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云辞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梓州

    山重水绕,清风微扬。

    小舟画舫,杨柳青青,正是梓州好时节。

    商嘤一行人驾马车行了七天,打算在梓州修整两日,距离云安决赛还有一月时间,她的行程不打紧。

    别说,这路上的七日过的还真挺和谐,一行六人没再遇见什么追杀啊,什么受伤啊闹心的事情。

    六个人…其实说一行八人更为合适些,那两个草丛里时有时无的气息…

    商嘤想起那天无人,燕昭是这么微笑着解释的:

    “姑娘早就察觉到那俩了吧…不瞒姑娘,在下的人。”

    “一个叫闻声,一个叫姜浪,有机会让姑娘见见。”

    “闻声沉默寡言,其实姑娘见过。”

    商嘤努努嘴,莫不是当初途中拦她车的两位小獠牙中的那个吧。

    再说燕昭沈星河二人…

    可能气场不同?他俩天生相克。

    一路上就没停过他二人的较劲。比如啊…

    “姐姐,你说为什么会有人终日戴着面具呢?”沈星河眼神清澈,笑容清澈,哪哪都清澈…仿佛真的好奇一问。

    “呦,沈小弟弟,言多必失呢,也不怪你,小孩儿嘛,好奇心总是强,唉,可怜见得,听阿嘤说你还失忆了?”燕昭挑着笑意。

    商嘤打了个哆嗦:阿嘤???

    又比如:

    “姐姐尝尝我的?”温柔公子像是献予珍宝式的将鱼送到商嘤身前。

    “呵~”一旁男人嗤笑一声,将一条烤得金黄喷香的鱼递给商嘤。

    “……”

    她嘴角微抽,低头看看左右两边举着的鱼…

    她的手从中间空隙慢慢抬起。

    其实吧,她烤得…也还成。

    又美又香。

    可左右两人还是对上了眼…火星子有点噼里啪啦的。

    再比如…现下。

    商嘤扶额看着眼前两个人。

    一旁的阿峮亦是满脸一言难尽的看着两人。

    “沈公子,你说这是梓州?”燕昭静静开口,嗓音低哑,似有笑意,又有些意味不明的寒意。

    “乘云九城十八州,公子好记性。”

    他戴了斗笠,穿了一身墨色劲装,无他装饰,但质地上乘。

    他语音略一停顿,接而有些疑惑的说:“就是在下不知道,这失忆倒是丝毫不妨碍沈公子辨地儿?”

    商嘤淡笑看着沈星河。

    到梓州修整是她的决定,之前还未曾与众人提及,按说还没看到梓州的城门牌匾,初次到达之人又怎会知晓这是梓州?

    失忆吗…?只忘了自己和来历的失忆…

    “姐姐,我失忆,却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应是来过这里,也很喜欢这里。”少年真挚不似撒谎,他的眼里萦绕着淡淡的悲伤。

    继而他垂下了眸,整个人可怜兮兮。

    “我不知道为什么燕公子一路都在怀疑我说谎失忆…可我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姐姐说好要带我找家的…”

    “好…好。”

    他顿住,声音哽咽,又故作疏离的朝商嘤鞠了一躬,倔强的转身离开,背影透着落寞与委屈,如同一只被抛弃的小兽。

    “姐姐保重…”

    即使她觉得他扮可怜的成分颇多,可听见他说家时,心还是不由颤了颤。

    罢了,在没弄清他身份意图之前本就没打算放他离开。

    如果他无恶意,即使不是她的糖糖,那么答应过帮他找到家,就一定会履行。

    “好了,”她放软了语气,快步追上了沈星河。

    “你不是想找到家吗?我们帮你找!好不好…”

    她温柔的笑。

    沈星河收住了脚步。

    “真的?”少年略带害怕的问。“姐姐不怕我骗你?”

    说完示意性的看了一眼燕昭。

    他脆弱而又无辜,一双星眸带着期待,对商嘤从不设防。

    “不会。”商嘤应着,又在众人没看见的时候冲身后还没挪地儿的燕昭眨了下眼睛。

    “我们进城修整两日。”她说。

    燕昭懒洋洋的唉了一声。

    那一眼…这姑娘不见得那么相信沈星河。

    他又觉得,她对那姓沈的有点防备,但不多。

    更多的是心软。

    ……

    几人乘马车往城门方向走去。

    乘云有九城十八州,上京又称华京,是皇城,也最富盛名。

    其余八城以云安城最为富庶。

    十八州中烟,楚,南,泊,沥,渡,梓七州为江南地界的水乡,商业发达,贸易往来繁盛。

    而寄,禾,襄,遐四洲为平原区,大兴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又庆,赤,典三州地势险要,土地较为贫瘠,经济不发达。

    冬,祁,郝,围四地气候寒冷,有高山有草原,多以狩猎放牧为生,有战马草场分布,经济较为乐观。

    而这梓州是江南七所中既不出彩也不落后的州池。

    却以是众多文人墨客家乡而小有名气。

    古朴内敛的牌匾高悬于城门上,梓州二字端正苍劲。

    听说这牌匾是当年太祖爷下江南时亲笔所赐。

    城门两旁并无小吏查验入城人员。

    驾车驶入城中,街道齐整,两旁是河,若从最高处向下望,陆水两路密密麻麻交织成网,又井然有序。

    梓州是由一位叫做李和的官员在治理,政通人和。

    这位李大人为人清廉,当年是上京一等一的官。

    官至三品。

    商嘤在车上听着阿峮的汇报,面色平静。

    阿峮说,就是这大人太傲,当年做事触了摄政王的眉头也不折腰,下了狱,圣上为安抚摄政王的同时念及李和为朝贡献颇多,且得民心,就将他贬谪到了梓州,这才保了一命。

    阿峮还说这大人实惨,圣上实在仁义。

    “摄政王就…咦~”阿峮做了个鬼脸。

    “你呀!”商嘤无奈的说道。

    马车上恢复了安静。

    她带着笑,而眼里闪过一丝嘲讽。

    仁义…他配吗?