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秩序管理局
繁体版

第65章 黑帮

    城隍庙的庙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四个小朋友突然不见了呢?

    铁定从肄业馆了出来了,他想去城隍庙调查一下,看看是否有什么线索。

    庙会这种热闹集会,铁定没参加过几次,现代社会也就春节时公园里有场庙会而已。

    在过去的年代里,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庙会都是重要的日子,很多市井小贩,江湖戏班就靠这两天来赚钱度日。

    铁定叫上大壮,一起来到了城隍庙附近。

    虽然不是庙会,但是平日里这里也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了。

    大壮是来了上海从没时间来这里逛过,此时看到来往行人客商,有些激动。

    不过铁定却觉得这里和自己想象差了好多。道路全是沙土灰尘,行人也都是灰头土脸,没见几个干净利落的。

    从哪里入手呢?

    铁定看着街上的商铺票号伙计掌柜,广场的引车贩浆的走卒民夫。

    他们肯定有看到线索的人,但是没时间地毯式的去问,去调查。

    必须找到能总览信息,快速筛选出我想要的信息才行。

    “大壮,你没同乡什么的在这做小买卖吗?”

    “有啊。就是不知道上哪去找他,他白天一定是出门卖货去了,晚上才能回来。”

    那肯定是不能等到晚上啊,白白浪费一天时间。

    铁定接着就问:“大壮,你那老乡卖什么的?”

    “这大热天,他卖绿豆汤给一些使力气的,有时也我们码头,所以我们才熟识一些。”

    “走,去码头。”

    要看运气了,如果能在码头找到大壮老乡,就能打听下庙会的事情,或者找到其他庙会参与者,可以提供有价值线索。

    码头离得也不远,有大壮带路,走路半个小时就到了。

    码头正在装卸,有木箱,麻袋等等。

    铁定但心若是失踪的孩子,被装到箱子里很容易就被运走,离开上海了啊。

    不知道县衙那边派人查没查这里。

    大壮见到熟悉的伙计,笑着打招呼,约他们晚上他请客喝酒。

    铁定四处看看并无贩卖绿豆汤的摊贩,就把大壮叫了过来。

    “大壮,今天一个卖绿豆汤的都没有,是不是不对劲?”

    “先生,刚才忘了和你说了,这两天官差总来查看箱子麻袋里的货物,害得那些小贩不敢来。”

    官差总来?

    说明县衙也是做了一些调查工作的,那还好,心中略微放心一些。

    “大壮,走。带我去你卖绿豆汤那老乡的住处,他今天应该不会出摊了。”

    “怎么能呢,不出摊他喝啥吃啥?”

    “去看看就知道了,离的远不远啊?”

    “不远,不远。”

    铁定跟着大壮,两个人走了半个小时后到了一出低矮破旧的居民区,很多都是临时搭建的窝棚,也就能遮点阳,下雨就是水帘洞。

    “他就住这里吗?”

    “比我好,大小有个窝呢,我只能露宿街头,等到冬天来了就难过了。”

    七拐八拐的到了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窄小的棚子。

    没有人在。

    “他不在这,就和你说肯定出去了。”

    两人说话声,-似乎吵醒了旁边的一个婆婆。

    那婆婆颤悠悠的从另个窝棚出来。

    “你们找人吗?”

    “婆婆,小柱子是不是住这里?”大壮问。

    “小柱子啊?是住这里。不过啊……”

    那婆婆喘了口气咳了几下。

    “不过怎么了?”铁定紧张的问。

    “小柱子命不好,前几日被一些地痞无赖打跑了。”

    “打跑了?”大壮惊讶的问。

    “他去庙会不交保费,还让大家都不交,人家看他是顶事的,就暗地里把他打跑了。”

    大壮一脚踢飞了边上的一个竹篮子,“婆婆那是什么人干的?”

    “还能有谁啊?”

    大壮听的婆婆这么一说,愤怒火焰瞬间消失了,拉着铁定就要走了。

    “到底是谁啊?”铁定问大壮。

    “咱们惹不起,走吧。”

    铁定想了下听婆婆意思小柱子应该是被黑社会的人打跑了,因为他破坏了规矩。

    像庙会这种事情是一定有黑社会收保护费的。

    太好了,找到黑社会这些人,问一下庙会上的事情一定能找到线索。

    就是这些人既然是黑社会,自己怎么去找,找到了又如何肯让他们讲出事情呢。

    回去找刘大人,安排县衙官差来帮忙?

    那些黑社会的和官差虽然八成会有勾结,但是肯定也不会当他们面说真话。

    还是得靠自己,毕竟现在有了电击戒指,只要找到他们一个熟悉内情的人就行。

    “大壮,小柱子被谁打跑了啊?”铁定又问。

    “算了吧,惹不起他们的。”

    “那你说说他们是谁?”

    “车行的那些人。”

    “车行是什么车啊?”

    “就是那些小车。”

    铁定想起好像资料提过一次小车抗捐的事,但是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啊。

    此时上海独轮应该以运货为主,拉人的话也就是拉个孩子婆婆还行,有钱人就做马车,没钱人就步行了。那种影视剧常见的黄包车,此时还没引进过来呢。

    “这车行就是我们码头的老板,我们码头搬运货物,还有小车运货都归他们管。他们欺行霸市的,县衙都管不了的。”

    “大壮你等下,我方便下。”铁定跑到个角落拿出百科全书查了一下。

    确认了小车抗捐发生在五年后,也就是1877年呢,而且当时是因为租界工部局加税闹的。

    铁定的判断就是此时车行明面做的物流生意,实际垄断了和车有关的行业和码头装卸得市场。

    几年后他们可能又垄断了人力车,也就是黄包车的市场。

    他们和县衙关系应该早就勾结一起,和租界可能还是利益没分配好,后来发声抗捐事情。

    “大壮,车行这些人,你看谁在市面上混的最开,将来又当老大的料。”

    “那可能就是有个叫大林子的了。“怎么能找到他。”

    “找他干啥啊?”

    铁定拿出十文钱塞到大壮手里,“带我去就行,你在远处等着。”

    大壮接过钱来,犹豫了下,觉得还是冒险赚这笔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