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玩家的异世界征程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大兴土木

    城墙的高度被定在了25米,宽定在了20米。虽然耗资巨大,但是后期可以安置重炮一类的东西,而且洪水也绝对进不来,拥有较高的城墙,视野也会更加开阔,还可以居高临下攻击敌军。

    王都的城墙约有30米高,苏寒不想一是越礼,二是没有必要。苏寒给城市设计了四纵四横主干道,共计十六个城门。

    苏寒的另一个创意是将方形的城墙拐角修成圆的,也就是在拐角处修建了四个高塔,每个在33米左右,这样进一步提高了视野的开阔性,同时也节省了材料。除了城墙拐角,每一个城门的两侧也各有一个高塔镇守。

    也幸亏是苏寒有之前在龙之谷爆出来的钱,否则换成别的城主没人能以个人的身份建立这样的建筑,耗资是在太大,苏寒为了加强城墙的坚固性还在墙中间加了一层1.5米厚的钢板,地基也比别人深许多。

    建立城墙的同时,城主府彻底的完工了,苏寒将全称分为了25个区域,最中央是城主府,剩下的用大唐时期的坊来命名。苏寒的下一个建筑是海港和船坞,毕竟现在除了他和工匠们以外基本没有居民。

    海港分别设在北边,西边和东边。靠近两条河流和大海,但船坞只有在大海边上才有。这是一个大工程,没有十天半月无法完工,毕竟苏寒的要求是能制作远洋巨轮。

    与此同时,苏寒花了大力气打广告,吸引民众和往来商旅,以及一些大势力前来坐镇。

    苏寒优先建造了一些民宅,有些在内城,属于别墅之类,有些在外城,就是大众化的公寓了。

    苏寒给远在帝都的雪音公主写了封信,其一是两方互致问候,其二是需要雪音公主的援助。果其不然,雪音公主派来了王室的行政人员,一些王室的产业开始向这边做生意并开始勘测这里的状况。

    苏寒又雇佣了大量供人清理驿道并且建立了几栋优等客栈,将他们优先装修完成并且雇好服务人员。

    除此之外,就是各大公会了。

    公会这种东西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清除人类领土内的各种怪物,一是前去非人类领土探索,非人类领土比人类领土要大得多,当然危险性也更大。公会的种类很多,比如战士公会、法师公会等职业公会或者综合性公会;私人公会和国有公会等等。

    苏寒还颁布了招贤令,招募各种类型的人才,对他们许以重金;还有屯田令,别处的平民来此在城外开阔耕地三十亩以上的减免一半赋税,并且可以半价购得一处外城的房子,这道命令对于手工业者也同样适用。

    外城墙修筑完成之后是内城墙的修建,最为核心的九个区呈九宫格排列,内城墙就是用来包裹他们的。内城墙拥有八个城门,城墙高度为45.5米,宽度为25.5米,除了圆形塔楼以外,每隔一千米设置一个方形高台,圆形塔楼的高度是52米,方形高台的高度为49.5米。内城墙内部的钢板厚度足足达到了3.7米厚,比外城墙厚了一倍多。

    练兵场在城的西南方郊区和东南方郊区建设了起来,兵营都在练兵场的北侧,每个练兵场计划训练1250名士兵,还有500名是要防备城内,帝国的驻军还未调来之前,就要由自己的能力保护城池,当然现在的苏寒连一名士兵都没有。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

    苏寒在两侧的森林各开设了一个伐木场,主要目的为生产纸张,可以作为苏寒封印式神的工具,同时苏寒在全领土调查是否存在矿山。

    造纸作坊、铁匠铺、皮革厂、捕鱼场、纺织工场分别在这里建立起来。这里稍偏北,难免冬天天气寒冷,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能够加工制作棉麻制品。铁匠铺和皮革厂是为军队的装备做准备的,不过现在只能打制农具。

    下一个建筑理所当然的是仓库,主要分为粮食仓库、军需仓库和普通仓库,分别储存粮食、军需品和其他东西。粮食仓库数量最多,领主城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共四个。军需仓库只有一个,在城主府区域。普通仓库有三个,两个在内城,一个在外城,民间的个人可以在这里储存物品,但是需要缴纳保管费。

    渐渐地能通过摘选、适合当兵的人也渐渐募集到了,由于数量太少,苏寒让他们在城里维持治安,同时找人制作户籍,统计人口。

    苏寒对下属的五个城镇也时不时帮一把,尤其是柔柔,只会照抄苏寒,不过苏寒也不想让她管这么多。

    人口的鱼龙混杂导致出现了不少寻衅滋事等恶劣事件,于是苏寒又设立了监狱,在海边,而且是在地底约20米深处,想逃出来的难度相当大,反正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

    维持治安的和看守地牢的人手被苏寒统称为警察,当然也是抄袭前世。领主城的警察总数是700人,相必是绰绰有余。

    很快苏寒的城市就掀起了一场购地热,一群商会涌入开设分会,地价也是迅速上涨,人口也在逐渐增多,现在的人口总数为24032人,这个数字不小,相必未来会更多。

    内城墙完工以后苏寒就把精力放到了各类工场的建设上,什么瓷器、木器、陶器等等,只要市场上有的,苏寒必须在这里弄出一套生产线,当然金钱的消费也是巨大的,但绝对物有所值。

    苏寒现在的战略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知道,战争一定很快就会再次到来,到时候的规模无法预料。

    苏寒下令无论是城主府还是下属的五大伯爵不惜代价囤积粮食,领主城的粮食仓库很快由四个增长至十八个,其他的仓库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的仓库都在领主府所在的核心区域。

    这也就让苏寒下定决心修建第三道城墙,包围最核心的区域。

    转眼,苏寒来到这里,已经有了三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