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
繁体版

扮演弱者

    今天去医院了,双腿滑膜炎,自己去的时候极力克制不让自己一瘸一拐的,怕路人发现会有异样的眼光看我。但是回来的时候腿上药包扎了,就肢体上不自觉的就一瘸一拐完全不控制了,过斑马线马上红灯了,也不着急快走了,反正路过的车看到我腿上的绷带他也会让我先走的,我突然一下子体会到了“我弱我有理”的角色心态了,这感觉太棒了,完全不必迎合任何人,路过的老太太看到我漏出疑惑担忧的表情我心里都有种欣慰,另一个阿姨看到我的一个人一瘸一拐的过马路满眼的心疼,我心都化了,真应了那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然后我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看着我笑,我顿时就生气了,我都这么惨了你居然笑,还有没有爱心啊,还是不是人啊。但客观上讲其实人家也未必笑我,或许家里有喜事呢。但我那时看到他笑确实是有不好的情绪。

    我突然发现我喜欢扮演弱者这个角色,因为我们太少接到这样的角色了。工作中你必须扮演强者,要不然客户觉得你弱要求换人,老板觉得你弱,立马辞退你。我生活中不太会向伴侣示弱,不符合我的人设。

    但是大多数儿子会找机会向爸妈示弱,可惜我爸妈本身也弱,大多数时候我和他们示弱,他们也帮不到我。我跟他们抱怨说:“别人爸妈都给儿子买房、买车、安排工作,我父母啥也帮不到我。”

    然后我妈说:“那谁让你投胎的时候不好好挑了,现在后悔了,晚了,要不然你看谁有钱你去认一个干爹干妈吧。”

    摆烂,我弱我有理,你能拿我怎么地,我就是啥也给不了你,这就是他们的态度。我爸还得嘲笑我一番。久而久之也就不太想向父母示弱了。

    有一次我说公司不按规定时间发工资,都两个月了,都没钱吃饭了,我妈说:“家里也没钱,你逼我也没有用,要不然你把我放血看看能卖多少钱。”

    我从小到大看在眼里的是,我妈的妹妹家里有事她都不谈借钱,直接给,并且告诉人家:“不着急还啊。”

    怎么到自己儿子父母能刻薄成这样?

    源自他们从小教育我有一个思想,经常跟我说:“儿子要穷养。”

    我当时默默回嘴:“说的好像你有条件可以富养一样,穷的都揭不开锅了,还说要穷养儿子,你要生个姑娘,你还得说你要穷养姑娘呢,明明就是你没啥选择,只能穷养。”

    他们说:“儿子要穷养”的时候明显就是为了维护作为大人在孩子面前的尊严。

    清醒点,这不是你的选择,你没有选择。

    他们特怕把他们最后遮羞布扯掉,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亲自扯掉。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她们妥协,就是你儿子病了,再不花钱就快死了,那时候他们是真着急。他们本来的认知里人都是可以活到60岁以后的,自己的儿子也是一样,所以来日方长,没必要往死里砸钱(其实是自己没本事赚钱,就没钱,找的借口)。但是经历过几次手术台签字后,他们态度变得不一样了,他们觉得需要珍惜眼前人了,因为这个眼前人也不知道啥时候说走就走了。

    后来我就离开家了,他们态度就更好了,我妈给我打电活提醒我多吃水果,我说穷,还攒房租呢,她说她给我打钱。

    现在我说我腿走不了路了,我妈说我爸要飞过来照顾我!我赶紧拒绝,说打钱就行,没必要人来。

    我去年有一个来访者,林女士,林女士是一个富二代,父亲在老家有数不清的房产,林女士一辈子不用上班,收租就可以了。林女士是身材非常胖,300斤需要去减肥中心减肥,她是情绪上有些问题,只要情绪不好就会疯狂吃东西,忍不住的那种,肯德基全家桶她自己轻松吃两个。她去减肥中心也是常客,过一个月瘦了,回家情绪不好又会马上胖会去。

    然后林女士在减肥中心认识了马先生,马先生也是300斤,后来他们结婚了,但是夫妻关系不好,生了孩子以后也没多少性关系了,而且逢熟人就说自己和丈夫没性关系,吵架的时候,情绪实在控制不住还是吃东西,后来孩子青春期了,就把所有情绪都发泄到孩子身上了,出手狠辣。

    有一次她发现女儿不好好上舞蹈班,然后拿衣架抽了100多下,后来发现13岁的女儿这个月胖到了100斤,然后自己崩溃了,又一顿打。她说她怕她女儿也像她一样,她本来可以门当户对找一个富二代的家庭,就是因为自己胖,一辈子全毁了,她女儿坚决不可以胖,这是底线。她想到了自己因为胖受到的欺凌和不公,可她又没有办法排解自己的焦虑,只有吃垃圾食品了,她以前曾控制过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坚决不吃,后来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现在她觉得相比抑郁症,吃垃圾食品排解情绪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也走上这一步。

    她说她找她本想找一个家境也是非常好的丈夫,但是因为胖,有钱有势父亲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都黄了,还落下了不少闲话,最后让父亲也受人非议,最后她在减肥中心认识了马先生,马先生家境一般却是一个985高材生。马先生知道她家境非常好,就和她在一起了。婚后马先生不怎么工作,整天整宿的打游戏,也不陪她睡。最后实在被她以离婚逼的出去工作了,后来马先生事业不顺,想自己开公司,林女士也恳求父亲花钱支持自己的丈夫,丈夫的公司经营不善,有好几次员工开不出工资的时候都是她拿着钱去的。这让林女士越加恼火,每个月都在提离婚,但情绪过去了,丈夫服软了,她看看女儿又心软了。最后弄的自己疲惫不堪,女儿也有自杀倾向。

    我参与的家庭治疗有一年时间,我是希望她能把重心完全放回自己身上,去找到自己跟多的空间、爱好、朋友,甚至在有一段时间,我要求她和女儿丈夫处于隔离状态,这个她心理上挺难做到的。后来,感谢上海疫情爆发,封城了。林女士在上海,女儿在三亚看望姥爷,马先生在BJ公司。他们这样过了3个月,3个月的时间每天把时间安排满满的,线上心理咨询、线上瑜伽、线上金融理财课程,只关心自己的任务进度和亲人的健康,其他的都不重要,再团聚的时候,那真的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3个月的疫情治疗比一年的心理咨询治疗效果都好。

    无论多强的人,都喜欢在自我认知里扮演弱者,因为扮演弱者有好处,会上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