价买个罩子保护起来,爱情又不是命,真没那么重要。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都是在不全很利弊的青春年纪里发生的,以后余生用来怀念,就够了。

    我之所以现在不认同“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是因为做了心理行业后我发现,每个人的心理年龄都不一样,有太多心理不成熟的人,你要他们在30岁进入婚姻生个孩子?那婚后才是走荆棘丛。

    我认识很多家长结婚后全是矛盾,丈夫不洗碗是矛盾、衣服乱扔是矛盾、连电话少了都是矛盾,跟孩子的就更多了,作业做不好是矛盾、不听话是矛盾、有自己想法也是矛盾、处理不好同学关系也是矛盾。关键是这些家长面对每一个矛盾都能炸毛,情绪爆发咆哮,你让她学习控制情绪,她得控制学个半年,这半年还不能有刺激事件,要不然谁让我控制情绪我削谁!

    本质上来讲成年人在25岁以后就可以控制情绪,25岁的大脑发育才真正达到了能控制情绪的生理条件,如果一些原生家庭得到爱比较少的孩子,那她需要在摆脱原生家庭以后重新用几年的时间在社会里学会情绪的控制,很有可能就奔着30岁的年纪就去了。加上如今的时代不缺吃穿,每个人精神需求增高,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本身成熟度就会延后,30岁不成熟的成年人比比皆是。

    这些心理还处于青少年的成年人,在青春年少遇到了情爱悸动的人,家庭条件好一点,自然结婚也快。

    那这些人未来婚姻里的矛盾点,爆发时都是填补自己情绪上曾经的不成熟。不过是在矛盾的借口中治疗自己的情绪,只是一家人都是互相发泄的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